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曹操奸詐狡猾;《魏書》中,曹操英勇神武;《三國志》中,曹操又是另一個面目。曹操究竟是怎么樣一個人?我們還是無法得知。面對著五花八門的書籍,不管是史書還是小說,多多少少總夾帶著作者的主觀思想。又讀《世說新語》,對于曹操,我只覺得是一言難盡。
機智而放蕩不羈
曹操年少時,放蕩不羈,與袁紹是好兄弟。一次看人家新婚,就偷偷溜進,藏在人家園子里半夜大叫:“有賊!”房子里的人一聽,馬上來看看出了什么情況。于是,曹操趁這個機會潛入房內,劫走了新娘子,交給袁紹,兩人迅速逃跑。結果不妙,走錯了路,袁紹掉進了荊棘叢中,被困在其中。在這緊張的時刻,曹操又大叫道:“小偷在這!”這袁紹嚇得連忙奮力跑出,二人才得以幸免。曹操的機智,完美展現在了其中。
還有一次,曹操因為游蕩無度,被他叔父撞見,告訴了曹嵩(曹操他爸),這事讓曹操對叔父很不爽。有一次路上碰見叔父,曹操故意做出一副病樣,叔父關心他,曹操便答道:“中風了?!?叔父馬上告訴了曹嵩。曹嵩被嚇了一大跳,馬上去叫曹操回來,結果見到曹操,面貌依然如故。于是,曹嵩便問他:“你叔父不是說你中風了嗎,怎么什么也沒發生?”曹操便答道:“原來不中風,但是因為叔父不愛我,所以才中風了。”于是,曹嵩便不再把曹操叔父的話當真。如此精妙的心計,也不得不叫人佩服。
有權謀
曹操的軍隊在一次戰爭中,軍隊人馬都很渴。曹操見狀,便道:“前面有一片梅林,樹上有許多果子,非常甘酸可口,可以解渴。”士兵聽了,想起美味的青梅,不由得流出了口水,不知不覺間便不在覺渴,就這樣達到了水源。一個巧妙的謊言,不但讓軍隊重新恢復了戰斗力,還體現出曹操的謀略。
曹操很早就有了這個意識,他的謀士毛玠曾向他建議“奉天子以令不臣",他覺得很有道理。當獻帝還在洛陽時,曹操就向他進獻了許多器物和食品,包括十斤絲線和兩箱甜梨等。之后,曹操又積極的計劃接獻帝來許昌,他借口說京都沒有儲糧,要送獻帝道魯陽就餐,于是順利的將獻帝迎接到許昌,就此安頓下來。建安元年(196年),獻帝遷都于許昌。而曹操對獻帝的所有付出也得到了巨大的回報。獻帝授予曹操節鉞,錄尚書事,并讓他擔任司隸校尉、大將軍,曹操獲得了實際上高于任和文臣武將的地位。
可是作為一個政治家不但要有權謀,還要有名聲,曹操作為一個生前死后(一般政治家生前都是沒人敢罵他的)都名聲極差的真小人,還是歷史上政治界的奇葩了。
重才
曹操有一唱妓,聲音最清高優美,但是性情冷酷惡毒,曹操要殺她,又覺得喜歡她的聲音,但是留著,又覺得實在難以忍受。于是就選100個女人,在同一時間一起唱歌,不一會兒果然有一人聲音能與她媲美,便殺了這唱妓。
在曹操帳下,只要你有才華。你就是他的一號謀士。
多疑狠毒
曹操多疑是中所皆知的。曹操常說:"我睡覺時千萬不可靠近。離太近,我便殺人,連我自己都不知道。你們要小心點。"之后,就假裝睡眠。剛好,有親侍見曹操被子掉在地上,偷偷幫他撿起,蓋上,結果被曹操所殺。之后,沒有人再敢靠近,可是太薄楊修還是戳破了這個謊言。這便是“夢中殺人”了。不過,曹操為了讓群臣怕他,從而消除疑慮的方法也是太毒了些。
曹操路過呂伯奢,呂伯奢不在,他的五個兒子燒飯準備請曹操吃飯。曹操以為他們要害自己,于是便先下手為強,手持寶劍,殺了八人去。
多疑狠毒,這是他在當時那個混亂的時代不習而成的。
有英雄之豪氣,也有小心眼的一面
禰衡擊鼓罵曹,如此侮辱沒被殺,而是被送給了劉表;南陽宗世林,跟本不把曹操當回事,也沒殺,只是降降官;有如此之氣度,又掃清群雄,威震八方,也真配得上梁國人劉喬玄夸曹操的那句“亂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賊”。
可是反過來想想,楊修只為說一聲“雞脅”而被曹操斬首; 作為“吾之子房”的荀彧,只應進諫曹操不要稱帝而被賜死;讓曹操官渡之戰“吾大事成矣”的許攸,因在大庭廣眾之下叫一聲阿瞞被殺。這樣的人又怎能稱得上是一個英雄呢?
機智而放蕩不羈;有權謀無城府;重才而又多疑;有英雄之豪氣,也有小心眼的一面。這么多似乎相反的性格疊夾在一起,真是一言難盡啊,曹阿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