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腦,全稱為流行性乙型腦炎,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病毒性腦炎,多見于免疫力尚不健全的嬰幼兒。
大多數患兒感染了乙腦病毒后只出現一些輕微的癥狀,如發燒和頭痛等;但一部分免疫力較低下的感染者則有可能發生諸如高燒、頸部僵硬、定向障礙、癲癇、痙攣性癱瘓甚至死亡等嚴重癥狀,這部分患者的病死率高達 30%;即使成功救治,也可能會留下嚴重后遺癥。
乙腦的概述~
19世紀70年代,乙腦在日本首先被發現,1935年,日本科學家分離到乙腦的病原體——乙腦病毒,因此它又被稱為“日本腦炎”。乙腦是一種通過蚊子傳播的疾病,幾乎發生在所有亞洲國家,水塘、水稻田等地方中滋生的三帶喙庫蚊是傳播乙腦最常見的蚊種。
乙腦的臨床癥狀~
人類感染乙腦病毒后,潛伏期一般在10-14天左右,這期間感染者沒有什么明顯癥狀。潛伏期后患者發病,進入發病初期(發病的1~3天),此時會出現急性發熱,體溫迅速升至39℃~40℃,并伴有頭痛、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惡心、嘔吐等。接著進入極期,極期的患者通常會出現:高達40℃的高燒,持續1周到數周不等;意識障礙,如神志不清、嗜睡、譫妄、昏迷等,嚴重者意識障礙可持續1月以上;驚厥或抽搐,它主要是由高熱以及腦炎或腦水腫引起的,因此出現這種癥狀的患者提示病情已經十分嚴重了,患者長時間頻繁抽搐可導致發紺或腦缺氧,嚴重者甚至會出現呼吸衰竭、呼吸暫停,進而危及生命。
極期過后便到了恢復期,這一階段患者的體溫逐漸下降,各種癥狀逐漸好轉,但仍然可能伴有持續低熱、多汗、失眠、癡呆、失語、吞咽困難、癲癇樣發作等,一般患者在2周左右就可完全恢復,但重癥者可能需要1~6個月。
乙腦的預后~
由于目前乙腦尚無特效的抗病毒治療藥物,治療手段主要都是對癥及支持治療,因此病情較輕的患者經過及時救治一般都可順利痊愈,但病情較重者病死率可達20%以上,相當一部分還會留下嚴重的后遺癥。
據估計,在全球范圍內,乙腦病毒每年至少造成 50,000 例臨床病例,其中多數為 10歲以下兒童,導致約 10,000 人死亡,另有約 15,000 例病例留有長期的后遺癥。而防治乙腦最重要以及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種乙腦疫苗。
每天學習一點點,做專業壽險規劃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