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同事非常羨慕其他國家的發展,他們常常會把其他國家作為參照物討論問題,雖然在我看來印度和其他國家沒有可比性。
我個人認為離岸業務和后臺服務型的項目在其他國家發展的可能性不大,因為無法找到這么大量的可以用英語交流和工作的員工。在其他國家,可以流利使用英語閱讀法律文件的人,早已被派做其他更重要的工作了。
其他國家政府在接受投資項目時也更多考慮技術轉讓等保護性問題,在項目實施中盡量使本國人可以在技術上得到培訓,多數項目會同時引進國外先進的機器設備,從而達到最后技術和機器留在自己國家。這個過程中帶動了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提高,是硬件提升。
印度的離岸業務和后臺服務得到的是軟件,這個過程中,沒有任何實際的基礎設施建設,充其量建設一些大型辦公建筑,項目一旦轉移,什么也沒有留下。所獲得的工作經驗在印度完全沒有用武之地。
印度電視節目里討論經濟發展問題,也是以其他國家的發展為例,批評印度政府的不團結和不作為。他們認為,同樣一個投資項目到了其他國家,其他國家的地方政府會集體動員,摒除意見,統一行動,努力完成。但是到了印度,印度各利益集團之間互相掣肘,無法行動,最后項目無法成功,或者擱置,或者最后轉去了其他國家。
我非常驚訝從印度同事和印度電視節目中聽到這樣的反應。對比印度和其他國家的發展,我真的是為我自己的國家而驕傲的,也看到和體會到其他國家對經濟的保護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