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早些時候,農村一般都會有個賬房先生,村里人出個工或者買賣些種子肥料等,都會依靠這個賬房先生來記賬,大部分情況下其他人也沒有查賬的習慣,那個賬本基本就是這個賬房先生保管著,到了年底,村長會根據賬本余額購置些瑣碎物件給村里人發發,一直以來也都是相安無事,誰也沒有懷疑賬本會有什么問題。賬房先生因為承擔著替大家記賬的任務,因此不用出去干活出工,額外會有些補貼,僅此一點,倒也是讓一些人羨慕不已。下圖便是當時賬本的記賬權圖示:
終于有一天,有個人無意中發現了賬房先生的那本賬。看了下賬面,發現數字不對,最關鍵的是支出、收入、余額居然不能平衡。對不上,這可不行,立即報告給其他人,結果大家都不干了,這還得了。經過一番討論,大家決定,輪流來記賬,這個月張三,下個月李四,大家輪著來,防止賬本被一個人拿在手里。于是,賬本的記賬權發生了如下圖所示的變化: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村里的賬本由大家輪流來保管記賬了,一切又相安無事了,直到某一天,李四想要挪用村里的公款,可是他又怕這個事情被后來記賬的人發現,怎么辦呢?李四決定燒掉賬本的一部分內容,這樣別人就查不出來了,回頭只要告訴大家這是不小心碰到蠟燭,別人也沒什么辦法。
果然,出了這個事情以后,大家也無可奈何。可是緊接著,趙六也說不小心碰到蠟燭了;王五說不小心掉水里;張三說被狗啃了……終于大家決定坐下來重新討論這個問題。經過一番爭論,大家決定啟用一種新的記賬方法:每個人都擁有一本自己的賬本,任何一個人改動了賬本都必須要告知所有其他人,其他人會在自己的賬本上同樣地記上一筆,如果有人發現新改動的賬目不對,可以拒絕接受,到了最后,以大多數人都一致的賬目表示為準。
果然,使用了這個辦法后,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沒有發生過賬本問題,即便是有人真的不小心損壞了一部分賬本的內容,只要找到其他的人去重新復制一份來就行了。
然而,這種做法還是有問題,時間長了,有人就偷懶了,不愿意這么麻煩地記賬,就希望別人記好賬后,自己拿過來核對一下,沒問題就直接抄一遍。這下記賬記得最勤的人就有意見了。最終大家開會決定,每天早上擲骰子,根據點數決定誰來記當天的賬,其他人只要核對一下,沒問題就復制過來。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個時候,賬本的記賬權變成了這樣:
通過上圖,我們可以看到,經歷了幾次風雨之后,大家終于還是決定共同來記賬,這樣是比較安全的做法,也不怕賬本損壞丟失了。后來大家還決定,每天被擲到要記賬的人,為了補償一下他的勞動投入,獎勵給他一些收益。這時,一個去中心化的賬本系統就形成了,而這就是區塊鏈的雛形。
比特幣正是使用了這樣的原理,來不斷地發行新的比特幣出來,而獎勵給打包的那個人的,就是新發行的比特幣——當然,關于比特幣的誕生,就是另一個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