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看到,有位小伙伴說,他的一位朋友,也算是半個熟人,最近辭職了。
這位姐姐,開始專職做保險,后面又開始推銷某個國際旅游項目,整天在朋友圈里各種美照,好像環游世界不要錢,每天吃吃玩玩,曬曬照片,已經走上了人生的巔峰。
這樣的朋友,在朋友圈里,也是曾經有幾個的。
1.IT男
IT男,是曾經合租的室友,中原人士,IT專業,在某頭部招聘網站任職。
這位朋友,性格豪爽,好交朋友。在認識的第一天,就自我介紹說是兼職做安利的。
房子里,堆放了一些安利的日用品。由于當時工作專業的原因,這個老兄倒是時常來請教一些產品問題。
除了這個,平時也沒有推銷什么產品。一起住了幾年,只買過一瓶洗碗的、一支牙膏。
后來,這位老兄做的還算不錯,時常說圈子里的幾位牛人,有跨國公司的高管,還要大學教授,就是高素質,高學歷,高收入的人有不少都專職做安利了。
后來才知道,保險、直銷這個圈子,并不是都由是低學歷、低收入的人才去做,圈子的層次還是挺高的。聽說有些團隊的創始人,年入百萬,輕輕松松的。
后來,這位老兄決定專職做安利,便辭職了。后來,又找了個老婆,是老鄉,做安利化妝品的。
之后,因為買了房,見面次數也就越來越少。
后來聽說,這夫妻兩個好像不做安利,改行做裝修了。
2. 人事姐姐
這位姐姐是曾經公司下屬工廠的人事主管,本地人,家里有沒有地不知道。
在離職了快一年后,這位姐姐突然聯系上了,特別熱情的邀請見面吃個飯。
既然是熟人,那就去吧。現在還記得,地點就在上海中山公園那邊。這位姐姐坐下沒聊幾句,就說她后來沒多久也離職了,去了一家外資公司,當人事經理,月薪一萬多。
但是,她覺得這點收入,對于未來完全沒有保障。為了剛出生的兒子,毅然辭職了,全職做安利。
巴拉巴拉,講了一大堆安利的好處,特別提到了什么世襲獎勵,說這個可以讓兒子一輩子有飯吃。
當時的感覺,差點噴飯。中原老兄做了那么些年,也沒把下一代的飯碗寄托在什么世襲獎勵上啊。
吃好飯,還特別邀請去了旁邊樓房里的工作室,見到了各位小伙伴。介紹的時候,發現各位小伙伴無一不是高學歷、事業有成。
之后,與這位姐姐也就慢慢的斷了聯系,想必她兒子將來還是要靠自己奮斗的吧。
3. 青島小伙和體檢姐姐
第三個,第四個,放一塊說吧。
這兩位,是在WV剛進入國內時,就接觸到的,也是好幾年前的事了。
一個是青島小伙,算是半個行業圈子里的。
還有一個,是當時公司辦公樓旁邊高檔體檢機構的。
這兩位,就像《安家》里的房似錦,尤其是那位體檢姐姐,對金錢的欲望簡直是寫在臉上的。
她每天上班就是在拉人頭,同事被她發展了好幾個,甚至聽說連部門領導都動心要加入她的團隊。
從這位姐姐那里,聽說了不少WV的秘聞。
聽說某地的團隊,直接跑去把當地的安利團隊整個給發展了。靠著拉人頭,賺了不少錢。
朋友圈的照片,都是有模板的。再說,某寶上,幾塊錢,可以一大堆呢。
當時聽的雖然心動,但是對于拉人頭,還是沒什么興趣。
這里講個小插曲,當時有個部門小同事,也是中原人士,被客戶忽悠,去了一次交流會。
回來后,說遇到了一群做WV的本地大媽,場面熱鬧的,把他嚇的落荒而逃。
后來,WV在國內怎么樣了,相信大家也都知道了。此類國外的洋垃圾,必須清掃干凈,大快人心。
但是,這兩位朋友,當然現在也早就失去聯系了,能夠接觸到的圈子,還是比較高大上的。
4. 學霸小哥
學霸小哥還是做安利的。本地排名前三的高校畢業,專職做安利,不過是做凈水方面的。
和這位小哥接觸,到也不是因為買產品,而是參加讀書會。
對,現在這些兄弟姐妹,早就不怎么玩什么打雞血了。人家做高大上的讀書會,有時候還請一些行業牛人,大家正兒八經的讀書,說心得。
看來,某些圈子,高學歷的人才,真的是不少啊,相互發發名片,發現本職是知名公司的還不少,有些還真的是管理層。
寫在最后:
從上面幾位的故事,可以看出,在很多年前,放棄一個高收入的穩定工作,加入保險或者直銷,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了。
這種人,以前有,現在有,未來還會有。
至于具體原因,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吧。
也許是在公司發展遇到了瓶頸,未來一眼看到頭,想趁著現在拼搏一把。
也許是未來追求自己的夢想,想早日實現財務自由。
也許是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人格魅力,覺得自己在朋友圈里一呼百應,有大把人頭可以拉。
但是,是真的在賣產品,還是在拉人頭賺錢,在朋友圈還是可以一眼看出的。
朋友圈的朋友,也是來了又走,走了又來。
曬美圖,曬收入的,基本上都已經被淘汰了,是被市場和時間,無情的淘汰了。
現在,在朋友圈里,還是有幾位保險圈子的朋友的。
只不過,這幾位是真正的大牌保險公司的高管。
人做到了這個層次,早已不需要通過曬收入和美圖來打造人設,制造存在感。
這幾位偶爾也發朋友圈,推薦幾個產品,曬下自己的日常生活,發發生活感悟。
對于他們,基本上都是剛畢業就從事保險行業的,混到今天,管道早已搭建好,管理好團隊,收入自然不愁。
需要親自出馬的,都是千萬甚至是上億級別的單子。
真正偉大的銷售員,從不需要在朋友圈曬什么,因為銷售,從來就是賺陌生人的錢。
朋友圈,偶爾發寫工作狀態,讓別人知道你在做什么就好。
這世上,偉大的銷售員,本來就不多。
在下定決心,全職投入一個看上去很美好,但卻是陌生行業之前,在從非銷售崗位轉變位銷售之前,不去看看《羊皮卷》,不實踐《成功人士的七個習慣》,反而整天夢想著在朋友圈曬照片,參加這樣那樣的聚會,認識這樣那樣的老師,結識有錢沒錢的老板,以為這樣就能夠輕輕松松的賺錢,走上人生的巔峰。
這樣的白日夢,還是早點醒來吧,如果這樣也能成功,一定是入行早,收割了大把一樣做夢的韭菜。
如果通過這樣的方式,每個人都可以走上人生的巔峰。那么,讓喬·吉拉德情何以堪。
哦,忘記了,這位堅持曬美照的姐姐,可能真的不一定知道喬·吉拉德。
真正偉大的銷售,從來不需要拉人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