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我的,知道我有那么一點“才”。讀書那會兒,偶爾一兩篇作文被老師表揚,或者發表在校刊,我的存在也僅限于此。后來,工作了,別人的第一反應,我應該是一個語文老師,陰差陽錯,我是一個如假包換的數學老師。活是如此的出乎意料!
對語文的喜愛,一直在我心中,一來是拙劣的文字不好意思公諸于眾,二來不想給別人“語文老師”的形象,尤其的領導。
寫作,偷偷地寫,帶著任務地寫,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喜好去做。
有一次,跟同事說起我晚上需要寫作文,她張大眼睛,是不是可以賺錢?(問這句話的同事早已實現了精神和經濟自由了)。我不敢說同事“俗”,我也沒有能力把文字知識變現,寫作,僅僅是為了自己的喜好。
堅持了兩期300天的寫作挑戰,第三期應該沒有很大的難度,為了文章不要變成“主婦”般的絮絮叨叨,我還堅持每天閱讀一兩篇文章,寫讀書筆記。這個過程雖然耗費時間,但是收獲是即刻見效的。
簡簡單單的生活,每天大同小異的生活,是沒有素材可以成為文字的,但是,一篇好文,足以讓自己大開眼界,尋找到靈感。最近的文章都是從閱讀而來的哦。
閱讀,也是積累的過程。有的孩子讀不好語文,老師也常常說語文是靠積累的。但是,想做,想積累,甚至為了應付考試,突擊一下,也是有效果的,所以,閱讀、寫作任何時候開始都不晚,只要去做!
寫作,是我的喜好。記得大學時,當大部分學生開始享受較輕松的學生生活時,而對我,大學,一切都是新的,我也會開始記錄生活。
文字,是可以治愈的。不是所有的苦難難過都可以向別人訴說,不是所有的好運榮譽適合向別人炫耀,但是,文字,悄悄地聽你訴說,分享你的喜悅。
文學的魅力就在此,它沒什么實際用途,不能當飯吃,也不能當幫你賺錢,文學的魅力是讓你看見,看見生活,看見自己,看見生命,看見苦難,也看見些許的幸福和活著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