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我們解決了如何抓取確定性的問題,也知道了利用硬趨勢可以得到未來確定會發生的事兒,同時,我們也擺脫了無法預測“彩票中獎號碼”(爆發式節點)所帶來的焦慮。
接下來我們就要利用那些確定性對未來進行可認知的規劃,來實現一個進階,成為可以洞察先機的人。
制定策略
移動互聯網興起的時候,騰訊感受到了自己在社交網絡即將受到的巨大沖擊,于是不惜代價安排了張小龍等三組人開發移動端社交產品。接下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趙小龍的微信比成都的項目組提前一個月推出,結果成功實現業務吞噬,成為移動互聯社交一哥。
這里面的確定性未來就是移動互聯網會大發展,而騰訊制定的策略就是先發制人,不是死守QQ。不僅不死守,還要不惜自相殘殺多線并進,為的就是防止單線失敗的風險。
在我們可以確認的未來中,同樣蘊含著巨大的機會,能否制定高效、完善的策略就成為關鍵因素。
寫到這里我想起了盛大——陳天橋。
2004年,那時我在雜志社做編輯,特約記者給我約了一期陳天橋的專訪,雜志準備印刷的時候,他登頂中國首富的新聞鋪面而來,于是那期雜志封面改成了——盛大傳奇。陳天橋在十幾年前就預測到了“盒子”的威力,然而在沒有策略支撐的情況下,野蠻生長的結果就是荒蕪和凋零。如今的盛大偃旗息鼓,曾經的首富退隱江湖。后繼者小米在盒子上大把的盈利,踩在了盛大盒子的遺骸上。
一正一反兩個例子,在同樣面對未來的時候,你能制定最合理的策略嗎?如何確認自己的策略是否可行?
用現實的問題做個說明吧,例如——職業規劃。
專業技能固定了,我們的職業規劃就有兩種可能,一是延著專業路徑,二是拋開專業選擇興趣或愛好。顯然這兩種選擇沒有好壞對錯之分,決定性的是你規劃的具體策略。正確的職業規劃是由小及大的,個人成長-企業空間-行業前景-社會趨勢逐級遞進。如果你規劃的時候只看到社會大趨勢,而忽略了你個人的成長以及適應度,那即便看到未來,仍然無法實現理想目標。
在完成了策略或者規劃后,我們進入第二階段——實施。這個過程中各種阻力、困難、意外會層出不窮。我們該如何應對呢?
變被動為主動
1844年,在距離太平天國運動爆發6年前,曾國藩就感受到了危機即將爆發,但是面對昏聵黑暗的晚清官場(其實啥時候都差不多),他屢次發聲未果。在湖南老家丁憂的時候太平天國終于在廣西爆發,且迅速蔓延。當時咸豐皇帝,下詔在各地一共請了43位官員組織團練。結果只有曾國藩的湘軍組織起來,并成為晚清救國的中流砥柱。
曾國藩之所以能成功就是因為他主動出擊,擺脫了地方官場的束縛,打破了綠營軍(正規部隊)的腐朽無能。他成立了一個獨立于傳統行政程序之外的執法機構,并嚴刑峻法,得了個“曾剃頭”的惡名。此舉冒天下之大不韙,但曾國藩的道理也很明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拉出這么一個角色來做例子,也是想說主動出擊的重要性。
我們的日常經常會發生救火隊員辦的狀態,無論什么階層或崗位,也無論是日常還是職場。處理危機成為日常狀態,亦或者甘愿碌碌無為隨波逐流。
這時候如果我們停下來想想,未來幾周、幾個月、幾年會發生什么,需要做什么,并利用思維導圖、甘特圖等工具主動計劃自己的行動,那你就會開始主動出擊,改變現狀。
三段洞察力
最終,我們會不斷進階自己的能力,成為洞察先機的高手。姑且把這種洞察能力分成三個段位:
第一段:思考并發現;
第二段:規劃并執行;
第三段:主動并進階。
剛開始我們可能只能想一想,并利用抓取確定性(第一原則)的方法,列出你的發現,隨著確定性的增加我們可以制定出相應的策略進而開始執行,最后在主動出擊做出改變后我們會和很多人拉開距離,同時會看到更多的“未來”,進入不斷提升的良性循環。
預告:下一篇我們將繼續深入發現未來之旅,看看如何應對變革。
——END——
一直走在分享所知的路上,這種踐行需要你的支持,歡迎喜歡和關注,讓我們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