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金戈莞爾
童年在每個人的心里都是一道美麗的彩虹,當生活中有些迷茫時,這道彩虹便會高高升起,重新給我們溫暖和希望。對我來說,彩虹上最耀眼的一抹顏色,便是童年的那些游戲。
落筆之前,特意去搜索關于回憶童年游戲的文章,讀來總覺得與自己細碎的記憶不能完全契合。我不知道自己兒時的那些游戲能不能引起共鳴,姑且就算個記錄吧。
要說我小時候,跟個假小子似的,成天不回家,就在樓下瘋玩,這一整棟樓里的小孩我都認識,大點兒小點兒,都能玩在一起。不像現在,小孩子成天關在家里,連對門是誰都不知道。那時候也沒有現在這么復雜,一整天不回家我媽也不會擔心是被別人拐跑了。
那時候最愛玩的游戲叫“拔橛子”,音同“拔絕子”。每當有人舉著木棍高喊“拔橛子嘍”,還藏著的小伙伴就從四面八方跑出來,紛紛歡呼著“拔橛子嘍”“拔橛子嘍”;已經被抓住的就更興奮了,簡直把拔橛子的人當成英雄一樣擊掌擁抱,整個院子都洋溢著勝利的喜悅。而剛剛還以為自己快要贏了的“猴”,則孤零零地站在一邊,懊惱著自己為了去抓人竟然忘記了看著寶貝“橛子”。
我們雖然是女孩子,但是也愛玩玻璃球。那時候有各種各樣的玻璃球,最常見的,里面有不同顏色的葉瓣,看起來非常普通,旋轉起來倒很美;還有乳白色的,里面也有彩色的瓣,比較特別,不過不怎么好看。
我最喜歡的是透明的,里面什么也沒有,只要沒有磕磕碰碰,晶瑩剔透的非常招人喜歡。我從來不把透明的玻璃球拿出來玩,只要得到這樣的,就趕緊珍藏在罐頭盒里。只可惜年頭太久,早就找不到了,竟一顆都沒有留下。
小伙伴們湊在一起,還會玩一種卡片游戲。卡片上有法官、布告、小偷、強盜,還有什么加減官、輕重官等等等等,大概十多個角色。具體玩法已經記不清了,連名字都不知道了,但還記得這個游戲帶給我很多的快樂,每當玩起這個游戲,大家嘻嘻哈哈怎么都舍不得回家。
碰到了人很少或者下大雨的情況,好多游戲都沒法玩了,這時候我們就玩自己發明的游戲——“找字”。樓洞里,兩個人,一根粉筆,就能玩一下午。
有時候我會把字寫在特別刁鉆的位置,比如信箱門的下沿,不每一個信箱都打開看,根本找不到。有時候我還把字堂而皇之地寫在粉墻上,整面墻寫一個“大”,字跟墻顏色差不多,眼神再好也難分辨。可是這些招數只能用一次,第二次都不管用了。
如今想想,也就那個時候的樓洞允許我們這些小孩子亂涂亂畫,現在的新樓都干凈整潔,不過,也就再也找不到那時的快樂了。
回憶就像流水,一旦閘門開啟,水流便洶涌而至。“跳房子”“編花籃”“玻璃絲傳電”……種種兒時游戲的畫面浮現眼前,兒時那些玩伴的樣子也漸漸清晰。
我們常在一起玩的有四五個人,好好回憶了一下,竟然還清楚地記得每人的名字——王輝、王芳、楊暢、韓穎還有劉晶。真希望她們能看到我寫的這些字,應該會猜到金戈就是她們兒時的伙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