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習酒鎮趙半仙
【第三天】
距離收到在河北保定上大二弟弟在校園里借高利貸14萬,這是第68小時。
父親昨天已經踏上去保定的火車,預計今天下午四點到。
我在電話里叮囑他,“凡事小心應對,多長個心眼。”
“沒事的。”父親大無謂的說。
“你別粗心大意,你到那兒是人生地不熟,人家放高利貸的是地頭蛇。”
“不打緊。”說完父親掛了電話。
我嘆了口氣。
十四萬對富裕的家庭來說是無所謂的。
又或者說對于孩子少的家庭是無所謂的。
父親有七個孩子。唯一有經濟能力的只有我和老二,剩下五個孩子都在上學。
我已經結婚了,老二雖然沒結婚,可收入只夠自己開銷。
而父母兩人的能力只能剛好夠其余弟弟妹妹的開銷。
加上9月份剛開學,剛交了四個人的學費。所以十四萬別管是連本帶利也好,還是只是老三借的本金也好,目前的情況是可能連零頭負擔不起。
母親和父親雖然還沒向我開口提錢的事情,可我……
想起早上在個歸屬地是陜西寶雞的未接電話,我并沒有回撥。想想應該是老三打來的。
果不其然,下午老二就發信息截屏給我。
切屏上,老三說,“二姐,別人告訴我,像我這種情況,可以起訴告他們。我這兩天去相關部門了解一下。你給支下招?”
“他倒是自做聰明。”我冷笑了笑,“他又不是只借了一個人的錢,輪番告下來!難道就不用還錢了?律師費不用錢?還是老爸辭工不干了專門給他去打官司?剩下的幾個小的還要不要活?”
下午13點14分,老三給我發了條短信——“我想好好做人!”
這個1314的時間是很有意義的,年輕人總是喜歡1314(一生一世)——我想,我對老三也判了1314的刑。
我還有回復他。他的自作聰明簡直讓我是可忍,孰不可忍。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我暗想。
難道是不知道家里面父母也是上有老下有下?入不敷出的咬牙堅持都讓他去上學。
還有膽子借十幾萬高利貸?
有良心的孩子,怎么至于?忍得起心那樣去報復父母?
于是打電話給母親。問她和父親是怎么商議的。
“能怎么辦?只能讓他休學不讀了。”
“哦!”我想這不是母親最終的決定。
“我上次回老家就發現那和尚兒不對勁,動不動就說不讀書了。我就懷疑他有事瞞著我。果不其然……沒出事之前他那里認識家里有大人,出了事知道打電話給爹媽了。那和尚,我盼望他早點死,早死早超生……”母親說著說著又激動地罵起來。
“你又盼望他死,又讓老爸去保定接他?”我拿話故意問她。
“肯定要去接他,不然我花那么多錢在那個地方讓他去上學,結果最后死在那兒了,多不劃算!”
母親的話,一向是對待兒子就言不由衷。無論嘴巴上說得多惡毒咒詛老三死掉之類的話,都是刀子嘴豆腐心的現象。
“你既然那么心疼他,又不讓他上廣州和你一起?”
“肯定不讓他來。他那性子,萬一那天把他逼急了, 把弟弟們喊去賣掉了都有可能。”
“你知道就好。”
“幼兒園的學費你轉過去沒有?”母親突然想起什么。
“已經轉了, 你直接去學校拿收據就行了。”我說。
掛上電話,我在思考兩個問題。
問題一,十四萬高利貸是不足以判定一個20歲男孩的一輩子的死刑,但是家境并不富裕,還能黑心去以身犯事,是否是沒有良知的一種表現行為?對于這種人,當救不當救?
問題二,對于父母兄弟有難,已婚是否是個界?
處于我的角度,幫與不幫都是為難。
在老三未曾闖禍之前,條件還不曾如這般艱難,我對父母是有求必應。
而今真需要一大筆錢了,幫?用什么幫?若是不幫,是否是落井下石?
——2017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