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職太太算獨立女性嗎#
這是接昨天上午的一個熱點話題。
我想說媽媽們以為是算的,因為沒有媽媽們背后的付出整個家庭幾乎會停止運轉。
但媽媽們的標準不代表大眾的標準,因為沒當媽媽前自己就看不起全職太太(媽媽),大眾的答案也應是如此。所以網上那些鼓吹孩子的幼年時期一去不復返,孩子的成長一定要媽媽的陪伴才夠完美的言論,誰聽誰上當。
近年來網上諸如此類"媽媽攜兩娃跳樓”“先掐死孩子然后自殺的全職媽媽”等新聞層出不窮,讓人愕然嘆息。我太心疼她們和孩子了,而且我太理解她們了。
因為我也在這個時期有過多次至暗時刻,也許我一輩子受過的痛苦和委屈還沒這么多。
在孩子哭鬧或者另一個人的語言\冷暴力下,有時是同時發(fā)生的,想想自己這么多年竟然過得這般窩囊,沒有自我,孩子難帶,時而被踐踏尊嚴的時候,
我竟發(fā)現自己無處可去,無人訴苦,自己只能默默躲在沒人的地方,像個怪獸瘋了一般捶打自己,揪住自己頭發(fā)敲擊自己腦袋,有時想活著為何這么痛苦,為何不讓我解脫,天堂與地獄,真的就是一念之間,只是我太愛孩子,我太舍不得,于是繼續(xù)隱忍強顏歡笑面對這一切。
所以,理想向來豐滿,現實才是真實殘酷的,誰都懷著美好的憧憬幻想,結婚生子,甚至相夫教子,幻想著自己在孩子上幼兒園后就可以回去上班了,有這樣想法的大錯特錯了。
一種是現實生活中等孩子上幼兒園后,能找到好工作的實在少啊,都說一孕傻三年,而且各行業(yè)更新換代太快,很多工作不會歡迎生育后的女性,因為要顧家啊,除非你非常拼有后援,在帶娃三年自己可以充電跟上時代腳步。
所以,大多能力一般的找的是體現自我價值不高的服務行業(yè),還得考慮自己上下班時間和孩子的接送時間是不是吻合,
孩子上學后各種問題又會接踵而來,應接不暇,如果一旦工作和家庭孩子的安排起沖突(如接送孩子輔導孩子,孩子無人管教家務沒人做),自己的工作工資不高,家人一慫恿,可能又要回歸全職媽媽(免費保姆)的行列了。
更可怕的是很可能家人又要催二胎了。就這樣女性一輩子最燦爛的年華就沉淪在鍋碗瓢盆和迷失自我里。
自我是什么?我早已沒有自我。
這樣的例子一抓一大把,我身邊多的是。《82年的金智英》《第二次也很美》等影視劇都有刻畫全職媽媽的生活,還不夠讓人警醒嗎?
還有一種幻想會說我可以在做全職媽媽的時間里學習和成長,我想你可能更多學的是怎么做輔食,怎么陪孩子做游戲等,學會的多是家政行業(yè)和孕嬰師方面的工作呢。如果你喜歡的話其實也不賴的,但跟你以前的專業(yè)相去甚遠,不知你能否接受。(沒有看低的意思,我自己曾經就是幼教行業(yè))
我以前就是這樣想的,只能說我想多了。整整四年沒有自我,沒有社交,每天都是鍋碗瓢盆屎尿屁,想要學習幾乎都是熬夜,或者孩子生病熬夜等,最夸張的是以前孩子得鵝口瘡,每晚我還得熬夜消毒家里的玩具和任何她可能摸到的東西。所以我說我好好睡過覺,你可信?
即使是學習,成果也不見得多好。因為沒有時間復盤和利用,學了就忘,社群一堆,微信群消息3萬+,一段時間不看,你就更焦慮了。
所以,想要一手賺錢一手帶娃根本沒那么容易,如前所述,除非你有后援,除非你的伴侶特別配合你,他的時間也很充裕,或者你有超多錢,否則真的別天真了。
02
我們想的太理想化了,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你能順利躲開真的憑運氣,可我一直是運氣不好的那個。
就如我,帶娃四年,收獲的是對婚姻心如死灰,對人性極度不信任,很多時候信念也容易坍塌,真的恐怖,因為你不知道自己如果沒有逆風翻盤以后該怎么辦?這也許就是生活的真相,沒有誰是可以靠得住的,靠山山倒,靠水水漂,靠人?想都別想。
以前真的只是自我給婚姻生活加了濾鏡而已。
我早前就猶豫過要不要上班,那會我知道他跟前女友好了,他也早就不愛我了,因為被恐嚇,我不敢上班,我怕上班,孩子被帶走,我只能厚顏無恥的死守,最后迫于生活壓力,我還是選擇了上班。
幾個月磨合下來,自己瘦成竹竿,一度到80斤左右,這也是我史上“減肥”最成功的一次。
這可能一方面是自己工作性質的原因,那會做幼教,班上兩個新老師都是剛畢業(yè)的實習生,什么都不會,連做手工剪紙都是一步步教的。
早上6點多起床,孩子醒了就哭,晚上9點多回家,孩子迫切需要媽媽,晚上就要喝NN補償一整天沒見到媽媽的缺憾,那會早上孩子哭,我也哭,真的很心酸很不舍,可沒辦法條件就那樣。
而我原本也想斷奶,因為后來給奶奶帶,擔心孩子最后不跟我,我就沒有狠心斷下奶。自己心存僥幸,孩子還在哺乳期,法律會站我這邊。
喝完奶,我就用棉簽沾牙膏水給她清潔,就如之前半歲前鵝口瘡時一樣,喝完奶就清潔一下牙齒。可實在是夜奶危害太大,
而孩子奶奶又是固執(zhí)的,牙齒剛有一點問題時,我讓奶奶平時多帶孩子刷牙,奶奶一臉不屑說沒事,這么小能有什么蟲牙,我?guī)敲炊鄠€孩子長大,一個問題都沒有。
你瞧,言外之意:我吃得鹽都比你吃過的飯多,憑什么要我聽你的。所以孩子奶奶也不會給她刷牙,直到孩子牙齒一溜咖啡色的溝壑越大越大,看得我心驚膽戰(zhàn)時,我就開始去預約醫(yī)院,他聽他媽的,我一個人約很難約上的,約的幾個醫(yī)院也都不會給孩子看。
(后來,看到牙齒嚴重時,他才重視,奶奶還是老想法。)
加上那會班級特殊,我作為主班不可能很快可以辭掉工作,等工作辭掉后,孩子的牙齒也徹底壞了。
這么一下來就直接導致了后面一系列的蝴蝶效應。
因為太看重牙齒,孩子的不配合,多次去醫(yī)院,讓親子關系一定程度上出現緊張,孩子自補牙后性格也變得嬌氣愛哭鬧,孩子爸則因工作不順心變得暴躁,我因孩子牙齒焦慮,因孩子爸的遷怒而生悶氣,整個家庭氛圍就開始失調,一直處于擔憂和焦慮狀態(tài)。
我的關注點因為一直在孩子牙齒上,因為門牙壞了,大牙用得多,后來大牙又有了洞,只要塞了東西,我就會給她刷牙,有時一天要刷五六次牙。
因為1歲多時的補門牙經歷,我對孩子有虧欠心理,便總是帶出去玩,在外面刷牙的效果比家里好一點,家里狹窄的空間容易點燃情緒。我也容易沒耐心。
所以對于后來的如廁訓練就操之過急了,出去不是穿紙尿褲,就是讓她在外面上廁所,也沒有在家好好過渡,經常尿濕褲子,我的耐心就在孩子牙齒壞掉和孩子頻繁尿濕褲子后消磨得差不多了,加上她的敏感就經常憋尿,憋粑粑,這一切我只怪自己。
家庭成員也會因為孩子白天憋尿,晚上尿床什么的生氣,奶奶也總是借此喜歡提起孩子不能穿紙尿褲,要從小把尿的言論,一回老家就提。我是很不喜歡給孩子把尿的,所以后來的情緒焦點就放到了孩子的如廁上。
有一個心理效應就是你越在意一件事,就越做不好,就像一個人在一條路上騎自行車,前面有一個大石頭,你越想說不要撞上去,可就越容易撞上去。
操之過急的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后來孩子又是鬧著不睡覺,然后眼睛痛,不然鼻塞,還有一次扭了胳膊半夜送去醫(yī)院,就說生活中的種種意外你能不能抗?
后來我就給孩子報了早教,本以為終于可以好好的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沒想孩子上早托班,生病的時間累積起來有三個月,孩子生病磨人是最難的,三天兩頭跑醫(yī)院,經常半夜沒得睡,另一個人還因此遷怒于你,說影響他睡覺,你怎么帶娃的。
在自己擔憂照顧生病的孩子還要操勞家務身心俱疲的時候,另一個人還要指責你,簡直一萬點暴擊有木有。
之后也就是今年就更不用說了,因為疫情孩子直接學都上不了了,理想再一次被生生碾碎,一夜回到解放前,孩子照樣粘人,你照樣還是沒時間。
03,
在一切塵埃落定后,我對過往的一切也釋然了,我體諒他工作的不易,我也重新積攢耐心對待孩子,因為真的很愛她,我也打算一切重新開始,畢竟一家三口的模式要比我單打獨斗帶娃的強,而且孩子我不知自己能不能爭取到撫養(yǎng)權。
可這時,沒想我和另一個人病了,我是被他感染,還擔心孩子被感染,整天提心吊膽,他便像是整個世界坍塌了一般,尋死覓活,我何嘗不是整個世界崩塌。
因為它,我不敢熬夜了,不敢太累了,那我想做的事又將遭到擱淺,說好的全職媽媽不能放棄自己,一手帶娃,一手賺錢,頃刻土崩瓦解。前段時間我連頭條和公眾號都不敢打開,頹廢得不行。
公眾號我都快要放棄了,因為自己真的不行了。
醒醒吧,別自我催眠了,全職媽媽的風險真的很大,你會遭遇很多你意想不到的事,這條路險象叢生,做一個有事業(yè)有錢的媽媽不比全職媽媽香嗎?
可我不后悔自己帶娃,但想讓我再來一次,門都沒有!
除非我有一個億,后半輩子吃穿不愁,理想也能變?yōu)楝F實。因為只有鬼知道這四年帶娃我經歷了什么,有多少夜晚的馬尿白流,多少次身心俱疲還要硬撐陪娃到崩潰的時刻。
另外有人是喜歡做家庭主婦的,真的不是不可以,條件是有一個愛你一萬年的老公和足夠你折騰夠你浪的資本,參考黃圣依小姐姐,
有錢就可以隨便請保姆,做全職媽媽也不失為一個突破自我和實現自我的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可以圓夢,還有重頭再來的軟實力,可惜我哪樣都沒有。我相信很多媽媽的處境跟我一樣。
所以,你懂的,不然你也可以委屈求全做個賢惠能干的小媳婦。
有人會說,你活該,你可以把孩子丟給奶奶帶啊,可我不喜歡我的公公,人品不行,叫我怎么放心。那么,叫奶奶單獨來不好嗎,不好,兩人的育兒理念出現巨大偏差,真的太難了。這樣的日子我不是沒有嘗試過,還害了孩子。
你會說這幾年日子難過,怎么熬過來的,我是這樣的,這四年我?guī)缀趺刻旖o自己打雞血,否則根本無法在日復一日的瑣粹卑微中,支撐自己的存在感,只要我自己不放棄自己,就沒有人看不起,
可這樣努力的日子還是不被理解,直到后來出了一些收效,不過現在打雞血熬夜也行不通了,我竟然不可以熬夜(今晚寫得時間長沒辦法只能熬了)
你理想的再叩開你的門時又離你遠遠的,再次扎心。
人都是只看結果的,別人不會看你這幾年在家里默默付出了什么,多努力學習,別人只會在意你賺了多少錢,日子過得怎么樣,對于全職媽媽怎么過的,心理有怎樣的演變和動蕩,誰CARE。
瞧,這篇又趕不上熱點了,所以,全職媽媽真的很多機會是抓不到的。
如果條件一般,真的建議別去做全職媽媽,對于另一半確實亞歷山大,容易引發(fā)家庭矛盾,還會將焦慮傳給孩子,不利于孩子的身心成長,即使說到陪伴,我想很多全職媽媽也并沒有真正的做到認真對待陪伴這件事,我們小區(qū)很多媽媽就是,孩子在旁邊玩,自己就玩手機。
也許關鍵是不懂如何陪伴,但身為曾經的幼教,我也沒有太多心思放在高質量的陪伴上,而且跟職場媽媽的陪伴時間并不相駁,職場媽媽下班回來也是可以進行高質量陪伴的。
我朋友說過最樸實的一句話:有另一個人幫你,你真的會輕松很多。我相信很多婆婆也是愿意幫媳婦的,這需要多去溝通,像我這樣情況,兩個都固執(zhí)的就另當別論了。
小云朵麻麻:資深幼教一枚,全職寶媽一枚,自媒體寫作者一枚,獲得過多平臺的優(yōu)質創(chuàng)作者稱號,樣子嬌小可愛,內心無比強大。如果喜歡我的文字,歡迎點贊轉發(fā),或者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