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讀了22本書,這其中有些書是我早就想讀而沒有時間讀,有些是嫌書太厚而不敢讀,有些則是因為別人推薦而有幸讀到的好書。此外,我還首次嘗試了讀一本英文書??傊?,2016年讀書計劃量少而精,這里我就把我心目中的五佳書寫出。
5《 瘋狂山脈 》?
這本書是恐怖小說家HP·洛夫克拉夫特于1931年寫的長篇恐怖小說。書有點老,也不怎么有名,豆瓣上甚至都沒有該書的條目。劇情主要講述一個科學考察隊去南極科考,偶然間驚醒了地底沉睡的遠古者,并在雪山上發現了上古時代的城市。全書篇幅基本都在營造一種對未知領域的恐懼氛圍,只在最后才側面描寫了恐怖的來源——遠古者。
本書是克蘇魯神話體系中篇幅較長的一本小說。克蘇魯神話我了解的比較少,僅僅看過本書。只是從本書出發,我感覺克蘇魯神話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偏向描寫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而所有試圖探索未知的人的結局不是死亡,就是陷入瘋狂。
4《 槍炮、病菌與鋼鐵 》?
?這本發表于1997年的書的作者是美國作家賈雷德·戴蒙德。作者是美國著名的演化生物學家、生理學家、生物地理學家。從他的這一些列頭銜中我們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偏向于從生理學、地理學方面來解釋人類演化過程的人。在本書中,作者的目的是提供“最近13000年來所有人的簡短歷史”。但是作者顯然不是僅僅復述一遍人類社會演化史,他還以充足的史料和考古證據來解釋了人類社會煙花過程中的幾個特點與趨勢,例如為什么是在歐亞大陸演化出了最發達的農業文明,為什么是歐亞文明最終崛起并征服了其他大陸的文明。本書的一個最大的論調就是地理環境決定了一個文明的演化過程,即文明演化并不是由種族與文化所決定,而是由文明所處的地理環境所決定。
3《 三國志 》?
本書是?西晉陳壽所著,記載了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屬于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本書文筆極為優美,我認為不遜色于《史記》。我想《三國演義》會成為四大名著,以及三國時代會成為中國人最熟悉的一段歷史都與此書有很大關系。此外,我看完此書之最大感慨是:僅僅看張魯傳,歷史之復雜與厚重,老版《三國演義》拍不出,新版《三國》也拍不出。
2《百年孤獨》
馬爾克斯是2014年去世,而我16年才讀到此書,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本書用一種魔幻的方式寫出了拉丁美洲一個家族的百年歷史也寫出了國家的百年歷史。這本書讓我更加相信一切偉大的文學都是寫的民族歷史。此外,書中名字不難記住。
1《臺北人》
記得我在高中時看過一片文章,分析漢語的表達能力為什么不如英語。在那個看到書上寫什么就信什么的年齡,我還真的覺得文章寫得很有道理。后來我喜歡看文言文的文章,覺得文言文的文章最有韻味,可以秒殺現代漢語的情緒表達方式。直到我看到白先勇的文章,我才被徹底顛覆了三觀。什么樣的文章可以讓人既感慨其表達方式又感慨其表達內容,我想這就是《臺北人》吧。同樣是講述大時代的人之命運變遷,《大江大海》和《臺北人》差距不是一般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