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是中國大地上普遍存在的東西。除了北上廣深等幾個大型城市,普通話可能都已經很難有生存的空間,或多或少都會帶有一些地方特色的語言。方言的存在,阻礙融合的。請注意,我說的是阻礙融合,并不是阻礙發展。不能融合未必不能發展,但發展中加入外來的力量可能會獲得更多的活力、更多的創意,這也是毋庸置疑的。
方言,為何會有阻礙融合的力量。
第一,方言作為地方特色,象征著一種保護。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所謂老鄉,大多都是通過語言來識別的。而更多時候,當你到二線以下城市,如果說著普通話,往往會遭遇到異樣的眼光。
第二,方言,作為生活中城市的主要特色,都是些小事,卻很煩心。因為小事,所以輪不到公檢法去管;因為是小事,天天在發生,卻不斷磨礪著你的神經。當內在的動力不足的時候,這卻足以導致那些外鄉人離開,這也是外鄉人沒有特別歸屬感的原因。
第三,你可能會說,你可以學啊。當你學會了,卻也不意味著你融入了當地。如果你不是在孩子的時候就來到了當地,成人的學習習慣很難讓你改變。其次,即使你學會了,骨子里自己的方言也根植于心。
方言,是時時存在的事實,在很多時候起著推動的作用。但卻毋庸置疑的阻礙融合的力量。如何去引導,去發展,這需要我們去思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