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立秋來的早。立秋第二日,傍晚陪女兒在院子里玩,颯颯涼風呼啦啦迎面而來,吹的高大梧桐樹的大葉子嘩嘩作響,整個人忽然就清涼了下來。果然涼風有信,如期而至。
看到有朋友說,在秋歷第一頁寫下:絲瓜熟。想起前幾日看到一戶人家的墻頭掛著碧綠修長的絲瓜,果然是最應景的時令蔬菜。
今日特地買回兩個絲瓜,去皮,切絲,放生姜蒜末同炒,才在鍋里翻攪了三四下,就熟透了。放入鹽、五香粉、生抽,攪勻,就出鍋了。
午飯是自己做的薄軟的面片,拌入炒的酸酸的西紅柿醬,加上清爽滑糯的絲瓜,就是一盤美味的家常面。女兒沒有吃過絲瓜,夾了一筷子嘗嘗,說:挺好吃。于是小半碗絲瓜就進入她的盤子。
絲瓜皮也沒丟,放入杯子,開水泡半個小時,就是一杯清甜蔥翠的絲瓜茶水。
大文豪蘇東坡寫下人生十六樂事,其中就有:清溪淺水行舟,月下東鄰吹簫。
一年有四季,四季有二十四節氣,每個節氣有三侯,無論身體還是心靈,對季節變化有敏銳的感觸,并踐行到實際行動上,這就是季節感。
春日稍暖就惦念著杏花會開,白玉蘭的香氣能把人熏醉。也知道夏日清晨木槿花會開,清晨四點一過鳥兒就會鳴叫。傍晚睡蓮會合上,合歡樹的葉子也會閉起來。端午節要掛菖蒲,懸艾草。中秋節宜賞桂花,吃蘋果。
院子中的廣玉蘭從五月開到七月,凌霄花從六月開到八月,海棠花謝了就結出青色的海棠果,國槐開出纖細花朵,在七月艷陽中簌簌落下……這些陪伴在你身邊的生發、流轉與變換,你要看到它,感受它。
女兒三歲時有一次周五接她放學。牽她小小的手走入小區院子后,她忽然仰起花朵一般的臉龐,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媽媽,回家后我要趴在窗臺上,看一看小月亮,浪漫一下再睡覺。我不要像其他小朋友一樣,光知道睡覺,都不知道浪漫”。小小人兒綿密的思緒當時逗得我噗嗤笑出聲來。從來沒有人教過這樣的話給她,小小生命對自然卻有著獨特細膩的感受。后來,女兒又像田地里的莊稼一樣一年年長大,她又說過很多有趣的話。但這句話一直深深鐫刻在我心底。
夏日走過爬滿爬山虎的墻壁,爬山虎的葉子比我的手掌還要大,我看到它的小小觸角吸附在墻壁上,生嫩的像小嬰兒。我走過綠葉滿蔭的槐樹下,看到它在陽光中投下美麗的樹影,抬頭看到金色陽光在樹葉間閃耀,聽枝葉在風中嘩嘩搖曳。我停駐樹下,不忍離去……
一個對四時萬物和季節變換有著敏銳感觸的人,他的心不會狹隘,不會蒼白,不會無聊。他的心靈永遠是豐富而遼闊的。
青梅煮酒(任亞莉),IFA國際芳療師,愛植物,愛閱讀,運芳香,我寫作是為了光陰流逝使我心安。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