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寫這篇文章,我斷斷續續埋頭讀了好幾個月的「楚留香」。一方面是由于楚留香本身算是篇幅浩大的系列作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時過境遷,不是每一部「楚留香」都是能夠做到讓人不忍釋卷,一蹴而就的。而對于這樣一部在古龍作品中地位超然的系列,即使我的評論無關痛癢,但是如果重讀一遍都沒有做到,甚至連提筆也是不敢的。
楚留香系列一共八部,「血海飄香」、「大沙漠」、「畫眉鳥」(1967年)、「蝙蝠傳奇」、「桃花傳奇」(1968年)「借尸還魂」(1970年)「新月傳奇」(1978年)「午夜蘭花」(1982年);
而幾乎堪稱經典的鄭少秋版本的「楚留香」拍攝并首映于1979年,并于1982年登陸臺灣,幾乎萬人空巷,甚至古龍自己也頗有微辭「臺灣人只知鄭少秋而淡忘了古龍,仿佛楚留香本身就是鄭少秋」,楚留香這個角色,從一個成功的小說形象一躍成為華人心中的標志性的人物形象,幾乎人戲合一的秋官,實在是功不可沒。
在古龍的人物圖譜中來評價楚留香,其實是一件非常微妙的事情,特別是在1967-1970年間完成了前六部之后,直到八年之后才繼續楚留香的故事,而在電視劇風靡之后,在他去世之前兩年,才開始了最后一部非常特別的楚留香作品「午夜蘭花」。
在這大概8年間的空白期,是陸小鳳在承擔古龍作品的「核心英雄」的重要角色,古龍也完善了同樣經典的(而且明顯強于楚留香系列)的配角群的塑造;可是,當人們提起古龍作品,最標志性的人物,卻依然是「李尋歡」和「楚留香」,究其原因,或者是因為,這兩個人,算是古龍作品中最稱得上「俠」的人物。
「午夜蘭花」是一部過于試驗性的作品,而且從細節而言,也多少混雜了古龍末期作品的過于求奇的弊病;但是,它的序言「楚留香和他的朋友們」,卻是對于理解整個系列,理解楚留香這個人非常重要的文章,我不敢造次,不妨用古龍自己的話來做一總結。
楚留香到底和其他的「大俠」有什么不同?
就算在武俠小說的人物中,楚留香無疑也應該算是一個很特殊的人,有很多值得別人喜歡、佩服、懷念之處。
因為他冷靜而不冷酷,正直而不嚴肅,從不偽充道學,從不矯柔做作,既不會板起臉來教訓別人,也不會擺起架子來故作大俠狀。
李尋歡也具備這些特質,但是
楚留香和李尋歡不同。
他沒有李尋歡那種刻骨銘心的相思和痛苦,也沒有李尋歡的煩惱。
在他心里,這個世界是根本就沒有什么不能解決的事,所以也沒有什么真正能令他苦惱的問題。
只不過人也是個人,有人性中善的一面,也有惡的一面。
可是他總能將惡的一面控制得很好。
有時他也會做出很傻的事,傻得連自己都莫名其妙,有時他甚至會上別人的當。
幸好他總是很快就會發覺,而且就是上了當之后,也能一笑置之。
他總認為,不管在多么艱難困苦的情況下,能夠笑一笑總是好事。
楚留香和陸小鳳有什么不同?
其實,他們是很相像的人,但是楚留香卻有著陸小鳳所不具備的「雅」,古龍寫下的胡鐵花和楚留香的不同點,實際上也部分的解釋了他心目中楚留香的特異之處:
他們都以四海為家,浪跡天涯,行蹤不定。
只不過楚留香并不是個浪子,胡鐵花才是。
楚留香是個游俠。
游俠沒有浪子的寂寞,沒有浪子的頹喪,有沒有浪子那種“沒有根”的失落感,有沒有浪子那份莫名其妙無可奈何的愁懷。
游俠是高高在上的,是受人贊揚和羨慕的,江湖大豪們結交的對象,是“胯下五花馬,身披千金裘”,是“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的濁世佳公子。
浪子呢?胡鐵花不是游俠,是浪子。
他看起來雖然嘻嘻哈哈,希里嘩啦,天掉下來也不在乎,腦袋掉下來也只不過是個碗大的窟窿,可是他的內心里卻是沉痛的。
一種悲天憫人卻也無可奈何的沉痛,一種“看不慣”的沉痛。
他只有坐下來喝酒。
這種心情當然不是別人所能了解的,別人愈不了解他,他愈痛苦,酒喝得也就愈多。
楚留香的身世
雖然知道楚留香和鐵血大旗門和夜帝的關系必定不簡單,但是官方的說法卻是,
有關于這個問題,是最容易回答的,因為這個問題根本就沒有答案。
因為楚留香根本就沒有過去,只有現在和將來。
古龍到底是怎么看待「楚留香」的電視???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如果不是鄭少秋,楚留香的形象絕對不會如此風靡和立體,但是風頭太勁的后果就是,古龍多少也有點酸溜溜了,對鄭少秋似乎也頗有微辭:
在一個有文明有文化有法治的地方,一個創作者的權益,是絕對會受到保護,如果他的版權受到損害,對方一定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關于“楚留香”版權問題卻是一個很滑稽的例外。
一個小說中的人物能夠被群眾所重視,被群眾所歡迎寵愛,造成一股相當大的轟動,使得這個人物能夠在娛樂界、影視界,甚至音響唱片界甚至服裝界、建筑界,都造成一種相當大的轟動,這種光榮,當然屬于大家的。
屬于制作者,以及扮演劇中人的演員明星們。
可是這個人物的版權,絕不屬于哪部電影或是哪部電視劇集的制片、導演、演員,就算那個演員是明星也一樣,不能例外。
阿嘉莎克麗斯蒂創造“包洛特”,柯南道爾創造“福爾摩斯”,無論哪一個行業,如果要使用“包洛特”和“福爾摩斯”的名字,都一定要經過作者本人或是作者親屬、后代同意,而且要付給他們相當龐大的一筆數目作為權利金,無論哪一種行業都不能例外。
伊恩佛來明創造的“〇〇七”,更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無論哪一行要用“〇〇七詹姆斯龐德”作為宣傳號召,都要經過作者的同意,“史康納利”和“羅杰摩爾”是無權做主的,因為他們只不過是飾演這一個角色的演員而已。
楚留香呢? 我笑了。 我只有笑笑,講起來我可以打官司,而且我可以說我是絕對可以受到法律保障的。
可是我只有笑笑,因為自古以來中國的文人是不喜歡打官司的,打官司太麻煩,太不好玩,肥肥和秋仔卻又是那么好玩的人。
楚留香系列,或者說古龍小說創作的內在的「魂」到底是什么?
這其實是古龍在不止一篇文章中反復強調過的:
武俠小說中的人物無疑是要比較特殊一點,無論形象和性格都比較特殊。因為武俠小說寫的本來就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小說中人物的遭遇通常都不是普通一般人會遭遇得到的,而且常被“推”入一個極尖銳的“極端”中,讓他在一種極困難的情況下作選擇,生死勝負,成敗榮辱,往往就決定在他一念間。
是舍生取義?還是舍義求榮?這其間往往根本沒有什么選擇的余地。因為武俠小說的作者一定要讓他的在這種磨練和考驗中表現真正的俠義精神,表現出他的正直堅強的勇氣。
一個人如果經常會受到這種考驗,就好像一塊鐵被投入洪爐中,經過千錘百煉之后,自然會化凡鐵成精鋼的。
所以武俠小說中的主角,通常都是一個非常堅強的人,絕不屈服,絕不妥協,義之所在百折不回。無論他們的外表看來像個什么樣的人,這一點決心和勇氣卻是永遠不會改變的,就算他們的軀殼因愁苦、傷痛、疾病而被傷害,這一點也不會改變,否則他就根本不會出現在武俠小說中,根本就不值得了。
但他們也是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感情,所以他們也有很多種不同的類型,有些冷若巖石,有些熱情如火,有些木訥沉著,有些瀟灑風流,還有些平時看來雖然平凡懦弱,可是在他們面臨大節大事時,卻能表現出一種非常人所能企及的決心和勇氣。
人本來就有很多種,在創造小說中的人物時,當然也應該有很多種不同的形態,否則這種小說也根本不值得寫了。
這是值得長嘆一聲的,特別實在當下網文主角們下限逐步刷新的今天,老一輩的武俠作者那點純粹的追求(哪怕是古龍這樣不那么嚴肅),在如今已經少而珍貴了。而楚留香全書,居然真的做到了楚留香手下從未殺人,這個開始以為只是噱頭的說法,被古龍恪守到了最后一刻,與其說是對楚留香的挑戰,不如說是對作者的挑戰。
楚留香總共八部作品,習慣上許多人把「血海飄香」、「大沙漠」和「畫眉鳥」稱為正傳,相應的,其余作品稱為新傳;原因大概是前三部從篇幅和風格上都明顯和后面有區別,而且講述的是有緊密聯系的一個大故事,在血海飄香中致人死命的「天一神水」,在畫眉鳥的神水宮才最終作結。
但是,按照古龍自己的想法,從「午夜蘭花」開始,才算是他心目中「楚留香新傳」的范疇,可惜,只有這么一部而已,兩年后,他就因病去世了。
從「新」這個角度來說,「午夜蘭花」的確是毫無疑義的標新立異,甚至到了有點影響閱讀的程度,更有甚者,古龍后期的各種過于蕪雜的「想象」也被導入其中,楚留香這個系列對古龍來說,創作歷時15年,風格上幾乎完整的覆蓋了古龍從中期到后期各個時期的創作特點,甚至也體現了他的創作逐漸達到成熟高峰,以及后期由盛轉衰的過程,而「午夜蘭花」也基本上被認為是古龍生前最后一部親筆完成的作品。
從某種意義上,對于「楚留香」這部標志性的古龍系列來說,反而有了一種另類的「完美」。
Some Tips:
- 純個人口味,從小說的易讀性來說,順序是:「新月傳奇」、「桃花傳奇」、「畫眉鳥」、「借尸還魂」、「血海飄香」、「大沙漠」、「午夜蘭花」、「蝙蝠傳奇」;
- 「桃花傳奇」是古龍小說中,寫的最美的戀愛,沒有之一;
- 楚留香是鐵中棠后人的說法,不當;原文中,胡鐵花曾說過如果能有機會一會鐵中棠這樣的大英雄那會是何等的幸事,而原文中也提到過胡鐵花和楚留香是從小一起長大的發小,如果楚留香真的是鐵中棠的兒子,似乎沒有理由胡鐵花言談間會表達出更為「疏遠」的敬仰感,所以,從行事來看,楚留香承繼夜帝、朱藻一脈的可能性更大(不光是出手,更重要的是骨子里的風流蘊藉),而胡鐵花則應當更偏向于學藝于大旗子弟(例如赤足漢,或者其他云姓子弟);
- 「午夜蘭花」由于其風格和故事的特殊性,網絡上頗有對其是代筆的猜測,但至少我傾向于這是古龍親筆作品,因為,讀過序言應該就知道,古龍寫這部書,其實是帶著點「不服氣」的情緒的,在電視劇版本的強大聲勢下,想寫出更精彩的作品,而且就算那些「荒誕」、「夸張」的毛病明顯存在,但是毫無疑問的,那是屬于「古龍式」的毛病,所以「午夜蘭花」是古龍最后一部親筆完成的作品的說法,當屬可信,不過,是不是過程中有部分的助手或者代打,卻也并非鐵板一塊,否則,除非真的只是不經意的筆誤,下面這條就是很大的疑點;
- 楚留香和陸小鳳系列并無明顯的重疊,不過「午夜蘭花」中卻清清楚楚的提到了「“好,好極了。”慕容贊揚,“絲,絲路?!彼麌@氣,“你就算用西門吹雪的劍對準在我的咽喉上,我也想不出更好的名字了?!?」,顯然這里古龍假設陸小鳳的年代是要早于楚留香的;可是,在陸小鳳「決戰前后」中,古龍卻又寫下了毫無借口可言的:「陸小鳳唯一的退路,就是越墻而出??墒亲辖堑某菈磥碇辽儆惺嗾筛?,普天之下,絕沒有人能一掠而出,就算昔年以輕功名震天下的楚留香復生,也絕沒有這種本事。」,這種明顯的前后矛盾,如果是出現在「鳳舞九天」或者「劍神一笑」這種眾所周知的代筆作品中倒也罷了,可是,「決戰前后」這種濃眉大眼的,讓人不能不對「午夜蘭花」略略起疑;
- 一直被傳「燕蝶為雙翼,花香滿人間」之一的姬冰雁,在全書中,除了大沙漠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之外,全系列幾乎隱形;就算胡鐵花,在第一部當中,連露面的風聲都沒有,這讓重讀中的我想起來都略微有些和印象不符的意外——但也隱隱的有種跟住了古龍創作脈絡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