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非鳴
這周是今年以來最忙碌的一周了,家、公司、學校三點一線,時間已經完全不夠用,一天要是有48小時該多好。延長時間是不可能的,提高效率,縮短無效時間倒是可以做到的。
成長學習
1.計劃精讀一本書,但始終沒有完整地看完一本書,原因之一是沒有按著一本書做精讀,而是不同的場合看不同的書,比如地鐵看《投融資過程中涉稅問題》,周末在學校整天都排滿了課,只是帶了kindle,在中午休息的時候看了會《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不同場合的確適合看不同的書籍,計劃沒有安排的主要原因是這周開始上課,本來以為周末才有課,結果安排的是工作日晚上和周末都有課,讓人猝不及防,也只能說計劃趕不上變化了。
2.聽書4本,《故事經濟學》、《零售的哲學》、《歲月兇猛》、《正面管教》。
《故事經濟學》和《歲月兇猛》中都提到了故事的重要性,人們普遍對故事更感興趣,而不是干巴巴的說教,所以《歲月兇猛》的作者馮侖說現在基本都是以故事+哲理的方式來寫文章。
現在的爆款網文大多屬于這一類型,故事提升了讀者的閱讀樂趣,也比較有代入感,最后的哲理是一種升華,讓人讀完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后還能有所收獲。
3.完成小鹿周復盤訓練營作業6次,有一天沒有安排好時間,原本應該利用碎片化時間打卡的,覺得晚上會有一大段的時間打卡,結果原本以為可利用的時間花了在對近期事情的反思上。
4.007作業一篇,寫的《愛的五種語言》書評,雖然時講婚姻方面的書,卻對人際關系、親子關系都適用的書,強烈推薦閱讀。
接下來一年的時間都將在家、公司、學校中度過,除了十一,沒有其他假期。時間安排的非常緊湊,接下來的學習安排也會有所調整。
每周的寫作作業需要按時完成,其他的寫作事宜暫時不做要求,最好是能夠把當天學習的內容進行復習,方便今后回顧。
利用地鐵上整段時間和一些碎片化時間,看一些法學方向的書。
下周的計劃是根據小組同學查找的國際法主體資料準備PPT,在周日上課時演講,提前做好預演工作。
搜集1787年美國憲法的資料,準備PPT,盡量把專題演講的時間控制在20分鐘,又得從這個事件反思我國的憲法問題。
讀書是最少的投資,寫作是提升思考能力的最佳途徑。
小感悟
這周有個比較有意思的事情。
憲法學作為開學第一堂課,老師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講讀書的重要性,該讀一些理論性的書。
民事訴訟法老師花了半小時講寫作的重要性,寫作是一項很重要的技能,鍛煉思維能力和提升表達能力的重大法寶。
國際法老師提到了上課睡覺的人不需要去提醒,提醒只能起到短時有效的作用。當內心有學習動力的時候,不用人提醒,自然就會主動尋找資料,研究問題的真相了。
回到學校上課,聽到久違的鈴聲,內心還是比較平靜的,不會因為微信群成千上萬條的信息而煩躁。
放下手機,沉浸到課堂中,發現老師講的都很有用,也很有意思。
老師說的相信大學時候的老師也會說,但為什么我們聽過了很多道理,卻過不好一生?
問題的根本在于沒有把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說的再直白一點,只是心里想想,口頭說說,并沒有付諸行動。
學習不是問題,做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