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在涉及經濟、家庭、生活等很多現實因素的大前提下,將世俗中的兩個人以法律緊緊聯系在一起,建立一段長期的契約關系。
盡管這段長期的契約關系是愛情被法律約束后的產物,但顯然,婚姻不等同于愛情,婚姻也從來不是愛情的必然結果。
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郎。
愛情的難得使之成為我們疲憊生活的唯一英雄夢想。
愛情是心境、情緒、悸動等種種情感的歸一,婚姻則牽涉倫理、現實,愛情比婚姻更屬靈,是不畏現實的精神世界的相互吸引,是哪怕為你折戟沉沙也在所不惜的存在。
張潔,兩次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女作家。
早期作品婉轉細膩,中期則更喜歡用荒誕、諷刺的手法去敘述世界,后期則又回歸了平淡的文風,把關注點從外向內拉回,更加關注人內里的情感。
而她有關人和愛的創作,文筆雖美,卻飽含了很多濃烈的情感,而使得其文章屢屢成為人們討論的重點。
《愛,是不能忘記的》是張潔的一部短篇小說,后收錄于這本同名的小說散文集,張潔在這書里就再次寫了幾段活在現實卻精神至上的愛情。
大約是先入為主的關系,最喜歡的還是其中同名的那個故事。
男人為了報救命之恩而娶了恩人之女早早就有了和睦的家庭,于是之后一段郎有情妾有意的愛情,被恩義、責任甚至倫理道德活生生扣上一頂凄涼而悲慘的悲劇帽子。
然而精神至上的愛情,之所以被稱為愛情,就不會因為現實而消散。
彼此相愛卻愛而不得,女人便不求現實中的回應,只是一個人癡癡地把一個筆記本當成是愛人的替身,在筆記本上和男人傾心交談,每一時每一刻都書寫著自己精神世界中的愛情。
如此看起來刻骨銘心卻始終在自我折磨的一段隱秘情感,在女人看來,卻是她終于擁有了一段完整的愛情,并因此而時刻歡喜。
這樣的愛情幸福嗎?
我們很難去界定。
但無疑,她的精神世界以這樣奇特的方式而豐富著靈動著。
張潔在《愛,是不能忘記的》故事中,同樣展現了其寫作時特有的細膩。
書中兩人的某次見面,她這樣寫:“牽著我的那只手突然變得冰涼,而且輕輕地顫抖著”,“那手也和母親的手一樣,也是冰冷的,也是輕輕地顫抖著的”。
動作、觸感、體溫,如此深刻細膩,任誰都能體會其中壓抑的情感。
《愛,是不能忘記的》一書中,每一個故事都如此細膩又深刻,張潔用每一個故事的唯一、完滿或不完滿來告訴我們,愛情從不能將就。
它就如一顆種子,一旦有愛人的滴灌,就不再能被人掩埋,不眠不休地瘋狂生長著,只待掙脫出厚重的殼子,是魔是佛不過是一場為愛經歷的百劫千難,唯心而已。
愛情屬靈且珍貴,愛情的發生一定是因為兩個人相遇、相知、相愛,不論一段愛情是以如何奇特的姿勢進入,也不管愛情的最后終結在什么樣子,她發生的那一刻,就是最簡單的我愛你,你也愛我。
而婚姻則不同,婚姻是契約,是等同保障束縛的世俗枷鎖,愛情可以不顧輿論,婚姻卻摻雜了太多的人倫道德,是理智摻雜著責任的生活。
結婚的契機有很多,甚至有一部分都與愛情無關,金錢地位,生活所迫,報恩責任,甚至是年齡到了該結婚所以就隨便結婚了,同名故事中那個被女人愛上的老干部便是如此,他早年間為了道義責任而結婚,再真的遇到愛情時,就注定了悲劇。
愛是這個世界最難琢磨的情感,也許窮其一生,很多人弄不明白愛情到底是什么。
《愛,是不能忘記的》一書中,那些因為愛情而痛苦的人,正因為痛苦所以清醒,正因為悲傷所以真,得到的是幸福,得不到的隱忍卻也讓滿目瘡痍的愛情有了一種圓滿,一種悲劇式的圓滿。
張潔寫的愛情細膩,我們看著也隨之心顫。
當你沒有遇到愛情時,沒有辦法抉擇愛情和愛人,那么就慢一點,放慢生活的腳步,不要試圖將愛情和婚姻剝離開來,不要強迫自己走入任何一段不純粹的關系。
恪守自己愛情的信念,即使空無一物,從此價值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