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我還在感慨,有太長時間沒有好好讀書了,雖然簡書也是書,從精神食糧的層面來講,當個零食還行,但畢竟沒有正經(jīng)的主食扛餓。所以隱隱約約中會有一種不可名狀的焦慮,是不是不讀書,不學習,不進步,我們就自甘墮落了?
前幾日看到簡書里非二的一篇文,為什么要提他前幾日的文,因為最近這幾天他的日更是“合體”劃水,就是把各種好友的文章標題來個串燒編成一個故事,乍一看還挺有創(chuàng)意的,比如狐貍也試過用好友的名字寫成詩,感覺都非常好,結果非二這小子一連寫了四五天合體,我都懶得吐槽他,啥也不是。
這位友友的腦回路相當清奇,天天就沒心沒肺的在好友的評論區(qū)各種互動,大開腦洞,各種內涵,真的就是一個中二少年。
結果前幾天那篇文整出來一個挺思辨的問題,就感覺哈士奇突然有了邊牧的智力,中二少年被少年維特附體了一樣,讀來有那么點意思。
文中他還引用了劉瑜的《送你一顆子彈》里面的片段,“我之所以無法和Miriam成為好朋友,就是因為她太積極向上了。”然后非二在結尾感慨,“跟太積極、太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不會讓我變得積極、優(yōu)秀,反而會讓我的消極、差勁、懶惰、壓抑等等負面的東西無處安放”。
我覺得這是人之常情,包括我自己也是確實就是這樣,每次看到更優(yōu)秀的人出現(xiàn),我都會覺得,自己是來人間湊數(shù)的。
見賢思齊的另一面就是破罐子破摔的絕望和放自己一條生路的坦蕩。跟優(yōu)秀的人在一起如果能跟上他的節(jié)奏,自然可以帶動你變得更優(yōu)秀,但如果適應不了,那將會給你本就自卑的人生再蒙上一層壓抑的灰色。
從小到大,我們身邊總有讓我們仰望的人,這個人比你爬的高跳得遠跑得快,學習好長得帥家里還有錢,比你優(yōu)秀還比你努力,你怎么比?慢慢發(fā)現(xiàn)你們差距越來越大,剛開始你可能還覺得你某些方面還能超越對方,后來就覺得快拉倒吧,人比人得死,認命了,就像你覺得馬云比你有錢,你有啥不平衡的?
那我們?yōu)槭裁催€想變得越來越好呢?哪怕不跟別人比,只跟自己比,也想比過去的自己更好。
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人性使然,愛上層樓也好,百尺竿頭也罷,有多少人喜歡遠遠的眺望,就有多少人想去云端看看。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如果我們不想變好,這個世界還會好么?
在一個更好的世界里安然地行走,這不好么?
參考文獻
似二非二:我不能想著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