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能是我入學和君以來最不愿意寫的一篇文章,因為我知道,畢業報告一提交,意味著我就要從和君畢業了,意味著我就要下山打怪了,但這……,讓我百感交集,既令人欣喜,又夾雜著不舍。
回想當初申請入學和君的那片深情觸動,那憧憬著無限美好夢想的蠢蠢欲動,依然能讓我現在砰然心動。“這里灑滿陽光,一切都是暖暖的,不甘困厄、不安小我、不愿平庸,有目標、沉住氣、踏實干”。和君商學院的這句話喚起了我對理想的渴望和無限向往,也正是有了這句話,才讓我懷著“心有理想,春暖花開”的信念昂首向前,也正是得益于與和君的同學們懷揣著同樣的信念、同樣的理想、同樣的堅持,才能讓我在和君學習的這一年當中,將內心積攢的那種學習欲望和能量揮灑的酣暢淋漓。
如果說教育為食糧,和君給我的就是那一碗企求已久的雞湯;如果說教育為美酒,和君給我的就是那一杯陳釀茅臺,只可小飲,不能貪杯,更是宛如浸透了人世間最為豐富深摯情誼的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聞者沁入心脾,喝者如癡如醉。在和君學習,收獲到的不僅僅只是商學知識,她宛如讓我在浩瀚煙波里尋覓到的那盞穿透迷霧的燈塔,指引著前進的方向;宛如讓我在知識的迷途中突然發現的柳暗花明又一村,心胸豁然開朗;宛如一曲天籟之音,喚醒了我心靈深處所沉睡著的純凈靈魂。理想信念在學習中迸發的快感,幾乎掃蕩了曾彌漫我全身的物欲迷塵,雖然我依然在迷塵中行走,但我似乎在和君尋找到了走出迷塵的捷徑。
有人說,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實現理想。但在我覺得,最幸福的事情莫過于在追求理想中體悟到理想的美,在這追求過程中,讓我們彼此更能抵達靈魂的深處,讓我們更能接近王陽明先生所言的“如明鏡然,全體瑩徹,略無纖塵染者”的自然心體,人心即天理,我們的靈魂何嘗不是人心之所使然。
我們每個人都在雄心勃勃規劃著自己的職業理想、發展道路,我也不例外。如果說中期作文,我還迷戀于職務權力和金錢泛濫帶來的痛快,糾纏于塵世浮華的貪圖安逸,沉溺于政治職場游戲規則的違心奮斗。臨近畢業,我視乎越發覺得自己的低俗和無趣,正如先生寄語:“我們的人生不能滑落成蠅營狗茍、小肚雞腸、患得患失、斤斤計較的鼠輩,更不能滑落成欲望燃燒、物欲橫流、焦慮躁動、鋌而走險的狂人”、“人生像是睡蓮,成功是淺淺地浮在水面上的那朵花,決定花能否美麗綻放的,是水面下那些看不見的根和本。我們太在乎成功,心思都在關注水面上的花,卻疏于去關心水面下那些看不見的根本。蓮花初綻,動人心魄,觀者如云,豈知絢爛芳華的背后是長久的寂寞等待和生根固本的艱苦努力。君子務本!”,的確,我們應該拒絕喧嚷、拒絕浮躁、拒絕擺秀、拒絕浮名、拒絕速成,沉住氣,慢慢地蓄深養厚。回到初心,我應該撇去世俗迷塵,更傾向于注重根本,心懷作家夢想,回到生活常態和樸實無華的努力上來,回到始于學習寫作、堅持寫作、習慣于“運動+讀書”的生活常態上來,縱然未來一書未作,一事無成,無法實現“成則光芒萬丈憑君子三立鑄豐碑”,但依然可以讓自己問心無愧。
或許,我們的理想都還很遠,甚至遙不可及;或許,我們的理想都還很空幻,甚至沒有任何希望;又或許,我們都只是在迷塵中堅守著的那一丁點理想的影子,任世人笑話、嘲諷、鄙視……,但我依然堅信:“心有理想,春暖花開”。
轉眼間,我們就要畢業了,但我們的心依然在和君,依然留在和君這片商學凈土,依然濃郁著密友們、同學們的那一片彼此正心誠意的誠摯情誼當中,誰也帶不走,誰也揮不去。曾經的我們一起夜跑、一起聽課、一起秉燭夜談……,我相信同學們在一起的這些所有快樂,依然值得讓我們每個人去回憶,去懷念。但我更愿意去相信,我們和君文化涵養的“和君風景,風雨同程”精神韻味,會讓我們同學間的情誼無限期延續。因為這……,不是和君故事的結束,只是和君故事另一段的開始,我們每個和君學子都會在未來奮斗中續寫著和君的傳奇,實現先生對和君的偉大愿景。
感謝和君,感謝先生,感謝和君老師和同學們的彼此付出,是你們,給了我們彼此都能抵達各自靈魂的機會,是你們,喚醒了我們潛藏在靈魂深處正酣睡著的真善美天使和英雄主義雄獅,更是你們,讓我們找到了對理想、對信念的那份執著追求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