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文章源于我的一次偶然的反思,因為我想到,在我開始有投資概念之后,幾乎一直在犯同樣的錯誤,雖然沒有損失資金,但是從“機會成本”的角度來說,錯過眼前的投資機會就是虧錢。
第一次是畢業兩年后的BT幣,具體是2018年12月到2019年3月。2017年工作后到2017年底,BT幣由2000美元漲到了2萬美元,這個時候我在剛適應職場,這個機會不屬于我。但2018年開始我就逐漸接觸這個領域了,并且嘗試性地買了一些幣。然后我經歷了最低的熊市,在2018.12-2019.3這個階段每天都感受到了BT幣的最低價,卻白白錯過了,如果當初買下2w的幣,現在也該有50個w了。
第二次是留學前的英鎊匯率,具體是2020年3月。我關注了整整一年終于等到了一個歷史最低價,當時只有8.3,這一次我只是把自己的資金大概10w換成了英鎊,但是沒有及時多換15w,當時應該第一時間立刻轉錢然后換匯,卻因為有點麻煩就又錯過了這次機會。后面到暑假時我不得不換英鎊時,已經9.4了。否則這一次,我至少能賺2-3萬。雖然不多,但是這次錯失的機會非常可惜。
第三次是美股,具體時間包括2018年沒有買FATAGA, 這就是典型的知道卻沒做。2020年初美股連續多天跌停,這應該是個很好的入場機會,我應該也知道跌停多次肯定是指數投資的好機會。2022年雖然也有熊市,但是我并沒有這么關注,所以不可惜。所以總體上是2018年和2020年這兩個具體節點沒有行動,以及整體上從過去兩三年開始我就相對意識到美股的投資性卻沒有實際行動。
第四次是A股,最近就是2024年3月A股到歷史最低點,到了2600,當時就想著應該立刻入場,但是還是沒有。主要還是沒有意識到這是個關鍵的時刻,再加一點小懶惰。
上面這些錯失的機會都是以旁觀者的角度錯失的,很可惜的原因是當時我自己已經知道那是一個抄底的機會卻沒有行動,或許也可以理解為沒有“真正”意識到這些時刻的行動的價值,我希望這次的反思能讓我意識到自己的一貫問題,要對投資機會保持足夠的敏銳性。
下一步還是要建立好自己投資渠道與項目,對偶有的抄底投資機會要第一時間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