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Facebook在近年來在VR行業的一舉一動,都是整個行業的重大新聞,這引來的不光是關注,更多的是牽扯著行業人的行為和思考。回顧以往,Facebook是最早布局VR領域的科技公司之一,早在2014年,在無數人的質疑聲中,以20億美元收購了虛擬現實廠商Oculus。扎克伯格當時就表示:我們正在做一個長期的布局,沉浸式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將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與其它IT巨頭跑馬圈地去占領各種軟硬件市場的方式不同,扎克伯格的想法更明確更聚焦。他想用VR顛覆社交方式,當然他確實也是這樣做的。
Facebook關于VR的收購
Oculus
時至今日回顧三年前Facebook2014年收購Oculus的事件。如果此收購案例沒有達成,對于現在的雙方來說都是一件幸事。作為專注于PCVR游戲的創業公司,Oculus在當時的情況下,除了Facebook之外似乎沒有更好的選擇。Google在VR/AR方面有自己的布局,微軟在游戲方面有自家的Xbox,蘋果更是擁有自己成熟而封閉的生態圈。此時注重社交領域與用戶量的Facebook,是最能保證Oculus獨立、又愿意用足夠多的精力去幫助他們的金主。雖然Oculus不用再為資金發愁。卻落入了平庸的境地。甚至給自己和Facebook都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從帕胖的政治事件,到分拆是兩個部分,再到2017CES的垂頭喪氣,和最近被起訴侵犯賠償5億美元。只剩下半條命的Oculus,似乎仍然不能讓Facebook滿意。除了為Facebook的社交事業敢當綠葉之外,似乎已經步入技術上的沒落時期。
Nimble VR
在Oculus被Facebook以2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后,他們也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開發手勢識別技術,想給Rift頭盔配上完美的輸入方式。但手勢識別的技術壁壘非常高,沒有很強的技術積累,他們很難實現真正可用的手勢識別功能。所以開始關注做手勢識別技術的創業公司。這也就是為什么Nimble上線Kickstarter不到2個月,在獲得眾籌者廣泛認可的今天被Oculus果斷收購了! Nimble的手勢識別硬件用的是深度攝像頭,背后有大量的圖像處理算法,主要適用于高性能的PC系統。Nimble VR專注點放在手勢操控,他們可以讓PC用戶扔掉鼠標,利用110°廣角的攝像頭跟蹤、識別用戶的手勢。并制造了可以安裝在Oculus Rift設備頂部的微型3D攝像頭進行手勢追蹤的設備,效果反響不錯。
13th Lab
13th Lab 是一家來自于瑞典的計算機視覺/增強現實公司。盡管他們的主要項目聚焦于使用圖像數據創建3D地圖,不過他們同樣從事圖像檢測和增強現實的工作。13th Lab 最酷的招數之一就是:對一個房間進行檢測,然后用一個 1:1 的3D的環境取而代之,他們已經把這變成了一款電子游戲。看起來非常適合于虛擬現實。
QuickFire Network
Facebook收購視頻技術創業公司QuickFire Network的目的非常明顯,在于提升Facebook在應對視頻消費量增長時的技術實力,雙方均未透露交易的具體金額。Facebook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視頻內容是Facebook用戶體驗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將會繼續為用戶提供高品質的視頻體驗。QuickFire則在聲明中表示,目前的網絡基礎設備難以在不影響視頻質量的前提下滿足用戶對視頻的大規模觀看需求,而這也正是QuickFire創辦的初衷所在。同時QuickFire還指出,目前他們所擁有的技術能夠在不犧牲視頻品質的情況下降低觀看網絡視頻的帶寬需求。在過去的數年中,QuickFire的團隊一直在努力滿足全球各地的視頻創作者的苛刻需求,而其目標在于為用戶提供優質、實時、對帶寬要求不高的視頻體驗。Facebook目前正在視頻廣告領域與YouTube和Twitter等廠商進行直面競爭,所以如何為普通用戶、廣告商和內容創作者提供更好的視頻體驗對于Facebook來說至關重要。
Surreal Vision
2015年Oculus宣布收購了英國的計算機視效團隊Surreal Vision,后者以3D場景重構算法的先進性聞名,該技術用于在虛擬現實中重現真實世界,能幫助虛擬現實的沉浸用戶與真實環境進行交互,同時也為未來技術上融合虛擬和現實提供了可能。
這次收購之后,Surreal Vision會讓Oculus在同業競爭中更具優勢,不管是面對Magic Leap、微軟的HoloLens還是Valve的Vive。其中Vive的技術主要針對將現實的移動與虛擬世界的移動進行同步,消除二者之間的限制。
自收購Oculus以來,對于Oculus在VR領域的發展潛力,Facebook的CEO馬克·扎克伯格一直保持著樂觀態度。他認為Oculus的技術在現實世界中具有貼合主流的潛力,不論是在游戲還是其他領域。這次Oculus對Surreal Vision的收購或許也是在這樣戰略布局的指導下完成的。
The Eye Tribe
2016年12月29日消息,Facebook宣布收購丹麥眼球追蹤技術初創企業The Eye Tribe,據悉該技術將通過Oculus用于提升虛擬現實體驗。The Eye Tribe是一家以研發為主導的初創企業,目前已經銷售了10000套嵌入硬件設備的眼球追蹤系統。還有一條消費產品線,并在今年上線了其半專業版產品是Tracker Pro開發者套件,售價為199美元。目前The Eye Tribe的眼動追蹤技術已經在支持一系列的VR頭顯,包括Oculus Rift、HTCVive和Gear VR。眼球追蹤技術會通過確定用戶的眼球的注視點位置,只渲染在正中央的全分辨率,而用少部分分辨率渲染視野外圍。注視點渲染技術被視為“下一代技術”,因為其可以減少計算機的整體圖形計算負載。
FacioMetrics
FacioMetrics成立于2015年,是由一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學生創辦的,這家公司主要就是用機器學習算法來讓智能手機實時分析人類面部。Facebook能夠看中這家公司也就是看中了它對于面部識別的研究。FacioMetrics的Fernando De La Torre表示他們研究面部圖像的分析就是用來滿足包括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在內的各種需求等等,對于加入Facebook他表示這是一大進步,并表示接下來的工作推進是大幅度的。Facebook與Snapchat競爭已經做出了許多努力,包括招攬大量的人才,這次的收購也是為了競爭,與Snapchat的這次競爭十分的激烈。
Pebbles
Pebbles是一家以色列的手勢控制公司,以6000萬美元價格被Facebook收購。最近已經將其技術整合到Facebook旗下的Oculus VR開發的虛擬現實頭盔中,讓用戶能夠通過手勢與設備互動。 與競爭對手的手勢識別技術不同的是,Pebbles可以讓用戶們在他們的虛擬現實顯示屏上看到他們自己的手臂和手的影像。使用其他的手勢識別技術時,用戶們看不到自己的身體,或者只能看到一般性的數字版影像。Pebbles的技術可以顯示出某些特色比如服飾、傷疤或者手上拿著的物件。
Facebook關于VR的合作
Facebook和三星舉行的合作發布會上。扎克伯格登上舞臺談及虛擬現實技術的未來。當然他一直都在這樣做,甚至把自己變成vr技術最有名的傳教士。VR是下一個平臺,任何人都可以創建并體驗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目前,它主要是用于游戲。這正在迅速發展docker教程。這就是為什么Facebook在VR方面進行大量投資的原因,所以我們可以提供這些新的社會體驗。這也是我們與三星合作的原因。Facebook旗下的Oculus已經通過“Social Alpha”應用為Gear VR頭盔帶來通信和社交網絡功能。當一小群觀眾在虛擬影院屏幕上觀看在線視頻時,他們可以通過“Social Alpha”互相聊天。Oculus還研發了Toybox,這款用于Rift的游戲能讓兩個人在一個小房間里一起打乒乓球和其他游戲。扎克伯格表示Facebook已將“數百名我們最棒的工程師”致力于虛擬現實,幫助營造出讓“你覺得就像真的與朋友在一起”的體驗。Facebook聯手三星以有助于在Gear VR頭戴顯示器上通過動態流媒體功能來快速地下載虛擬現實視頻。動態流媒體可下載視頻的多種分辨率版本,而只有用戶正在查看的區域才具有高分辨率的內容。
Facebook將VR推向主流
在Facebook收購Oculus之后,就開源的一部分VR技術和源代碼。當然這份免費的午餐并非適合所有VR硬件商享用。卻引來不少追逐者來參加Facebook的VR盛宴。給了無數中國內地小廠商進入vr行業的門票。但是隨著技術的升級換代。那些沒有免費午餐的小廠商們就會面對沒什么可吃的尷尬,只得離場。但是Facebook并沒有停下腳步,從一系列的收購來看,那些已經發展的很不錯的交互技術公司都已經開始為Facebook工作,這一切都是為了VR技術早日在社交領域成熟。因為整個VR行業確實已經熱起來了。而最近的一樁訴訟案上,Facebook付出了5億的罰單。并且反客為主的宣布了他們將為VR產業再投入30億美元的計劃。而日前Facebook又傳出董事會有逼宮扎克伯格的跡象,不知道其結果會否影響Facebook將VR技術推向主流的計劃,我們靜待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