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心橋下春波綠 曾是驚鴻照影來”
很想一切都忙完了寫點東西,可是真等到差不多的時候卻不知道從何寫起。也許一切尚未塵埃落定,腦海里總有一個聲音回蕩著:“一切,真的結束了嗎?”
曾思考過,當我們默讀的時候聲音是誰發出的?同樣,各種類似疑問又是誰帶給誰的?
最初的夢想是去一趟亞丁稻城,很實際卻又很遙遠。隨著商業化滲透,愈發遙遠。
從最初虔誠的要步行進藏,妥協到騎行,再次妥協到自駕,甚至卑微的要去買車票,一切卻又那么遙遙無期。
沒有虔誠,更沒有妥協,中學課文教導我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不過,活在當下,可能要稍作修改:“一鼓作氣,再而卒?!?/p>
忍不住毒雞湯一下:
“你知道凌晨四點的洛杉磯是什么樣子嗎?”
比你優秀的人還在努力,那你努力有什么用?
同理,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會很舒服的哦!
以上言論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請聯系雷同做相關處理!
文明呢?歷史的沉淀!我們究竟在做些什么?
崇尚一切美好,卻又善于偽裝的人們啊,崇尚什么呢?
眼睛說,這是美的;鼻子說,這是香的;耳朵說,是動聽的;皮膚說,是柔軟的;大腦說,是假的;嘴巴說,你讓我說的。
良藥苦口的確利于病,大郎,你就干了這碗毒雞湯吧!
回憶是一座橋,卻是通向寂寞的牢。這句話如今看來一點也不造作,不是想去回憶,而是想去記起最初的樣子;不是不想回憶,而是不想記得現在的自己!
很想再玩一遍仙劍,哪怕只有四也好;
很想再看一遍SD,哪怕只有十日后也好;
很想不再這么矯情,哪怕最后一次也好。
很明顯這點字碼完,足夠看十遍十日后了,正著看,反著看,捂著臉看,閉著眼看,愛怎么看就怎么看,太矯情了!唉,沒了矯揉造作,又是一無是處了!
通篇稚氣不屬于這個年齡,固守純真也不符合這個長相。所以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活神仙。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奧特Man。
經過十年不斷的努力和奮斗,我終于從一個懵懂無知的少年變成了一個懵懂無知的青年。
這些話可以拿來改編下:
如果我很忙,除了我這真的很重要之外,更可能的原因是:我很弱!
好了,等忙完這一陣,就可以接著忙下一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