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生活生活,生下來就要好好活著。你的一生過成富翁還是乞丐,全是你過往的行為所導致的結果。過得好要記得感恩;過不好,也沒有理由讓別人背鍋。
? ? ? ? ? ? ? ? ? ? ? ? ? ? ? ①
小凱是個離異家庭長大的男生。父母離婚前,一直被他們無休止的爭吵折磨著。有一次他的父親在外面對她母親又踢又打,女人痛的蹲在地上站不起來,又被拽著頭發拎起來。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人盡皆知。
那時我才上小學,卻對這件事記憶深刻。因為我母親和小凱的母親是好友。當時她在勸架,我就站在旁邊目睹了一切。
那個場景好可怕,幼小的我很難想象,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
后來在學校,三天兩頭就聽到小凱的英雄事跡,打架、翹課甚至把女同學扔進垃圾箱。壞孩子的所有標簽在他身上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他做不到。
父母離婚后的小凱生活在爺爺家,爺爺曾經是個校長,卻管不好自己的孫子。聽說經常用掐大腿內側的辦法懲罰,這樣的疼痛卻依然不奏效。
初中時小凱成了我的同班同學,按成績排座位,我在第一排,而他被視為重點看管對象,被安排在第一排前的“雅座”。無論怎樣的嚴加管教,他依然我行我素,就是不聽話,就是要當個壞孩子。
后來因為欺負女同學,又打架斗毆各種違紀被校方開除了。這樣他就不能初中畢業,而現在連初中文憑都沒有是很難混的。老師說我將來會有高中畢業證,大學畢業證,初中畢業證是沒什么用的。我也沒多想,證送他了。因此,初中畢業班級第一的我,成了沒有初中畢業證的畢業生。
? ? ? ? ? ? ? ? ? ? ? ? ? ? ? ②
我與小凱不同,我的父母幾乎沒怎么吵過架,更沒有打過架吧!或許因為我太小,不記得了。總之,從幼兒園的最后一年開始,我再沒有過一家三口在一起的記憶了。事實上以前的也沒多少,人們都很難回憶起幼兒時期的事情吧。
也是從幼兒園的最后一年,上學沒人送,放學也沒人接了。那時很傻很天真,只是覺得自己很厲害。
零零散散的記憶像過幻燈片,只能記起一些重要的節點和印象深刻的事,卻連不成完整的電影。
在媽媽開的歌廳住過一年,每天在嘈雜的環境下寫作業,睡夢中常常唄“狼嚎”聲吵醒。
一年后媽媽說她要走了,我抱著她哭著求她不要走,撕心裂肺的哭,她還是走了。
之后在奶奶家住了一年,奶奶非常疼愛我,她是這個世界上最善良的人。
十歲時爸爸把我領到一個阿姨面前說:“叫媽媽。”我就聽話的叫了一聲,就好像所有家長都會讓阿姨見到男人叫叔叔,見到女人叫阿姨的感覺。繼母人很好,對我也很好,于是我和爸爸一起生活了。繼母帶了個姐姐,能裝下兩個我的體格讓我有些心悸。不出所望,我成為了被欺負的對象。
三年級時爺爺去了很遠的地方,照顧生病的爺爺多年的奶奶,似乎終于輕松了,又似乎輕松不起來了。不僅少了一大筆經濟來源,也少了精神支柱。我又住回了奶奶家,就是那時候學會了煮面和炒飯,因為不舍奶奶早起為我做飯。
小學前的我一直活的像個小公主,有很多玩具,很多衣服,很多好吃的。12點的鐘聲一響,又變回了灰姑娘。
媽媽送了一個會唱會跳的芭比娃娃給我,每天走到哪帶到哪。直到有一天,繼母的侄女看到了想要,爸爸讓我送給她,我不答應,一記耳光打過來,打壞了當時上火發炎長的一個瘤。(不知道是什么,反正也沒人帶我去看過醫生)流血了,捂著耳后一路哭著踉蹌著走回奶奶家。直到現在耳后還能摸到那個疤。
一節母愛主題的語文課上,老師突然讓唱《世上只有媽媽好》唱了幾句,我從小聲抽噎變成放聲大哭,同學們都哭起來,但是每個人哭的原因都不同。
我最害怕下雨天,因為無數個在校門外等候的雨傘,沒有一個是我的。
把這幾個記憶片段翻出來講,并不是想讓人看到我的悲慘世界,生活不易,這只是冰山一角。我只想讓大家知道,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的我,依然過成了別人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沒有人管過我學習,而中考、高考的成績都是班級第一。
高中二三百,大學一千塊的生活費,依然過成了別人眼中的“女神”。
大四開始,我不再朝家里要錢,想要的東西都靠自己。自己有多大能力就過多好的生活。雖然現在自己依然很平凡,但是除了能養活自己,還能在每年各種節假日、紀念日給媽媽和奶奶送禮物。
雖然有些辛苦,我不會和家人說一句。我能為了送媽媽一件禮物,一個月不給自己買一樣東西。卻做不到在看到心儀的課程時,無法支付費用而向家里伸手。
在身邊的人眼中,我應該是溫柔可愛,聰明能干又氣質不錯的女神類型吧。
但是你們看我的原生家庭,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