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端午節,我有著久遠的回憶與溫暖。在吃穿不愁的今天,孩子們除了端午三天休息假之外,沒有多少期盼和興奮了,而在我兒時的記憶中,盼端午不亞于盼過年!聞著窗外的麥香,我一下子嗅到了童年的時光,想起了我家的老房子,還有養育我們姊妹三個長大的爺爺奶奶……
? “田間少閑月,五月人倍忙”端午節正是三夏大忙季節。收完麥,打完場,大人們總要騰出手來,準備過端午的飯菜!媽媽在幾日前就做好各種漂亮的香包,掛在脖子上,書包上,我開心地撒腿在巷子里奔走炫耀。奶奶將五色線擰成小繩,系在我們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的。端午一大早,勤快的爺爺已將大把的艾草別在大門環上,說是驅蟲,避邪!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吃粽子對于我們北方孩子便是種奢望,但村里家家戶戶會在那天做一頓平日里吃不到的美餐,炊煙裊裊,整條巷子里彌漫著各種飯香!我們三個依靠在灶房門框上,看著奶奶顛著小腳開始忙活著做烙餅,爺爺在灶臺下拉著風箱,不停地往爐膛里塞著新麥桿,火苗一跳一跳地,映紅了爺爺大方臉和雪白的胡須。奶奶手執小鏟子,熟練地翻拍著鍋里的餅子,不多時,夾雜著新麥草柴火香味的餅子一摞摞就碼好了,奶奶總不忘給我們三每人粘上雞蛋,再夾上一筷子土豆絲炒粉條,那個香啊……至今也不曾再有過!看著我們一個個咂吧嘴,爺爺樂了。剛吃完,奶奶就催促我們將準備好的幾分餅子送給東頭婆,老舅……還有麥場里勞作的爸媽……
?按現行的戶籍制度來說,我不是一個農民,可我的心,依然在農村;還有養我長大的爺爺奶奶,始終在我的夢里;如今的端午節,再也不會像兒時那般滿懷期盼;大街上品種繁多的餅子,永遠也吃不出我那散發著麥草香味的烙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