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有我同學給我發來一個小視頻,視頻里路上旁若無人,只有他一個人漫無目地的往前走,他說:菜菜,我就要畢業了,卻不知何去何從,我真的很迷茫。
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什么,不知道自己應該做什么,不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處。或許這些問題像謎團一樣纏繞在我們心頭,卻一直找不到這些問題的出口。
迷茫成為我們現在年輕人的一種通病,雖然年齡和困惑不同,但是面對它的心情卻是一樣的,既無助,又無奈。
不喜歡自己的專業,然后選擇上課玩手機、打打游戲、看看電影。
羨慕身邊的人都有自己的明確明目標去努力,而自己像散落在水上的蝣,胡亂一通的游著。
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找不到未來的方向,就讓自己的生活得過且過。
說實話,這也是我之前的生活狀態,想去改變,卻有心無力。
那種在深夜中胡思亂想,對自己失去信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整天無所事事,絲毫看不到未來的狀態。
生活明明那么美好,每個人都還在拼命的活著,然而我還那么年輕,不知怎么卻生出了萬念俱灰的感覺。我甚至沒法去向旁人傾訴,因為自己都不知道那種“苦悶”從何而來。
但是我心中又像是藏著一個猛虎,我并不甘心這樣過下去,我不甘于平庸,不想自己一事無成,碌碌無為,我心底的聲音一直在我腦海中環繞,這并不是你想要的自己,你為什么還不去改變。
我也想去改變,我也不想這樣碌碌無為,但是我就是找不到方向。
我嘗試過自己一個人走在的街頭,看著擠來擠去的人群,每個人像似都有自己的目的地。
我試過通過旅行去緩解內心的空虛感,去看不一樣的風景和人。
有時還會再奶茶店發一整一下的呆,看著小情侶們打情罵俏。
但無論去到哪里,看到什么,卻都是別人的生活,孤獨也好,寂寞也罷,富貴也好,貧窮也罷,都與我無關。
他們都在熱火朝天的生活著,只有我一個找不到自己方向的路人甲。
當老師和學姐問我:畢業后你有什么打算? 想從事什么工作,成為一個怎么樣的人?
我呆若木雞,這些問題我從來沒有認真的考慮過。
我知道這時候,別人說再多都是于事無補,因為真正能把你從迷茫的深海里拯救出來,從窒息的苦悶中探頭呼吸的只有你自己。
那時突然在網上看到一句話:如果你很迷茫,那就先努力把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做好,總結為兩個字:行動。
這可能對別來說又是雞湯,卻對我想是迷霧驅散,起到醍醐灌頂的作用。既然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就先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去制定一個小目標,堅持一些小愛好,去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而針對以上,我有一些小建議,比如:
跑步: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跑步必然成為我們生活里不可少的部分。
其實我很喜歡我們學校操場沒有路燈的那一段,每跑到那里我都會想,在黑暗的路上可能是披荊斬棘,但也會有柳暗花明的時候。
閱讀 :書是我們的精神糧食,我們要多啃,更應該多都經典,因為經典是無數前人為你篩選過的作品,它們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歷久彌新。
正如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它會潛藏在你的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里,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
敢于嘗試:去做一些感興趣的事兒,多參加一下社會實踐活動,多去挑戰自己,參加一些比賽等~不論是什么,喜歡就去嘗試,因為成長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試錯”,不去嘗試某一種生活,怎么能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因為還能年輕,我們更加要多瞎折騰。
善于發現自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要善于發現自己,把可以把愛好做到自己的一技之長,比如:彈吉他、練瑜伽、攝影之類的,總有一項是你擅長的。我們總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所以好好去發現。
多呆圖書館:如果世界有天堂,那就是圖書館的模樣。不管你是想看書還是做作業,都去圖書館吧,圖書館的氣氛很適合去學習,也適合思考問題。
善于交友:多去結交一下不同領域的朋友,聽聽他們的故事和經歷,看看他們是如何過好現在的生活,這樣會讓你的視野更廣闊,俗話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千萬別做井底之蛙。
常出去走走:都說宿舍是青春的墳墓,我們不應該隨波逐流的埋藏它,多出去走走,你才可能長更多見識,遇到你想要的的人,二十出頭的我們,我們急需的是眼界。
我們想要實現的愿望太多不知道該怎么實現,不知道怎么樣抵達想去的世界。所以,不妨踏出第一步試試。
我們也不再為自己的懶找太多借口和理由,其實很多時候迷茫只是因為你想安于現狀,不想努力, 原地踏步永遠都是迷茫,所以,當你真的不知道要什么時,那就去去行動,你對自己越嚴格,生活也就對你越寬容。
迷茫是我們成長階段的必經之路,迷茫時候我們最需要去沉淀,用所有沉默的孤獨的安靜時光來積累和蛻變吧。
以上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