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遼闊”的展示都需要參照物。這與地理有關,同時也與生活經驗有關。與“遼闊”一詞相對的比喻來自一個古老的成語:井底之蛙。
我們不能責怪蛙的局限,而要辨明蛙的局限是認知造就的,這與環境和經驗是同出一源的。正如同我們每一個人都在地球上占有一席之地,但我們卻不能誤認為這土地只有一席之地那般大小。在我們的認識里要始終保持對于未知的理解,這樣,"遼闊”一詞才能被正確的打開。
每一個詞語都是我們借來描述周遭世界的,“世界”一旦被納入語言描述的范疇內就會出現局限和邊界。語言本身是帶有欺騙性的,但語言也是我們與他人共同理解世界采用的最好的方式之一。在語言之外,世界本身的復雜性與多樣性從來沒有變過。
瞭望群山的參照物是云,草原的邊界是天際線上的云團。一座高山之所以在我們的視野中呈現出“高聳”的視覺感官,乃是因為云的存在。從物理學的角度去解釋云和云團,不過是因為-----水的變化。
我們看到鋪滿大地的草原,看到山腰處纏繞的森林林帶,看到山巔之上裸露在外的巖石浮在云層之上時,一定會想到水。水------才是造就這一遼闊景象的最原始動力。而水滋養這一方遼闊的解決方案就是:成為云。
現代化的道路會帶著我們趨向云端,在這里,山的高度需要換算成為海拔高度,在某一個高海拔的山頂上,可以遠遠看見對面的雪山和殘留的積雪,而在腳下的山頂之上,除了嶙峋石礫中冒出一些雜草之外,再無更多。一大團厚重的云團已在身邊左右逡巡,冰雹或是暴雨隨時都會落下,當一個人身處冰雹之中,看著遠處鋪滿陽光的草原時,會想到些什么呢?
從山頂一路下移時,不時可以看到小小的溪流在山谷間奔流而下。遠處高山上也可以看到水流直流而下,隨后就隱匿在茂盛的林木中。這些水在山腳下用手觸碰時依然飽含著高山的冷峻-----冷到骨肉的寒意。
在一路的行進中,視野中的景象始終是外在的,它會觸動內心與想象,卻不會與身體發生實質性的接觸。而水則不一樣。人對水有天然的親近感,在草原上奔流的溪水、從高山中沖流而下的水,從水龍頭中緩緩流出的水,無一不帶有高原獨有的寒意。那些水,清澈卻冰冷。即便在熾熱的高原陽光之下,都不曾更改它的本性。
高山之上的水從何而來我們無法知道的更多一點,我們所能見到的都已經是氣勢磅礴的激流了,在怪石林立的河道中急速而過。雨季過了,這些怪石才會從水底彈出頭來曬曬陽光。而那樣的河道絕對不是可以輕易嘗試下水的地方。激流所包含的“勢能”會毀掉所有阻擋它去路的遮擋。有關這一基本的物理常識不需要反復說明。
草原之上的水流和河道相對要隱蔽和平緩很多。在一大片草原之中不止有一條溪流的照料,從各個高山下來的水會將平緩的大地切割開來,這些河道就是草原的自然分割線。在幽幽綠草的掩護下,河流和河道深埋其中,如不是近前一點,頂多只能看到短短的一段。水往低處流,草也會跟著前進,水到哪里,草就長到哪里!還有很多的水流是看不見的,它在草原地表之下行進著,偶爾通過一處看似無源頭的水洼來昭示自己的存在。在草原上漫步要隨時小心腳下柔軟的草甸,在那個倒映著藍天白云的一汪清水中,也許是通向地獄的入口。只有牛羊才熟知這草原上被無邊野草遮蔽的路徑。
無論是高山的河流,還是草原上的河流,單憑目光的搜尋,我們很難知道這些水最終去向哪里?但有一點是肯定,這都是從未被馴服的水。而且這些水也不準備被人馴服。在這個高原之上,水的另一種形式就是無邊的云霧。看到那些云,就知道是水來了。如果只是單純地贊嘆云的多變,還不足以解釋水的前世今生,如果注意到每日都能看到的云朵,就能明白這些水不被馴服的緣由所在。
在自然的偉力面前,我們的想象力還是存在巨大的差距的。對于云,我們只能遠觀,從來不能把玩。而云才是掌握這高原生命的閥門。有時,只需要往前踏出幾步遠,就可以近距離地欣賞雨水是如何落下而不會濕身。這其中的秘密只有高原上的植被深知奧秘所在。
從高山森林到廣袤草原,草都是一路隨行的,不過草甸是有變化的。有些厚重,有些輕薄。而這些微妙的變化全部取決于水,更為具體的原因是取決于山與云。從高山到草原之間的距離一路鋪陳下來至少都有幾百公里,這樣的距離對于水而言,不過是一塊云的范圍。
從看山到看草原,從看水再回到仿佛可以觸手可及的云,這一片遼闊不能缺少對于水的認知。看到的山澗、溪流、水洼、河流都只是云的七十二般變化。每一滴水都緊緊依附在每一朵云中。或飄落、或奔流、或凝視。
在這遼闊之中,土地是有限制的,再遠的廣袤都需要藍天與白云作為參照物才能呈現出來,遠和近,都是云肆意擺放的結果。而我們的眼睛所見到的,也只是不過百分之一的景象。更多的深邃在云遮霧繞的背后。
從一滴雨水和一粒冰雹開始,這些水就開始講述它的故事,這些水最終會回到水中,即便它流經千里之遙,也還是會重回這高原的天空之中,變成安靜的白云浮在綠意盎然的草地之上,溫柔得像嫻靜的少女,對著人,明媚皓齒地微笑著,卻不言語它所經歷的一切。而作為親臨者的我們,在有限的思維中,努力想象著它在萬千時光中輪回變幻,為何沒有失去作為水的本性?
“遼闊”一詞的構成非常復雜,它絕非述說廣袤和空寂,它還訴說著我們努力想知道的一切和不斷的嘗試。“遼闊”這個詞語也是提醒我們的視野的廣度和寬度。可能對于這一片遼闊之地的熟悉,我們還不如一只禽鳥和一只羊。它們散落在這遼闊之地的邊邊角角,它們熟知每一條河流的位置,熟知每一片草場的肥美,它們也同時熟知每一朵云的下面有沒有它們的棲身之所?
在這里,我們不過是作為一只井底之蛙,探聽廣袤的消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