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說的山,不是李白筆下“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歷”所描寫的巍峨泰山;不是薛稷筆下“花鏤黃山繡作苑,草圖玄灞錦為川”描寫的秀麗黃山;不是陸游筆下“雙鷺斜飛敷水綠,孤云橫度華山青”描寫的雋秀華山;也不是韋應物筆下“天晴嵩山高,雪后河洛春”所描寫的唯美嵩山,我要說的山,是距新密市城區不遠,坐落在袁莊鎮無數的小山坡。
一來響應國家“不聚集,不扎堆”的號召,二來這里座座山坡不大不高,正適合體能一般的人群,像我。
不論春夏秋冬,幾乎每個周末,老張和我帶上我家小狗“妞妞”驅車二十幾分鐘來到這里飽覽大自然無限美好。
隨著城鎮化加速發展,山里住戶所剩無幾,但通向各家各戶的水泥路很是平坦,雖不寬,但錯車已夠用。住戶稀少,去玩的人不多,所以不必擔心擁堵和喧鬧,一路上隨到隨停,完全由自己心情駕馭,名副其實的“隨心所欲”;車程不遠,所以也不必考慮帶吃的喝的,萬一哪次玩得盡興錯過飯點兒,不必擔心,山上農家小院隨處可見,一碗兒橡子涼粉,一份農家小炒,一碗小面足夠讓你大快朵頤。
山坡都不高、不大、不陡,所以也不必考慮自己體力是否跟得上,也不必準備太多登山裝備,一頂遮陽帽,一個登山杖足以給你(連愛人都無法給予你的)安全感。
夏日,借著落日余暉,山中快跑后的大汗淋漓,慢走中的涼風吹過,皆是夏天的印記,我在山里,等風也等你。
冬日,從南坡沿著山路往上爬,陽光灑在背后的暖與風吹在臉上的寒,凝成心底對比的溫暖。找個背風的地方,停下腳步,坐下來,曬著太陽微醺,逗逗狗樂趣多多。如果說水能賦予山靈性,然而,這里沒有水,可是山并不缺少靈性。聽!遠處飄來的狗吠聲雞鳴聲是人與自然的和諧,這叫聲使山不刻板,不寂寥,此時將所有的心浮氣躁放下,用身心感受陶淵明的自然哲學——“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爬到坡頂,極目遠眺,目之所及皆為風景。阡陌交通,錯落有致,群山綿延,各領風騷。
佇立山頂,我總會禁不住浮想聯翩:那么多山何處是盡頭?每座山上是否都住著神仙?山的另一邊是什么模樣?下次去另一座山頭看看。于是,帶著這個小小愿望,憑著毅力和興致征服了數座小山,我用雙腳丈量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每走一步都是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