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大的感受就是:除了工資,什么都在漲。記得有次去理發,洗剪吹,88元。而我還記得,以前,三四十塊的價錢。還有小時候,一塊錢,兩塊錢,就理個發。漲到十塊的時候,還幫忙掏掏耳朵,揉揉肩。現在,十塊錢,能干嘛呢?買一包小金橘,幾分鐘干掉。
一個月的工資,除了房租、吃飯,幾乎所剩無幾,再喝喝咖啡,看看電影,聚聚會,就沒啦。以前問,時間去哪兒了。現在問,錢去哪兒了。感覺什么都不缺,就缺錢。
以前,覺得,努力了,就一切皆有可能。現在明白了,努力了,也不是萬能的。 比如,很多人辛苦一輩子,連個廁所都買不起。賺的錢,負責完自己的吃喝拉撒睡之外,已經沒多少了。
因為窮,所以不敢生病。如果生病,不但不能賺錢,還要花錢。想著大把的銀子往外送,就心疼,就傷心。
因為窮,社交圈很窄。跟人交往,要聚餐,要花錢,分分鐘都是割肉的節奏。
因為窮,對逛街不感冒,看著商品標簽上的價格,總是以為多打了幾個0。
我們知道,錢是靠賺來的,不是省來的。但是,怎么賺錢呢,對窮人來說,也是個問題。對于養老,對于以后,想都不敢想,因為現在都沒活好,哪敢想以后?
其實,除了我們這些底層的身無分文的人,感到窮。一些我們看起來很富有的人,也會感到窮。
中產階級感到窮,因為他們脆弱。可能一年收入50到100萬,可以時不時奢侈一把。但一旦有什么大的變故,很容易一夜之間,跌到萬劫不復的深淵。
以前,看一篇文章,分析為什么補習班那么火,因為中層階級焦慮,怕后繼無人。家大業大,需要一個有能力的接班人。所以,他們很焦灼。在這個階級固化的時代,他們必須不停地奔跑,不輸在起跑線上,才能保持現在的狀態。細想,還真是呢。
他擔心今天的工作,明天還能不能做下去?今天健康的身體,明天會不會就病倒了。他們有大房子,好車子,收入也不低,但是,錢還是不夠用。
有個小伙伴說,剛買了第二套房子,每個月還款一萬多,好窮啊,要吃土啦。但是,我覺得,在大都市,買得起兩套房,已經很有錢啦。
可能,對她來說,有了兩套房子,然后,各種標準都要配套。接觸的人不同,生活標準也水漲船高。以前,幾百塊一件的衣服就打發自己了,現在看一件幾千塊的,還要掂量一下,是不是太寒酸了。所以,窮也是個動詞。有錢的,沒錢的,有時,都會覺得自己很窮的。
富豪感到窮,因為,越是有錢,越是沒有安全感。不知道,手里的錢,什么時候,就沒了。每天,那么多公司倒閉,那么多股票大跌,說不定,哪次,就輪到自己頭上了。
但不管怎樣,錢,都是可以給予我們安全感的東西。它比什么都可靠,因為在你手里,就是你的,沒有腿,不會走。
以前,一旦和錢扯上關系,就覺得不純潔,羞于把錢掛在嘴上。但現在,可以大大方方地談錢了。比如,你找工作的時候,會問薪水。你想做生意,會算一下它的利潤空間。
生活,除了詩歌,遠方,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樣樣不能少啊。
窮字,成了我們最傷感也最敏感的詞語了,因為到哪都要花錢。吃飯離不開錢,旅行離不開錢,逛街離不開錢。唯一不需要錢,也可以維持的,就是呼吸。但呼吸累了,餓了,還是要花錢。
?
高漲的房價,跌宕起伏的股票,艱難的創業。不管哪條道,都牽動我們敏感的神經,都和金錢掛鉤。窮,已經成了一種狀態。寫在臉上,深入骨髓。
小伙伴說,出去郊游一次,一千多沒了。我算了下,油錢,飯錢,門票錢,幾十幾百的加一起,還真是呢。要想不花錢,只有家里蹲呢。但是,天天呆家里,怎么見識這個大好的世界呢?
有次,對朋友說,我最大的理想,就是三五年后,可以財務自由,不再受窮。小伙伴說:財務自由?在上海,至少要五千萬才算財務自由。然后,算了一筆賬,房子五折,債券股票三折,車每年貶值兩成,五年后剩一個殘存值,現金百分百。我一下子沉默了。
可能,在我眼里的財務自由,只是相對的人身自由而已。比如,有的小伙伴,邊旅行邊寫書,不用朝九晚五,賺的錢可以夠自己所有開支,可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我覺得就是財務自由了。沒有想到,要五千萬,或者五千萬以上,才算財務自由。這個五千萬,要賣多少器官呀?想想就汗顏,還是不做財務自由的夢啦。
其實,每個人都窮。剛生下來,都赤條條的,除了一把嫩骨頭外,什么都沒有。去世時,也只有一把黃土陪伴著孤獨的幽魂了,甚至連土都沒有。
但人出生后,馬上被包裝得千姿百態,有錢的披金戴銀,榮華富貴都不請自來。沒錢的窮困潦倒,面黃肌瘦,弱不禁風。隨著年齡的增長,階級劃分更加明顯,大多數窮孩子自慚形穢,在自怨自艾中沉淪。小部分不安現狀,奮發圖強,爬上了自己想要的高度。有錢的孩子,一部分在自傲中千金散盡,成了“負二代”。一部分把事業做得更好,更加富裕了。
有人說某些富人“窮得只有錢了”,有人說窮人“窮得只有皮包骨頭了”。看來,如果從不同的角度去看人,有錢的沒錢的都窮呢,因為我們永遠都喂不飽自己的欲望,所謂欲壑難填。
其實,人的一生,匆匆幾十年,何必想太多?窮的時候不自卑,富的時候不驕傲,已經很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