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盛會繼續進行。
本來這次會議還有賀宇馳總師參加的,但賀總師太忙,另外他認為要培養新人,讓小李來大場合鍛煉鍛煉,所以李大慶跟程啟航來參加這個中國航空史上非常重要的會議。
“諸位前輩,大家好,我是啟航集團的李大慶,下面我來給大家做升力風扇的報告。” 小李不負眾望,侃侃而談,“前面程總說了,飛行器的垂直起降一定要借鑒飛機的成功之處。也就是產生垂直起飛的升力裝置既能產生升力,又能把小推力轉換成大升力,一定要把它設計成個省力的升力工具。那么航空史上符合條件的航空技術就排除了噴氣類發動機,旋翼風扇類成為主角。”
小李走到大屏幕跟前,輕觸屏幕,出現一架飛行的直升機。
“大家都知道,直升機是最早的垂直起降飛行器,很實用,那垂直起降飛機是不是可利用直升機的旋翼呢?”小李點擊屏幕,直升機畫面暫停,清楚地顯示出四片長長的槳葉,再點擊播放,這四片槳葉旋轉掃出一個巨大的圓形范圍,“大家看,直升機旋翼的尺寸是很難與飛機融合設計的,這就是我們為什么選擇風扇的原因。”
小李繼續講解,輕觸屏幕,調出風扇的圖片。小李拖動圖片,與直升機旋翼比較:“風扇葉片密集,面積利用效率高,所以尺寸就可以小些,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歷史上應用升力風扇的垂直起降飛機也沒有成功,這是為什么呢?”
小李結合屏幕圖片為大家講解,從葉片的線速度不均和葉片間距不均兩方面入手,通過講解和計算,把風扇的效率低下展示給大家。在與大家交流中,各位專家對小李的分層計算傳統風扇的效率很是贊同,這樣把風扇的問題看得清清楚楚。沒想到啟航集團這個航空界的后起之秀竟然把旋翼風扇技術鉆研得如此細微,真是長江水后浪推前浪。
小李調出早期的XV-5風扇式垂直起降驗證機:“所以,歷史上的風扇式垂直起降飛機很難成功也就不難理解了。”
“如果風扇沒有深加工,都是這樣簡單重復的應用,那么只能做簡單的飛行器。”小李調出了現在的無人機圖片,又調出了飛行摩托圖片,“或飛行摩托,在一定高度兜兜風,僅此而已。”
小李劃動屏幕,出現一架飛機:“風扇要應用到飛機上,實現飛機的垂直起降,就必須對風扇進行改進,提高它的工作效率,增大升力。”
小李認真講解嵌套升力風扇的葉片是如何分層嵌套在一起的,每層風扇環葉片外緣如何保持線速度一致呀,升力和省力原理呀,結構布局呀,注意事項等等。通過三維顯示器的三維圖形模擬展示和計算,大家知道了效率是如何提高的,對嵌套升力風扇有了更詳細的了解。
“程總說了,機翼不僅是個升力產生的工具,還是個省力工具。”小李說道,“風扇的葉片就像飛機的機翼,所以只要調整好風扇葉片合適的安裝角,嵌套升力風扇就成為省力工具,能把發動機的小推力轉換成更大的升力。”
工作人員分一些嵌套升力風扇模型給大家進行觀摩,接通開關,低速時能清楚看到風扇每層葉片旋轉情況,高速時風扇就在支架上懸浮起來。
“風扇不同層級間反轉能減輕風扇整體對支架的扭力,這樣風扇對飛機的影響較小。”李大慶介紹著,“大家看,小小的電池產生的電力就能風扇模型飛起來,這說明了嵌套升力風扇具有實用價值。”
李大慶來到大屏幕前點出了機械式風扇和電驅式風扇。
“飛機的動力是發動機給的,怎么傳輸能量是個關鍵。機械傳動能量動力足,但對于多個風扇時傳動系統會很復雜,傳動效率降低。現代的電動技術迅猛發展為電能和機械能量的轉換提供了條件,并且電能傳輸也利于多個風扇的應用,所以提倡嵌套升力風扇采用電驅形式,它更能設計出多層葉片嵌套,提高效率。”小李輕觸屏幕,出現太陽能材料,“另外,太陽能技術的發展,以后的飛機表面盡可能多采用太陽能發電涂層,為飛機的飛行提供額外的能量,延長飛行時間。”
小李還介紹了其它的升力風扇,包括正在研制的撲翼升力風扇,并與大家溝通交流,讓大家對升力風扇應用到飛機的垂直起降上增強了信心。
寬平市啟航集團,忙碌了一天,天色漸暗,夜幕降臨,公司安靜了下來。保安副隊長老徐今天不值晚班,下午下班后覺得肚子空嘮嘮的,跟老婆撒了個謊“今晚加班”后,哼著小曲,蹬上自行車來到了客運站后面的“筯道面館”。不是因為他們的老總程啟航愛吃拉面他也來,而就是喜歡這拉面味道,還有這消費的經濟實惠。一碗十元左右的拉面,一小碟幾元的小菜,一小碟葷菜也就十來元,二兩白酒再加兩瓶啤酒,二三十元,吃得挺好。
“來啦,徐大隊。”老板娘熱情相迎,“還是正常面嗎?來碗紅燒的吧?”
“哎,正常的,正常的,我們要艱苦樸素呀。”
“得了,為你兒子攢錢吧?正常的一碗!”老板娘喊了一嗓子后把兩碟小菜和兩瓶啤酒端到老徐桌上,二兩白酒給老徐滿上。
幾口白酒下肚后,老徐開始紅光滿面,話匣也打開了:“咱就那么個孩子,能不為孩子著想嗎?能不為他攢錢嗎?誰都一樣啊。”
“哎,別咱咱咱的,是你兒子。”老板娘笑道,“想攢錢還出來喝酒,又是背著你老婆出來的吧?”
“這,這不胃,胃虧酒的老毛病又犯了。”老徐端起杯子又喝了一口,咂吧砸吧嘴,“老板娘,你倒是雇個漂亮妹子當服務員啊,你在忙前忙后的也太辛苦了啊?”
“你個老酒鬼,原來還是個色鬼,漂亮妹子都去做銷售,坐辦公室,誰到這小店受苦呀。”老板娘說道,“有漂亮妹子,你才舍得來碗紅燒牛肉面啊?”
“嘿嘿嘿…”
老板娘端著熱氣騰騰的拉面放到老徐面前,指了指墻上電視,這時正在播放中國反諜紀錄片《較量無聲》,說:“別喝多了啊,小心有間諜綁架你。”
“嘿,就憑咱這五八操捉那小毛賊沒問題,來一個捉一個,來兩個捉一對…”
“又吹了,您的面上來了,慢慢吃啊。”老板娘招呼別的客人去了。
老徐看電視,吃著面,兩瓶啤酒也嗞拉下肚,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喝完了老徐精神抖擻,心想,安全是大事,自己還是回公司溜達溜達,一是跟老板娘吹牛了,二是跑跑酒味,醒醒酒,回家也好交待。于是他出來準備騎自行車走。
“哎呀,徐大隊,喝酒了,就別騎了,抓你酒駕。”老板娘在后面說道。
“這是自行車,別看嘴笨了,咱腿可沒打彪,心里有數。”
老徐蹬上車子,奔向公司。還未騎到公司大門,覺得小腹很飽,于是在公司院墻外的綠化帶邊上放水。完事剛要走,忽然發現墻外的行道樹上有人。
“干什么的,下來。”老徐借著酒勁,嗓門挺大。
“掏鳥蛋的。”那個人從樹上順了下來。
老徐一聽,這人,就不學點好的:“掏什么鳥蛋,不知道愛護小鳥嗎?趕緊走。”
老徐推著自行車哼哼唧唧地來到公司大門口,今晚門衛是小趙和小周。
“哎喲,老徐,你怎么來了?”小趙問道。
“我不放心,來看看。”老徐說道,“那邊有個掏鳥蛋的小子讓我給轟跑了,黑天瞎火的掏什么鳥蛋呀?”
小周一聽,覺得不對勁:“老徐呀,現在都什么時候了?小鳥抱窩還能出飛,還能養活呀?”
“對呀!”老徐酒醒了一半,“是不對勁啊。”
于是老徐報告給值班的保衛科長,他們來到剛才的樹下,小周年輕,身手不凡,嗖嗖地爬了上去,把鳥窩扒了下來,大家一看,小鳥孵著鳥蛋還真像,只不過都是些模型,大家不解。不過,肯定有問題,于是報告給了國安部門。安全局的工作人員來到后,又從啟航集團附近的樹上找到了些同樣的鳥窩模型,他們把這些模型全都拿回去研究了。
第二天,楊工來到了國安局駐寬平市辦事處,宋科長接待了楊工。
“楊總來了,坐坐。” 宋科長連忙讓座。
“宋科長,聽說你們辛苦了一晚上。”楊工說道。
宋科長笑道:“不辛苦,呵呵。你們為國家研制國之重器才是真正的辛苦。你看看這些。”
宋科長指了指桌子上的鳥窩小鳥等。
“哈哈,做得挺像啊!”楊工很驚奇,“這是干什么用的?”
“這都是多少年前的間諜偵測手段了,但他們還是屢試不爽。” 宋科長說道,“這窩鳥主要有三種偵測方式,兩種偵測聲音,一種偵測電信號。”
宋科長拿起鳥窩,指著探出的一根木棍說:“這是最古老的聲音偵聽設備,也是最先進的,它能定向聽出很遠距離的聲音,在電子電路的幫助下把雜音過濾,通過智能方式找出自己需要的聲音。”
宋科長又拿起這只小鳥,指著鳥眼睛說:“這個小鳥也是聲音偵聽設備,不過,它不是直接偵聽聲波,而是通過鳥眼睛發射激光打在我們的墻上或玻璃上,然后再接收。由于我們說話時墻和玻璃實際上都在微微振動,所以這小鳥就把這個振動電信號還原成聲音信號,再經過智能處理,就成為他們需要的內容了。”
楊工雖然見多識廣,但這些間諜手段還是頭一次聽說:“這也太神了。”
“還有更神的,你都想不到。”宋科長把那幾個鳥蛋拿起來,“你看,這是電磁信號偵測收集器,里面密布了天線和算法器,能把你們的電腦輸出信號還原成三原色再合成圖像。”
楊工恍然大悟:“我們的內部電腦都是與外界隔離的,但有些信息還是被外界所知,我就很納悶,原來是這么回事。”
“呵呵,不過,由于信號強度和其它原因,這種電磁偵測有時還不完全還原圖像,所以他們只能從中探知個大概,而不是全面的。” 宋科長說道,“西方的間諜活動猖獗,有時他們的情報很準確,但西方政客和被洗腦的民眾骨子里就有股傲氣和反智行為,根本不相信我們發展這么先進,所以趁這個機會我們抓緊時間發展我們的科技。”
楊工凝視了一會說:“看樣我們得全面升級安防措施了。”
北京的會議繼續進行。今天主要是江工做垂直起降飛機結構布局的報告。
“我們產生升力的工具有了,如何布局這些升力結構也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江工輕觸屏幕,出現英國鷂式、蘇聯雅克和美國F35B,“由于機身空間寸土寸金,把升力工具布局到機身是不合適的,垂直起降時穩定性也差。”
江工點擊屏幕,出現常規布局、鴨式布局、無尾布局、三翼面布局和飛翼布局等飛機。
“我們看,嵌套升力風扇不能安裝在機身中,那么只能安裝在機翼中。”江工一點屏幕,這些類型的飛機機翼上頓時出現一個個圓形鏤空,安裝上了圓圓的風扇,“我們看常規布局飛機,明顯機翼結構嚴重破壞,垂直起降升力平衡也不容易布局。鴨式布局或無尾布局升力風扇安裝數量也受限,升力平衡中心嚴重靠后,起降時也不穩定。飛翼布局就是飛行太慢了,占空間也大,也不適合。所以,垂直起降升力氣動布局要重新設計。”
大家靜靜等待江工下文,只見江工點擊屏幕,出現一架沒有機翼的機身。
“大家想,如果把風扇排布在機身兩側對稱式分布,那么垂直起降時升力平衡中心就比較適中,起降飛行時就比較穩定了。” 江工再點擊屏幕,機身兩旁各排布了一列風扇,“那么上面的哪種氣動布局與之適合呢?”
只見江工把鴨式布局拖放到前面放大展現在大屏幕中。
“如果我們把鴨翼與后面主翼之間的空隙填滿,就可以安裝這些升力風扇了。”江工點擊屏幕,鴨翼與主翼融合成一體,再一點擊,一個個風扇在機身兩側對稱地安裝在新形成的機翼中了,“實際上就是把鴨式布局的鴨翼和主翼變成翼身融合的連體翼了,所以在垂直起降時代就不需要大展弦比的那種常規布局了,這種連體翼身融合布局能兼顧低中高速飛行。”
江工拖動三維鼠標,在大家面前的三維顯示器中頓時出現了垂直起降飛機逼真的三維圖像,真是令人驚奇。江工控制圖像,垂直起降飛機機翼上的風扇罩打開,露出升力風扇。
“飛機高速平飛時升力風扇就得遮罩起來,減小飛行阻力。”江工通過三維鼠標點擊,大家發現有兩種不同的升力風扇罩,“風扇罩有兩種,一種是百葉窗式風扇罩,另一種是推拉門式風扇罩,后者可完全顯露嵌套升力風扇。”
江工詳細給大家講解兩種風扇罩的用處,大家基本上對采用嵌套升力風扇的垂直起降飛機有個了解。江工回到大屏幕前,點擊屏幕,出現垂直起降戰機、垂直起降運輸機和轟炸機、垂直起降客機的圖片。
“我們看,垂直起降戰機可采用翼身融合的中單翼,而運輸機、轟炸機和客機最好采用上單翼。”江工控制三維顯示器,出現大型垂直起降飛機圖像,“這種連體翼身融合布局采用上單翼機體牢固,機翼在上也不會遮擋機艙向外的視線,同時,機身低,靠自身的門梯,人可直接下機。”
在江工給大家講解的同時,工作人員把相關的飛機模型發給大家,江工在給大家介紹的同時還提出了大型垂直起降飛機起落架的改進設想,如四點式起落架的嘗試。大家在下面議論紛紛,與江工交流互動,原來的飛機制造模式要推翻重新開始設計,簡直難以想象。
陳副總經理擺擺手:“我知道大船難掉頭,但總是要改變的,再難也要上,中國要做吃螃蟹的第一人。既能垂直起降,又能高速飛行是我們永遠的追求目標,升力風扇在飛行汽車和小型飛機垂直起降已經取得進展,應用到大型飛機上也就是時間問題,大家要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