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9
? ? ? 看了這么多大學社團的介紹,似乎每一個部門的生活都是那么充實。但是光鮮的羽毛背后到底是什么?我不得而知。只是看見過太多對大學社團的負面評價。華而不實的東西我不喜歡,但我也迫切渴望大學給我前所未有的磨礪,不單單在學術,更多的在人格,在能力。很多東西可以自己學,但怎樣去學以及某些去學而學不得的東西就需要命運把握者者更多的思考。在這樣一種時刻,我想人是需要沉淀下來的。迷途的誘惑很多,然而我卻總是忘記了別人的忠告。(想回憶起趙新瑜學長說的三條忠告:不要碌碌無為,不要為情所困,卻忘了一條)如果說我至高的夢想是為我所熱愛的祖國做出一點貢獻,那么最好的實踐方式就是成為一個在自己的擅長領域有所建樹的人。或許我的理解還是太狹隘了。不能說有所建樹,而是學會宇宙中的煉金術,打磨好自己罷了。
? ? ? ? 而現在最要緊的便是我的大學應該怎樣度過。重心是學習。下定決心去轉專業吧 ,學習金融。而在大學知識學習之外,我需要大量的讀書,去豐富充盈自己過去貧瘠的思想。同時,我需要有自己的愛好,去學踢踏吧,那種輕快而散發著青春氣息的踢踏聲,那原始的用雙腳來描繪心情的方式,對我來說,是美妙的。而我也不應讓慢跑淡出我的生活。他,會提示我要有一顆初心,不忘記那些年我們跑過的天真而又奮進的歲月,以及那位指路者。關于社交關于人脈,我的性格會為我加分,只不過我需要一顆更開放的心,去容納那些與我不同價值觀的人。而我最大的缺點是粗心,是拖延。所以選擇一兩個不怎么忙的干事部,去鍛煉自己的細心能力。
? ? ? ? 希望我可以不留遺憾的睡去。
2017.09.29
閱兵結束,也意味著最后分離時刻的到來。拍完了合影,教官在前面說著道別的話。大家正被他前一秒的話得想笑,卻猝不及防地撞見了一聲哽咽。只見教官眼一紅,立刻伸手扶住了額頭,千言萬語一下子又吞了回去。他慌亂地整著隊,讓大家散了,但沒有一個人愿走。而先前那一聲突如其來的哽咽,讓我們心頭一緊,喉嚨處一股熱流直往上躥。我們各自平復著情緒,女生拿著紙巾擦著淚水,男生眼瞼處也若隱若現著一圈紅暈。幾名女生最先從隊列中走出來,和教官擁抱,與教官合影。內心是不舍,而面對著鏡頭,他們紅著眼笑的很美很自然——離別固然是惆悵的,但留給彼此更應該是象征對未來美好憧憬的笑容。教官以前笑的像個孩子,率真、爽朗、大氣。今天面對鏡頭,他的笑容多了幾分柔情,像一道冬日陽光下的光束,明亮溫暖而又散發著軍人身上的堅毅。二連的同志們紛紛上來合影,他們開著屬于二連的玩笑,他們不再啊執念于生孩子的教官,而是把他高高地拋了起來,又穩穩地接住。他們笑著鬧著,看的人則在一邊偷偷抹著淚水。我們合了一次又一次的影,不愿離去——時間,時間,你慢些走。
? ? ? 在這樣一個時刻,我看見了二連最真的模樣。在記憶的殿堂路,這是最美的一幅畫卷!
2017.10.02
送走了教官,走在校園中,總覺得少了一點什么,上課沒有教官會不習慣失去別人的看管,走在小路上會不習慣失去了對偶遇教官的期盼。十五天后,習慣了軍訓,習慣了教官的管教,而這時,他們卻回去了。跟在教官后面一起走回寢室的時候,內心是平靜的。那種慢慢走著的場景,如同電影中緩緩變化的慢鏡頭,感嘆著軍訓已結束,沒有離別的大悲,也沒有煎熬結束的大喜,只是因一段涌動的生活落下了帷幕而感到節奏放緩的寧靜。平靜之下,總是暗暗地起伏著不安與惶恐。明天就正式開始讀書。在自己控制自己的大學里,時間會不會如水底的游魚,想抓卻抓不住?先前已有這般感受,那么不再軍訓,又會怎樣?我對于腳踏實地的渴望從未變過,可我又嘗嘗為自己的懶惰,自己對網絡的依賴,對他人的依賴所桎梏。先記住這句話,為不變初心: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2017.10.04
再次回到這片熟悉的土地,美比以往來的更加自然幽遠而純真……喜歡看耄耋老人自在悠閑的抽著煙;喜歡立于小院,享受上可觀天,下可賞花,遠可看山,近可細數檐頭青瓦的平淡;喜歡一轉身就撞見木質雕花的小窗,在欣賞中讓自己也變得同樣細膩;而那最愛走的木頭橋,依舊日日夜夜平靜地躺在那……中秋祭祖,吃飯格為熱鬧。在禮堂前擺上幾十張桌子,一桶桶的飯四散在角落,全村子里的家老少則圍桌而坐,果然應了一句土話:人多就是飯也好吃!
2018.4.13
不清楚真實的標準時,越用力就越讓人覺得可笑。
表面上我大大咧咧、粗心大意。事實上,我講每句話的時候,總擔心會冒犯他人。我總在拼命感知,人們希望聽到什么?如何表達到位?說不出的恐懼,恐懼自己成為別人不喜歡的人。為什么這么需要讓別人喜歡?或許是求生的本能。
看完《皮囊》,想著蔡崇達也一定讀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吧!總是有那么多的感悟,像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刺得心傷痕累累。可是怎么也停不下來,越痛就越是要去觸碰。不敢給自己一點空閑的時間,不敢與自己獨處,仿佛只有忙碌才可以填充自己,而明明無時無刻都在空虛之中。
看完《皮囊》,想著蔡崇達也一定讀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吧!總是有那么多的感悟,像一把把鋒利的小刀,刺得心傷痕累累。可是怎么也停不下來,越痛就越是要去觸碰。不敢給自己一點空閑的時間,不敢與自己獨處,仿佛只有忙碌才可以填充自己,而明明無時無刻都在空虛之中。這也是我們這一代人的迷惘,甚至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有過之而無不及。直面內心不是一件易事,而這個世界上太多事情可以麻痹我們的神經,剝奪我們的思想。他的小說很現實,真的是毫不留情地打破心底防線,痛苦到讓我迫不及待地想去解決這些心理矛盾。
2018.06.12
20歲,是離開你們的第一年,是遇見你們的第一年。
去年今日,十八周歲,是"滿天星"的密語,是在新房里放肆而不知疲倦地大笑。牽著我遠方的思念是你們,細若游絲的思念另一頭連接著的是醒目的真命題:陪伴你的人帶著你的依戀終將遠去,我們不斷學會的是與新的同行者一起,走向各自的朝圣,然后再次分離,循環往復。
20歲,來到這里,遇見了不同的人,經歷了更多的事。被打擊了,不知道是麻木了,還是更清醒了。在本質上,人與人有什么太大差別?但當本質具象化,所呈現的各種各樣不同的性格,又是千奇百怪。這些惹怒我的,使我黯然失色的,令我感激涕零的,令我欣喜若狂的人,哪一個不是某一瞬間的自己?我曾和銘在夜里漫談,我說《罪與罰》里的索妮婭是我讀過的書里最喜歡的一個女性角色。她是那么不完整,從肉體上來說,她是純潔的對立面,但是她那瘦削的肩膀上身上透出來的那種純潔、善良,在她所經受的一切苦難的對比下,仿佛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我是那么的喜歡她,甚至一度想成為她,但我是我,我不會成為任何人。有段時間,我很難受,我執著地拿自己的準則衡量別人,生著悶氣,更氣自己沒有以前樂觀,沒有以前善良,愛拿著別人傷害自己的無形武器去傷害別人…不斷成長理性教會我們去保護自己,讓自己強大,才能在這個社會中生存下去。沒有錯,可是追求這個過程中的人,有時讓我感到一絲絲的冷漠、虛偽與陌生。這種感受是暫時的,我很慶幸這時有人給我灌心靈雞湯,教我如何處理這些矛盾。人要活的現實一點。可是,現實的人那么多,缺我一個嗎?不缺,但是現實才是打敗現實的唯一武器。20歲最簡單的心愿,就是做好自己該做的,然后去做自己喜歡的。這兩件事又有多難?可說不準。一天二十四小時,我揮霍著,我珍惜著,都不會變。我只是不會選擇——答案是只有時間才會告訴我們的事。
不要再說這么沉重的事了。每個人的祝福都很令我感動,令我感動到今天上會計課都不困了。這個巧玲,我的女人,就是需要我用一大段一大段的話來表現一下彼此的愛。哈哈,我偏不。那這就不是我們之間的友誼的風格了。僅以P1獻給我親愛的不會做視頻還給我做了視頻的巧玲。還有為什么小女人祝我生日快樂還要撒我狗糧,有女朋友了不起嗎?我的銘啊(不對,是J哥的了),我在努力哦,我再也不會把所有事情都往自己身上攬啦。還有老愛損我的室友,老讓我操心的BGT,對你們真是"愛恨交織"啊。還有所以所有為我送上生日祝福的人,我都要說一聲謝謝,畢竟我在你們的生命的本就寶貴的時光里至少占去了一秒打字的時間,很感謝你們給我了這一秒。
晚上在夢詩的朋友圈里,當了一回小仙女。謝謝夢詩,帶領我從不顧形象的男人般的女人的形象漸漸走向一名女性的應該有的形象。雖然我還是喜歡穿的隨意一點。(???)人(???)
小學是真的純,初中大概是沒有形象的,高中,糙……不管怎么,我以前好瘦!
2018.07.24
第一份感動:看到一千多人的隊伍浩浩湯湯從遠方走來,他們眼里閃著的光,也點亮了我眼中的光——從未覺得人和人之間可以是這么相似,因為我們都是中國人啊!
第二份感動:在校區的文體館,四至十幾歲不等的孩子,身軀還是那么稚嫩,打起武術來卻是精神抖擻。不再只是電視劇里xue人的鏡頭,呈現在眼前的是每日每夜苦練的真功夫,那劍在舞動時發出的噼噼啪啪的聲響,甚是清越好聽。被他們認真排練的模樣吸引著,不知不覺就紅了眼眶——大概就是"少年當自強"吧!再瘦小的人也可以有偉岸的身軀,平凡之人的努力像滴水穿石,總有一刻透過磐石發出那清越聲響。相比之下,我的暑假過得真是頹廢。
第三份感動:
第四份感動:真的很有幸,蹭完了國博展覽,還能在晚上和香港青年一起觀看"最憶是杭州"的匯演。
今晚的月亮,不圓,但很亮,鱗片般的云朵促成一塊聚集在天的另一邊,與遠處的山,湖邊的樹,近處的水交相輝映。這一景致還算上別有風味,只是讓人感到十分舒坦,而直至演出開始,才讓人漸漸意識到這樣的布局讓今晚的演出更為震撼。
2018.08.18
在武義生活二十年,也算是記憶中第一次爬上壺山。上山路上歡脫地上小唱小跳。山路兩旁黑漆漆一片,大家互相調侃著要求講鬼故事助興。即使臉爬的通紅通紅,也不必擔心被人看見,自有夜色做遮掩。臉上的、胸前的細密的汗滴很快匯聚成豆大的汗水,直淌個不停,卻叫人只覺得酣暢淋漓。運動是快樂的,爬山是快樂的,和快樂的人爬山就更快樂了。
? ? ? ? 2018.12.06
看見這些孩子,會忍不住想到自己家里的橙子。我嘗嘗能從一歲的橙子的眼里看見憤怒、悲傷、快樂,有時他的眼里還會閃著狡黠的光。但那一刻,當我與同一個房間的孩子四目相對——靦腆的笑容下一雙閃著純凈光芒的眼睛,透著不帶任何防備的好奇,突然讓人覺得有一絲心碎。
2019.8.3
我不是一個很喜歡熱鬧的人。雖然和我的好朋友在一起的時候我很喜歡鬧騰,但是我更喜歡自己一個人的世界,尤其是那種自己一個人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的卻又不覺得虛度歲月的感覺。我最想要的是一個人,一間房,滿足最基本上的生活需求,幾本書,然后一個可以自由行動的日子,去看看最熟悉不過的街道,在不想有人來打擾的時候就沒有人來打擾。如果可以,這樣的生活就挺好的。但是一個在塵世里的人,怎么可能拋卻自己的虛榮心以及其他一些感情?就好像放棄考研,意味著不僅僅是更小的工作機會,也許會有別人的歧視,尤其是當這份歧視來自于曾經對你抱有過殷切期望的人,或者是那些原本就看不起你的人,那些把你當成強大競爭對手的人。但是我一想到繼續讀研,讀下去,浪費兩年的時間備考不說,就算考到了一個好的學校那這一階段也就功成名就讀出來了我又會真的過得快樂嗎?我不是那種主動自覺的人,就算我想主動自覺,對于一件我可能不喜歡的事,我也堅持不下去。那就是被人推著走吧,被競爭對手,被導師。因為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而放棄自己想做的,還是無盡的焦慮。
我會如此遇見是因為我上大學以后的變化。記得以前有一次生病了,我說怕麻煩父母,不想讓他們來接我,CM說很心疼,也很無奈我的這種想法。現在的我也不認可這種行為,但是我覺得現在的我更加的惡心,好像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覺得我自己被很多別的東西占據了太久。很多時候父母簡單的一句話都會讓我變得煩躁。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學經濟學是可以讓人變得理性的,經濟學里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倡自私,你懂我的意思了嗎?我就覺得因為周圍的環境,心有點大,但是做的事沒幾件是真正沉下來。然后突然有一天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而這么做很有可能是因為周圍的人都告訴你甚至無數人也是這么做的:你最好的選擇就是這樣,你來到這個學校你肯定心有不甘,不要埋沒自己,多參加比賽,多拿證書,去考上一個好的研究生等等。所以那么痛苦但還是一往直前。
我最想要的是一個人,一間房,滿足最基本上的生活需求,幾本書,然后一個可以自由行動的日子,去看看最熟悉不過的街道,在不想有人來打擾的時候就沒有人來打擾。如果可以,這樣的生活就挺好的。但是一個在塵世里的人,怎么可能拋卻自己的虛榮心以及其他一些感情?就好像放棄考研,意味著不僅僅是更小的工作機會,也許會有別人的歧視,尤其是當這份歧視來自于曾經對你抱有過殷切期望的人,或者是那些原本就看不起你的人,那些把你當成強大競爭對手的人。但是我一想到繼續讀研,讀下去,浪費兩年的時間備考不說,就算考到了一個好的學校那這一階段也就功成名就讀出來了我又會真的過得快樂嗎?我不是那種主動自覺的人,就算我想主動自覺,對于一件我可能不喜歡的事,我也堅持不下去。那就是被人推著走吧,被競爭對手,被導師。因為不得不去做的事情而放棄自己想做的,還是無盡的焦慮。
我會如此遇見是因為我上大學以后的變化。記得以前有一次生病了,我說怕麻煩父母,不想讓他們來接我,CM說很心疼,也很無奈我的這種想法。現在的我也不認可這種行為,但是我覺得現在的我更加的惡心,好像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我覺得我自己被很多別的東西占據了太久。很多時候父母簡單的一句話都會讓我變得煩躁。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學經濟學是可以讓人變得理性的,經濟學里理性經濟人假設提倡自私,你懂我的意思了嗎?我就覺得因為周圍的環境,心有點大,但是做的事沒幾件是真正沉下來。然后突然有一天發現不是自己想要的,而這么做很有可能是因為周圍的人都告訴你甚至無數人也是這么做的:你最好的選擇就是這樣,你來到這個學校你肯定心有不甘,不要埋沒自己,多參加比賽,多拿證書,去考上一個好的研究生等等。所以那么痛苦但還是一往直前。”
我的身體里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想擁抱偉大,一個想擁抱平凡,于是活成了現在這個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