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14,【7天一本書】,看書1h ,讀后小記30min
《撒哈拉的故事》之《結婚記》
? 【“你去撒哈拉預備住多久?去做什么?”
? ?“總得住個半年一年吧!我要認識沙漠。”這個心愿是我自小念地理以后就有的了。】
? ?為了完成小時候念地理的心愿——認識沙漠,三毛打算去撒哈拉沙漠住上半年至一年。
? ?真的是好難得。想要認識一個東西,或者了解一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感覺確實有必要去那里住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稱得上自己對這個東西有一定的認知。
? ? ?而在我們當今社會,這種人是很少的,很少有人為了認識一樣東西,愿意花上自己大半年甚至是幾年的時間在上面,有時候還得面對比原來更艱苦的生活環境。而現在的人,認識東西的方式第一反應就是找度娘,很少有人愿意通過自己親身實踐來了解認識一樣東西。雖然找度娘這種方式確實很快捷很方便,但是有時候相比通過自己實踐來認識一件東西或者一種文化這種方式來說,或許會失去一些樂趣或者意義感吧??
【喂,明天你穿什么?”荷西問我。
? ?“還不知道,隨便穿穿。”我仍在想。
? ?“我忘了請假,明天還得上班。”荷西口氣有點懊惱。“去嘛,反正下午六點才結婚,你早下班一小時正好趕回來。”我想當天結婚的人也可以去上班嘛。】
【“結婚前一晚還要做工嗎?”看情形他想提早慶祝,偷懶嘛。
? ?“那你想做什么?”我問他。
? ?“想帶你去看電影,明天你就不是我女朋友了。”
? ?于是我們跑去唯一的一家五流沙漠電影院看了一場好片子《希臘左巴》,算做跟單身的日子告別。】
? ? ?原來結婚也可以這么隨意。隨便穿件好看一點的衣服就可以了。結婚前一天還能繼續上班,前一晚還可以去看電影,結婚的時候穿的比觀眾還要樸素,還忘記給新娘帶戒指??
? ? 這些事情還真是很有趣,放在當今社會肯定是可能的。三毛和荷西對于結婚儀式這種東西不是很重視,那應該是因為對對方愛的深吧,所以才會對儀式不那么看重。或許也是因為兩個不拘泥于小節,外表的性格。
《撒哈拉的故事》之《懸壺濟世》
? ? 【“真是天下怪事,沒有生產過的老師,教已經生產過的媽媽們孩子是如何來的。”荷西說著笑個不住。“以前她們只會生,現在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這是知難行易的道理。”起碼這些婦女能多得些常識,雖然這些常識并不能使她們的生活更幸福和健康些。】
? ? 里面講了三毛給很多人包括動物看病的有趣的經歷。把藥和食物留給其他人——用黃豆治好膿包——治營養不良——免費女子學校——要給人接生(雖然最終沒有)——給母羊喝紅酒治病——維他命U ——用指甲油補牙??如此種種,都能看出三毛真的很善良,也很偉大,雖然屢遭荷西的阻撓,但仍一直都在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還給別人教書,真是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