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兒子是個環保愛好者,從小就知道保護環境。從不隨地亂扔果皮,還主動去撿拾道邊的垃圾。是個真正的環保小衛士,在家里也注意要隨手關燈等好習慣。自己還寫過幾篇有關環保的文章,還幻想著搞些發明創造來拯救地球。所以他了解的環保知識還是頗多的。
? ? 一天,小兒子突發奇想,做了個溫室效應的模型,想感受一下兩極冰川融化的后果。他拿了一大塊雪放在水中間,然后把小螞蟻放在上面,隨著冰川融化。小螞蟻的處境越來越危險。最后瀕臨全部融化時,小兒子解救了小螞蟻。但是將來的我們,誰來解救?我們人類將面臨著災難。我們如何生存?這是個嚴肅的問題,呼吁同仁們要保護環境,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這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地方。
(評語:從小就有社會責任感,動手能力強。)
【附件】溫室效應的危害
溫室有兩個特點:溫度較室外高,不散熱。 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溫室。使用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來做溫室,是讓太陽光能夠直接照射進溫室,加熱室內空氣,而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讓室內的熱空氣向外散發,使室內的溫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狀態,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長的條件。
由環境污染引起的溫室效應是指地球表面變熱的現象。
它會帶來以下列幾種嚴重惡果:
1) 地球上的病蟲害增加;? 2) 海平面上升;? 3) 氣候反常,海洋風暴增多; 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積增大。
科學家預測:如果地球表面溫度的升高按現在的速度繼續發展,到2050年全球溫度將上升2-4攝氏度,南北極地冰山將大幅度融化,導致海平面大大上升,一些島嶼國家和沿海城市將淹于水中,其中包括幾個著名的國際大城市:紐約,上海,東京和悉尼。
溫室效應是怎么來的?我們能做什么?
溫室效應主要是由于現代化工業社會過多燃燒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燃料燃燒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進入大氣造成的。
二氧化碳氣體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一種無形的玻璃罩,使太陽輻射到地球上的熱量無法向外層空間發散,其結果是地球表面變熱起來。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稱為溫室氣體。
人類活動和大自然還排放其他溫室氣體,它們是:氯氟烴(CFC〕、甲烷、低空臭氧、和氮氧化物氣體、地球上可以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是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和陸地上的森林,尤其是熱帶雨林。
為減少大氣中過多的二氧化碳,一方面需要人們盡量節約用電(因為發電燒煤〕,少開汽車。另一方面保護好森林和海洋,比如不亂砍濫伐森林,不讓海洋受到污染以保護浮游生物的生存。我們還可以通過植樹造林,減少使用一次性方便木筷,節約紙張。
呼吁:人類要保護環境,保護地球,因為地球是我們唯一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