麥子熟了

端午節得空去長河公園游玩,看著湖里的野鴨子,猛然聽到兩聲布谷鳥叫,循聲望去,卻不見蹤影。母親說:布谷鳥叫,麥收來到。布谷鳥在催促著人們快快收割,快快播種了。麥子熟了。故鄉的麥子肯定也熟了。

印象里最深的就是七八歲收割麥子。那時,科技并沒有那么先進,收麥全都是人工。凌晨三四點鐘,父親就開始在屋前磨鐮刀了,一邊磨刀石上撒上適量的水,一邊開始磨鐮刀,動作配合得行云流水。我也央求給我磨了一把。看來從小就具備了吃苦耐勞的品性了。那敕啦敕啦的聲音在寂靜的清晨猶顯清脆,后來跟那鮮亮的麥粒一樣烙在在記憶里永不褪色了。

簡單吃罷早飯,舞著鐮刀來到金燦燦的滾滾麥浪中,父親早就教過我割麥的技巧,身子蹲下,穩穩的,用手把住一籠的麥子,用鐮刀輕輕在距離地面10厘米左右斜著一揮就可以了,等麥子摞起可以一大捆的時候,便拿上幾棵充當繩子一捆就行了。頭頂是熱辣辣的太陽,腳下的熱辣辣的土地。這是汗水是止不住的。“汗滴禾下土”是毫不夸張的。低著頭,悶著聲,真是韌勁十足了。胳膊,手,腿腳被麥芒刺的既癢又疼,這些全然不顧。以致后來我總疑心,我現在皮膚黑黝黝的,可能是后天的結果。

面前是滾滾的麥浪,身后是一捆捆整齊的麥墩。收麥才僅僅是收獲的第一步,待把麥捆拉到麥場,下一步就該脫粒機上場了。父親頗具商業頭腦,買了臺脫粒機租用。這一個月就總閑不住了。有負責解麥捆的,有負責往脫粒機嘴里送吃的的,有負責用袋子裝麥粒的,有負責將打碎的麥稈及時清走的。總之一家脫粒,幾家幫忙。空氣里彌漫著轟隆隆的機器聲,嗆人的秸稈味。塵土飛揚,讓人淚流不止,咳嗽不斷。中國的農民總是辛苦。等麥收結束,照著用電的度數可以挨家挨戶收費了。后來,聯合收割機出現了,父親便把脫粒機賣了。問賣到哪里去了,說是山里。里面聯合收割機進不去,還是需要脫粒機。現在還是挺懷念它。

一邊曬麥粒的時候,一邊又要抓緊時間播種玉米了,因為趕著能在一場雨前種下,就能節省下澆水的費用…………

苦澀的記憶里有收獲的甜蜜,艱難困苦的歲月里有在麥垛里捉迷藏的喜悅。還有那新鮮的麥粒所成的面粉和白花花的饅頭,總能讓在回不去的歲月痕跡里倍感珍惜。

又見到金黃璀璨的滾滾麥浪,真好……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每年的端午節前后,村莊上空總會傳來一聲聲清脆悅耳的“布谷布谷”的鳴叫聲,我們稱這種鳥為布谷鳥。它的叫聲持久嘹亮,熱...
    緣末閱讀 1,046評論 79 78
  • 前幾天,家鄉的一塊塊麥田還是這個樣子,青中帶著微黃,快成熟了。 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麥子的這個時節,因為這意味著可以...
    楓紅云天閱讀 592評論 25 24
  • 又是小麥收獲的季節了。看著在車流量小的柏油路上,那一塊塊整齊劃一的晾曬的麥粒,再看看前幾天還是金黃色的麥田,幾天的...
    棗園草閱讀 500評論 13 15
  • 大兄山頂坐,二兄海底爬,三兄賣魚仔免提秤,四兄糴米免布袋…… (猜動物四) 1. 也許讓大家誤解了,...
    怣慧閱讀 1,621評論 17 12
  • 所謂的適合無非就是自己喜歡,自己能開心接受的東西。而在我的生活方式都是我認為適合的方式,我覺得適合我的方式。原來活...
    11010tianyi閱讀 395評論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