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科研工作的女博士饒源(化名),1月6日下午5時,接到陌生來電,對方稱是經偵民警,說饒源在北京開的招商銀行卡涉嫌洗錢,涉及金額128萬元,要她向警方說明情況。
此后,自稱是“北京市公安局”和“北京市人民檢察院的人”陸續和她通話,這些“公檢法人員”要求饒源籌集128萬元,打入“國家賬戶”,待查明真相后,返還給她,才能洗清嫌疑。饒源信以為真,連續5天匯款85萬元,1月11日,再也聯系不上對方時,她發覺受騙。
事后的饒源回憶,整個過程其實漏洞非常明顯。
一、廣州陌生電話。對方是女性,自稱是經偵民警。她告訴饒源,饒源12月29日在北京開了一張招商銀行的卡,涉嫌128萬元的非法洗錢。
二、“她說幫我轉接北京市公安局,給他們說明情況,要證明自己完全沒有參與。”
三、電話在沒有斷線的情況下,轉接到一名男性,這名男性自稱是北京市公安局的工作人員,他告訴饒源:“如果不是你干的,說明你的個人信息已被泄漏,所以你要找回所有的銀行卡和密碼。”
四、他提醒饒源,電話不要斷,如果斷了也不要回撥,這是錄音電話,系統會自動回撥。“每當斷線后,10秒之內就打過來了。”
五、這名男性反復強調事態緊急,要求饒源把銀行卡全部找回來。并且去賓館開房,保證身邊沒有別人。
六、“他問我身邊有無傳真機,要傳兩份文件給我看。”
七、饒源放下手里的工作,回家找了所有銀行卡,去東方賓館開房,但身邊沒有傳真機。這名男性告訴她輸入一個IP地址,頁面彈出“國家案件資料庫”。“他告訴我案號,讓自己去查。還說這是一級保密案件,不要對別人說,泄密的話要追查。
八、網頁彈出來兩張文件,開頭都寫著北京市人民檢察院,一張是“凍結管收執行命令”,第二張是“刑事拘捕令”。饒源的名字和身份證號都在那里寫著。不過文件蓋得紅印,卻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最高人民檢察院”。
九、這個印章顯然不對,但饒源并沒有留意。“他說我現在是犯罪嫌疑人,每一步都要聽我的。”看到自己被通緝,饒源直接就蒙了。
十、電話那頭的男性,說饒源很幸運,稱中央領導來親自督辦這個案件,接下來會有上級一位姓高的科長來處理,饒源接下來要做的,是把所有錢取出,等待檢查。饒源信以為真,真的去取了10幾萬元。
十一、隨后饒源接到來自北京的電話,對方自稱是高姓科長,他要求饒源把錢匯入四個所謂的“國家賬戶”接受檢查,檢查完會還給她。深陷其中的饒源隨后把螞蟻借唄、微粒貸等借了個遍。
十二、這名檢察官稱,饒源的信息是被泄漏的,為了防止犯罪分子有機可乘,應該把網絡平臺能借的錢全部借出來,等調查完畢后,利息由國家還。他們甚至還鼓動饒源去借小額貸款。
饒源一共把85萬元打入四個所謂的國家賬號,等到1月11日打入最后一筆25萬元,她發現這些公檢法人員都聯系不上了,發覺上當,來到六榕派出所報案,派出所當場受理此案。
事件的整個過程和我們之前見過的詐騙套路相同,毫無新意,而許多媒體包括朋友圈之類的媒介都會宣傳如何預防詐騙的小知識,現在的智能手機功能繁多,一些陌生來電直接標識,詐騙電話。或者多問一句為什么,都可以繞開這個坑。
繞源的話令我深思,她10年都泡在實驗室,對新聞八卦沒興趣,她的微信朋友圈功能是關閉的。曾經驚動全國的“徐玉玉”電信詐騙案,她從來沒有聽說過。
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出臺的《關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錯案工作機制的意見》,禁止公檢法聯合辦案,饒源之前不知道。
繞源和老公平常生活節省,3年存了十幾萬元,如今所有錢都被騙走了。
當詐騙屢禁不止,善良的人,不能只低頭拉車,不抬頭看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