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每次要體檢前的幾天,我都有點渾身不舒服,擔心自己的身體會不會被查出什么毛病。這時我才會全神貫注地感受身體每個器官每個部位,這里摸摸那里捏一捏,體察出是否有異樣的感覺。
? ? 體察完還不夠,我有些心虛地回顧這過去大半年,自己的身體經歷過什么。很久沒運動,不是坐辦公室前就是在家葛優躺。暴飲暴食,一個人的時候隨便將就,和別人聚餐時狼吞虎咽。在廣州如此濕熱的環境下,依然不忌口,無辣不歡,直到出了濕疹就不得已控制幾天。而且喝水少,愛熬夜,每天早上頂著厚厚的熊貓眼…越想這些內心越心虛不安,帶著對身體的愧疚感譴責自己:怎么這么不愛惜身體。
? ? 于是體檢合格成了我需要完成的目標,為這個目標我臨體檢前會相對注意自己的飲食作息。其實也是為了一個心理安慰,而自我與身體之間的惡劣關系,也總在這時清晰的浮現出來。看過一本書叫《皮囊》,由與身俱來的這幅皮囊為引子,講述普通老百姓由生至死的辛勞的一生。書里主人公的奶奶說過一句話,大意是人要這幅皮囊,不是為了享福的,是要折騰的。反映的是中國貧苦老百姓辛勤勞苦的人生態度。而我們這一代人在豐裕的物質環境下長大,很難再感受那一代人的辛勤勞作,隨著長大成人后,對于這幅皮囊我們更多的關注它是否夠顏值,是否有美觀的形體,除此,便是毫不在意的揮霍,直到某個年紀身體突然發出警報,內心感嘆一句老了,才認真關注身體健康與否。
? ? 體檢那天,每進行一項,就祈禱自己平安,有時會特意問醫生一句:我沒啥問題吧。獲得滿意的答案時長噓一口氣。還記得初中時某一次體檢,不知那天是陽光奪目的原因,還是自己沒睡好的原因,我當下愣是沒看出辨識色彩的圖案,醫生給我體檢上寫了個辨識色彩有問題。我難過極了,誰也不敢告訴,好怕被人看出不一樣,于是在下一次體檢前的幾年里每次想到這事都特別不自在,我堅信自己沒問題,因為日常生活中從來沒看錯過顏色,但就因當時的辨識失敗難過了很久。在下一次體檢時我特別怵,再到辨識顏色時,我恨不得打小抄都想著一定要過,結果不用一秒,我輕松地就辨出了,直到那一刻我才放下我的心結。體檢絕不止是一次身體的檢測,更是一種心理的考驗。
? ? 而且體檢過程中,通常是我最聽人話的時候,哪怕那些醫生通常冷漠,有時言語還有些不耐煩。我都全程帶著一副小心膽怯又略緊張的面孔,每完成一項才稍許輕松一些。也許是看多了這樣的面孔,那些醫生和護士基本很少笑臉盈盈,有時也不怕地吼叫幾句。
? ? 要說體檢中我最不喜歡的最煎熬的,就是B超檢驗。平時正常代謝,一到體檢,我基本無尿意,每次都要喝上十杯水,喝得嘴皮發麻,索然無味,腹撐難受,但也無它法,默默等上兩個小時。原本自己是很早到的,往往都是最后幾個走。有時看到其他人那么快就檢驗完出來,我特別的羨慕,忍不住問句:你咋能那么快就有了?當時我肯定被人看成無聊的白癡,有的人輕笑一聲,有人訝異地回答:是呀。于是我繼續焦急地感受著自己身體這緩慢的新陳代謝,略有一種對身體不爭氣的哀嘆。
? ? 體檢完后拿到體檢結果時真的煎熬,看不懂一堆醫學符號,只看結果顯示是否正常,而一旦有個別寫著:不正常,xx略偏高。就如熱鍋上的螞蟻,神經一緊、滿腦問號。只好趕緊求助百度,而百度回答往往極端,一通掃下來,就感覺自己離大病不遠了。最后再不放心,還得求助醫生,醫生帶著一副無所謂的語氣說沒事的,你沒啥大礙,他可能是看慣了這種大驚小怪的病人,語氣中的輕松似乎訓練有素,讓你聽后也頓時消弭了擔心害怕。
? ? 也直至此,一次膽戰心驚的體檢才結束了。最后還要拿著這個體檢單,信心十足向單位和周圍人告知:我是一個身體健康的人。當得出這個真實的結論時,我才有說服力地告知自己:還年輕,還是得努力奮斗,珍惜健康,善待皮囊。嗯,今晚看來又可以吃辣了,我又一陣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