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爸媽帶兒子回老家已經快兩個月了。
放假的第一天,啃了兩個饅頭就算對付了一頓晚餐。一個人的第二天, 楞是煮了一鍋粥,吃了兩餐。然后是第三天,煮了三塊泡面,我一塊,老公兩塊。……
沒有油鹽醬醋的伙食,對付三天可以,四天也能勉強,五天也許還能咬咬牙,但是六天,七天,八天……甚至是一個月,一年,還能這么干巴巴的過嗎?如果沒有退路,為了活命,一輩子都行,但是,明明可以珍饈美味,還天天啃著干糧,喝著米粥,我相信,是個人,估計都會受不了吧!
【二】
放暑假了,作為老師,可以嘚瑟的向全世界炫耀,兩個月自由,清閑,還能領到工資的幸福時光!
于是,我開始了自律的生活,每天6點,起床,打開咕咚,插上耳機,開始慢跑。7點回家,趁著休息的時間,進行每日三件事打卡,然后洗澡,吃早餐,閱讀半小時英文原著,曬衣服,差不多9點。然后1小時閱讀到10點。……21點半寫作,23點準時睡覺。如果我的假期是按照這個時間表一直下去的的話,當然很好,但是總感覺少了點什么。
好像沒有色彩的黑白畫。也許我應該為自己這個干巴巴的學習里增加點什么!
【三】
看著朋友圈里轉發的干貨文章,從頭刷到尾,我只用了1分鐘。不是我閱讀速度已經快到一目十行,而是,越來越多的干貨文充斥在微信訂閱號的更新文章里,越來越多的干貨文在朋友圈,微信群里轉來換去。
已經啃過干糧的我,實在對于這些如同干糧的“干貨”文,難以下咽。
西安,干巴巴的泡饃,配上羊肉湯,成了美食。
奇葩說,干巴巴的辯論,配上奇葩們的自我展示,成了熱門綜藝。
羅輯思維,干巴巴的理論,配上羅胖古今中外的故事,圈粉無數。 ……
坐在飯桌讓,看著清一色的水煮菜,口味全無。
坐在教室里,老師干巴巴的講授各種知識,只想瞌睡。
坐在客廳里,所有的節目都是干巴巴的新聞報道,請讓我去死!……
一篇好的文章,應該像一頓美味佳肴,色香味俱全。
一篇好的文章,應該像一部賞心悅目的電影,即充滿了吸引力,又令人深思。
如果,只是一篇干巴巴的“干貨”文,對不起,我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