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天是香港回歸祖國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二十周年的特別日子,意義重大。
作為一個出生在大陸小城市的偏僻小農村里面的我,對這二十年有特別的感觸,對香港也有一種特別的情結。這二十年來的變化,歷歷在目。
1997年,九歲的我,在上小學三年級。這一年的七月一日,我們本來應該在家歡度暑假的,但是學校把我們學生召集在操場上,并且在操場上放了一臺電視機,那時候的電視很小,黑白電視。
我們排好隊,唱完國歌,升完五星紅旗,就各自搬個椅子列隊坐在操場上。學校用電視給我們播放香港回歸祖國的情景,記憶中是從這個時候,對香港有了印象。但那個時候香港對于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星星,可望而不可即!
我家的家庭條件還算可以,在那個時候的農村已經住上紅磚房了,家里也有電視機,但電視機只能收三四個臺。
香港回歸祖國沒多久,熒屏上經常可以看到很多香港的電視劇。比如說港版的(射雕英雄傳)(天龍八部),暑假的晚上天天追(射雕英雄傳)。村里其他家沒有電視機的,經常晚上來我家看電視劇。
那個時候最喜歡的明星就是劉德華了,又帥又年輕,天天看不夠啊!還有黃日華。
上四五年級的時候,老師也有教過我們一些愛國的歌曲,像張瑞敏的(我的中國心)(我是中國人)等,他是居住在香港的中國人。
那個年代,對香港所有的記憶,都來自電視。香港的電視劇,明星,歌曲,香港的繁榮。
一直居住在窮山窮水的我,對香港別提有多向往。如果有朝一日可以去香港,那該有多好啊!
后來上初中,高中,一直住校,很少看電視劇了,這期間對香港的記憶是模糊的,偶爾暑假會在家看一些娛樂新聞,經常會有一些新生代的港臺明明星,像TWINS啊。
那十來年里,比較流行外出打工。很多比我年長的哥哥姐姐們,都去廣東一代工作掙錢,并且回來會說那么幾句粵語。
而且那幾年,中國經濟發展得特別快。大家吃穿住,都不再像以前一樣節約了。家家戶戶都有彩電,可以收看四十來個電視臺。每家也都有了電話,后來是手機,都紛紛住上樓房了,而且室內都有鋪地板磚,墻面粉刷得白白的。城鄉流動比較快,城鄉差異漸漸縮小。大家也都時常買新衣服穿,越來越時尚了。
從學校出來以后,我也出來廣東這邊工作了,對外面的精彩世界特別向往!
也經常有面對一些香港的客戶,不過都是在網上交流,感覺好新鮮很好奇。也有些香港人過來這邊工作的,他們特別有素養。
很多大哥大姐姐專門去香港那邊,買回來很多護膚品,黃金,及電子產品,像手機,電腦啊!還有些當了媽媽的專程去香港買奶粉,都說香港的東西便宜且質量好。也經常可以從一些朋友的空間里,看到他們去香港游玩拍的照片。
那個時候就常常在想,如果我什么時候也能去香港轉轉該多好啊!
后來做會展業務工作,經常會接觸到一些香港的客戶,以及一些香港的展會。很多香港的企業都會參加內地的展會,經常會和他們電話溝通。他們說話特別有禮貌,普通話都帶有濃濃粵語的味道,聽他們說普通話感覺有些別扭。
出于對香港的向往,自己也特意辦了港澳通行證。一三年的時候剛好有接到香港的展會,就一個人去香港會展中心跟單。第一次去香港,內心有些激動又有些忐忑。因為是自己一個人去,沒有人帶路,語言又不精通。不過好在一切都比較順利。
香港那邊的供應商及主辦方服務態度都很好,整個展位的搭建及開展過程都比較順利,雖然其間有出現一些小問題,但都用普通話溝通,及時地幫我們解決了。
這個展會有很多的外國人參加,展會上所有的文字都是英文的。他們參加這個展會主要是面對國外的客戶。
有和一些香港的民工聊天,驚奇地發現,他們白天在香港工作,晚上回去深圳住。只因香港的房價太高,租房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所以只能一天往返穿梭于香港和深圳之間。
兩天的工作結束了,自己終于可以抽出一些時間去香港好好逛逛。
會展中心位于景致迷人,聞名中外的維多利亞港,很多人在這一帶游玩觀景,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中國大典亦在此舉行,它的背后有很多的高樓大廈。
香港的紙幣很漂亮的,特別是十塊錢的,畫面像彩虹一樣,所以自己有收藏幾個十塊錢的,香港還有五百塊的紙幣呢,小驚喜!硬幣的種類也比較多,五角的,二元的,五元的,其中五角的顏色最漂亮。
坐完地鐵手里找了一把硬幣,地鐵內部裝修的色彩也十分鮮明,很吸引人,人流量很大!晚上有很多游客坐船觀光,也有很多人坐二層巴士瀏覽香港的夜景。
我有專門去文化中心轉一圈,文化中心外形猶如回力刀,流線形的屋脊簡約優雅,圍著建筑物程三角形空間的上蓋柱廊,與建筑物本身和諧融合,夜幕下的文化中心特別漂亮,值得一看。附近很多金碧輝煌的樓盤,特別繁華,夜晚深處其中,有種紙醉金迷的感覺。
后來又去人潮擁擠的旺角逛了一圈,櫛次鱗比的建筑,古老的街道,小巧精致的店鋪,燈火通明的街市,傳統的餅店,小吃店,服裝店,手表店,應有盡有,很古老但又很有味道和特色。
本地居民居多,基本上都是講粵語的。這里屬于香港的老區,交通十分便利,人流店鋪密集,勤勞的本地人,很多通宵營業。值得一提的是,這里人流量太多,初來乍到很容易迷失方向。
想體驗一下香港夜晚,于是,就在附近的賓館住下。五六百塊一個晚上,大概十四平方的房間。只能說香港真是寸土寸金啊。不過好在里面基本的設備都齊全。晚上打開電視,看著TVB的電視劇,還是那些熟悉的明星飾演的,才真正地感覺到原來自己身處香港,不是在做夢、
十幾年來,心里一直有一個想去香港看看的種子在發芽,今天終于結果 。一切都好像那么遠,又那么近,那么不可思議。身臨其境原來是這種感覺啊!夢想成真,終于可以釋然了。
第二天早晨醒來,又在附近體驗了一下早市,吃點心,喝早茶。一家很小的店面,里面裝修的十分精致,燈光畫面都很傳統又很有味道。叉燒包,牛雜,肉丸,非常好吃,現在還一直懷念那個味道。
之后也有去香港出差,但是已經沒有第一次去的那種感覺了。最近這兩年關于香港的記憶比較少了,好像不是特別感興趣了,喜新厭舊才是人的本性嘛。
前年徐崢導演的(港囧)有特意去看,演員有我喜歡的趙薇和杜鵑,影片講述了主角們到香港去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內容是和初戀有關的,主要是想回憶下自己的青春才去觀看的,但整個劇情不是特別吸引我。它的反響也沒有(泰囧 )那么好 !
現在很多人黃金周都不像以前一樣,去香港瘋狂購物,買買買。最近比較流行海購,很多同學都節假日去日本,新馬泰旅游購物。
最近幾年香港的旅游業以及商業,影視業都沒有昔日的繁榮和風采了,很多香港的明星都到大陸尋求發展,香港也沒有像以前那么吸引內地人了。
或許是現在大陸發展得比較快,我們家前年也在縣城有了房子,從內心深處感覺到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主要是交通也便利了,高鐵的開通,去香港也很方便,它在人們心中已經沒有以前那么神秘了。
不管如何,都希望未來的中國會發展得越來越好,香港也是。希望以后香港和大陸交流更密切,不論是文化(學校)上,還是經濟(工作)上。讓我們一起期待祖國的明天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