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父母的,大多數時候可以用一個字來形容——賤。一邊抱怨養個孩子不如養條狗,一邊又是對ta牽腸掛肚,無微不至;一邊羨慕未婚人士說走就走的隨意灑脫,一邊又忍不住滿屏的曬娃,未婚未育的世界是詩酒田園,夢想和遠方;有了娃之后,我的世界就是奶粉和尿不濕……
最近,田田還學會了說“不要”,還得跟他的小情緒“斗爭”。換褲子,他扯著褲子說“不要”;喂粥,他伸手打翻了碗說“不要”;洗個臉,他把臉趴在沙發上也說“不要”,自己搬個凳子去廚房玩水,“不要”去洗澡;好不容易放進了澡盆,又“不要”起來,一走近,潑我一身水;除了看動畫片外,其他的都說“不要”……對于這種提早進入叛逆期的兒童來說,可愛值暴降!
帶他出門,一天下來,斗志斗勇加擔驚受怕,回到家只想葛優躺,迷糊中還被他敲了一棒子。
坐車
坐大巴時很安靜,不要媽媽抱,自己看窗外,偶爾來個剎車,轉彎,他還會下意識的拉住媽媽的手。坐大巴的時間不長,一切正常。
坐地鐵要自己單獨坐一個位子,也不要媽媽抱,媽媽只能蹲在他面前,他會用手拍著旁邊的地方示意媽媽坐。安靜坐著的時間不長,大部分時間要趴在窗玻璃邊看,故意把頭撞在靠背上等,還要媽媽抱著他去拉上面的扶手,或者他自己抱著中間的柱子晃悠。換乘站的時候,他要自己站在上下扶梯上,我牽著他的雙手,讓他試了下,結果嘗到樂趣,要一遍遍的上下,地鐵都不要坐了,一進去就哭著喊著要下車。答應他下次換乘時再繼續坐電梯,好哄歹哄,三個小時后才到達目的地。在同和地鐵站接爸爸,他看到透明的直落電梯興奮地跳個不停。相比坐小汽車和摩托車,他偏愛摩托車,從新造地鐵口出來,我跟他說我們坐摩托車去找哥哥玩吧,他高興地鼓掌,剛坐上一會兒,睡著了。
吃
在外玩一天,只喝了小半瓶奶。但是吃了三根香蕉,一份芝士蛋糕。出新造地鐵站時,他徑直把我拉到蛋糕店,要媽媽買糕糕,我問他是不是餓了,他使勁點頭。香蕉是回來時在地鐵口買的,也是他自己挑的。同和等爸爸時,要我買香腸給他吃,燙,他不吃,一直拿在手里玩,我吃了,剩下一點點給他玩,跑的時候摔倒了,香腸掉了,氣得哭了好久,沾了灰的香腸他又撿起來好幾次。等爸爸等了好久,實在無聊,他又去了店里,我們買了一包面包,娘倆坐在地鐵外的臺階上,一邊等爸爸,一邊吃面包。突然,他起身爬起來,跑到垃圾筒后面,我還罵他,不要去碰垃圾筒。剛罵完,他從垃圾筒后面出來,撿了一個袋子扔到垃圾筒里了,唉,后悔出嘴太快了,誤解了小田田。
田田又坐回臺階上,坐回媽媽身邊,吃著面包,偶爾還會喂點媽媽吃。天色漸漸暗下來,我們的前面,是一撥撥趕著歸家的人……
我握緊田田的手,田田趴在我肩上,叫了一聲“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