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我喜歡大海。在深圳數月的日子里,看的最多的景點是大海,撞擊心靈最多的也是大海。
? ? ? 西海灣那里的海,像我們隴東高塬的冬天,黃蒙蒙一片,濃濃的泥腥味撲鼻;前海灣那里的海,像我們隴東高塬的秋天,金燦燦泛光,靜如鏡子;汕尾紅海灣的海則像我們隴東高塬的春天,綠油油、藍瑩瑩……
? ? 2018年畫上句號的那一天,我們全家追尋著音樂大師馬思聰、書畫家賴少其、革命作家丘東平、民俗專家鐘敬文曾經的足跡,去廣東汕尾市遮浪鎮紅海灣燈塔島看海。
? ? 從炮臺公園登上一葉扁舟,“突突突……”在天海一體這張油畫中,撬開一道縫,風馳電掣般的向燈塔島駛去。腳下波浪滾滾,身旁涼風呼呼,頭頂海鷗斜翅盤旋,饅頭樣的點點小島急忙閃身躲避,柳葉似的小舟跳躍點頭競相作伴,海水把我們托的高高的,歡欣鼓舞的把我們迎過一程又一程。
? ? 有天,南海觀音娘娘云游至此,為海上奇觀所吸引,便駐足巖島。適遇島東一漁船滿載而歸,她為了測試人心,即化作一老婦向其乞魚,那漁民非但不給,反而奚落,她便使波濤洶涌。她又轉向島西的漁船乞魚,那漁民雖然只捕到幾條魚,卻把魚連籃奉送,她便使浪平波靜……
? ? “到啦!”船主人的吆喝聲,打斷了我在那美好傳說里的享受。一刻鐘,就把我們打發到了這座10萬平方米的燈塔島。
? ? 哎吆,島上頂峰1909年建成的燈塔巍峨屹立,礁巖石構成的塔島蔚為壯觀:游客如織,白發蒼蒼的老人,牙牙學語的孩童,體魄矯健的帥哥,花枝招展的美女,他們或成團抱伙,或只身單影,或簇擁一片,歡呼雀躍著,來回蹦跑著,吶喊著,相機、手機齊刷刷的盡情地搜尋著,咔嚓著,一片熱氣騰騰,渲染著燈塔島。
? ? ? 拾級而上,我一步一停,在纏繞燈塔島腳下羊腸似的小路上漫游,目光早被那變幻莫測的大海牽走了。
? ? 極目眺望,只看見海的那一頭,白茫茫的海水和藍瑩瑩的天空相互交錯,分不清是水還是天,真可謂霧鎖山頭山鎖霧,天連水尾水連天。在那一望無際的天邊里,煦煦陽光下,海水像片片魚鱗鋪在水面上忽閃忽閃,若隱若現。
? ? 拉近眼眸,但瞅見那大船小舟,忽東忽西,在翡翠般碧綠的海面上,交織飛旋,沖擊的海水一浪高過一浪,有的則像排列整齊的戰艦整裝待發,活像那正月十五的社火隊在盡情的表演,直攪和的大海不得安寧。
? ? ? 低頭來瞧,那無數的礁巖,橫空屹立,千姿百態。正如傳說中那樣,西邊風平浪靜,如潭可印月,東北面卻波滾浪嘯。“嘩,嘩嘩……”陣陣濤聲在腳下叫喊,那波浪時而一個連著一個,向岸邊涌來,掀起一個個滔天浪柱,勝似“卷起千堆雪”,當浪柱從空中跌落之際,若天女散花,金珠耀眼;那波浪時而升上來像一座座滾動的小山,發出了天崩地裂的吼聲,噴濺著雪花般的泡沫撞擊在巖石上,發出陣陣美妙動聽的交響曲;那波濤時而又溫順的跟處女一樣躺在大海里,悠晃著嬌艷身姿,相互呢喃碎語,好像在傾訴著私藏已久的秘密……這時,有些浪花則乘機悄悄的爬上了岸,靜靜的睡在巖石的罅隙里喘息,那么的清澈透亮,盤算著再次匯入大海里,如何推波助瀾,彰顯自己積蓄的能量。此時此刻,看的眼花繚亂,聽的心潮澎湃,情感交集。
? ? 身處紅塵,靜觀蒼海,默聆海的心音,讓我思緒萬千:為什么洶涌的波濤蘊涵著激蕩一切的無窮力量?那是因為有一滴滴水珠的力量匯聚,而那一滴滴水珠,也只有納入大海的懷抱里,才能以多樣的形態來證明它的存在,實現它的價值......
? ? ? 大海,我愿做你的一滴水珠,包容、博大、創新、自強不息!
2019.1.14 深圳(照片手機隨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