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很小很小時,總是被爺爺教育,內在美,因此,在我還沒有懂很多的時候,我一味地告誡自己,不要以貌取人。
我這幾年也是這樣,告誡自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但是我越發明白,以貌取人,有多層意義。
每個人都喜歡美好的事物,不論是誰。同時對相貌較好的人,也是寬容度極高。那句話,怎么說,女性擇偶,男性擇偶標準。
相貌這一條,必然是居之高堂。人類要一代代往下繁衍,很多時候,根據好基因選擇原理,進行挑選,而基因并不是你先看就能看到。它有載體,樣貌特征,便能直觀得出基因的好壞。
當然。一個人的外形是他所處的資源的另一面鏡子。
如今,很多人說看臉時代,顏值當道,鮮肉橫行。
但是我想補刀,從古至今,不分地域,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只不過,這個時代,人人都有切身體會。
哪怕是古代,貌美如花、沉魚落雁的女子,向來是令男子趨之若鶩的,那東施效顰的典故也是真實的。
好,我們來分析深層原因,你看,一個人的容貌形成,就不僅僅是先天基因的結果,對美貌的認可,除了美貌本身,更是對其背后支撐力量的認可。美貌是稀缺資源,這種維護本身就是高消費的:財富、教育、知識等等。一個人的容貌是后天的家庭環境,教育背景,社會經歷的綜合作用的產物。古人云:相由心生,一個人的外在容貌本來就是一個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多年的家教,教育,經歷等等,都會對一個人的外在形象做出影響。凡有所學,皆成性格。凡有性格,皆當容貌。一個家境優良,教育完備,經歷幸福的人,一般不會丑到哪里去。即使先天五官再“吃緊”。起碼也不會丑的反感。
我記得,那句話。你的內心決定你的容貌,我極其喜歡。
如果想讓自己變得更漂亮,不要說基因不好了,很多時候,你掌握了自己的心情,便容易掌握了自己的外貌走向。
相信大家和我一樣深有感觸。明白,慈眉善目的人,大多脾氣溫和;內心坦蕩的人,眼神清純敏銳;常懷算計的小心思的人,在眉眼中便顯示出與眾不同,或是眉目凌厲,或是經常緊鎖眉頭,久而久之,就影響了整個容貌。這難道不能證明相由心生嗎?
向來,愛看書。我也知道,腹有詩書氣自華,你讀過的書體現在你的一言一行,書中自有顏如玉。等等……
甚至這句話說到人的心尖上,沒有人有義務透過連你自己都毫不在意的邋遢外表去發現你優秀的內在,你必須精致,這是尊嚴。
后來,大家貌似對相由心生了然于心,然而好像又沒有。
因為化妝狂潮如一夜春風,大街小巷,人皆有之。
當然我不是反對,我是極其開心,畢竟,我希望每個人都在追求美。
然而,追求美,并不是刻意而為之,你得明白,你化妝需要深層次地去化妝,一如“生命的化妝”。
向來最喜歡林清玄的文章,其中大愛,《生命的化妝》,他曾遇見過一位真正懂得化妝,而又以化妝聞名的化妝師。
因為,他知道,化妝再有學問,也只是在皮相上用功,實在不是有智慧的人所追求的。
然而,化妝師反駁。
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這樣她的皮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的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保持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底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算不化妝,也不會丑到哪里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的最后一件小事,我用三句簡單的話來說明:三流的化妝是臉上的化妝,二流的化妝是精神的化妝,一流的化妝是生命的化妝。
然而,沉醉于表相上用功的人往往不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就像懵懵懂的那時候的我們。
到如今,以貌取人仍會被大多數人所不恥,然而,潛意識下,每個人都會以貌取人。畢竟可以看到這個人的背后的修養。
我們會慢慢追究更深層的原因。相由心生,也亦是有科學依據的。
與大家共勉。僅此自己觀點,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