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破不立,今年我就破了一個例,沒出門兒,臥床不起,嗯,基本沒立起來過。
我可能是比較喜歡劈柴干革命這種活兒的,畢竟,搞破壞這種事情,我與生俱來。大姨媽每次見到我就念叨,從小就是個不省心的孩子,她帶過的孩子那么多,就我最麻煩,出生在寒冬臘月,還屎尿特別多,害得她在結冰的小河溝里給我洗尿布;上學前班時,爸爸給我做了個小板凳,歡天喜地的帶到學校,第一天就把板凳給座塌了;整理舊物,筆記本都有一籮筐,沒有一本是寫完的,新開封一本筆記本時都是開始一段新歷程,可沒有一段歷程是走到盡頭的。
有很多零食的話,你是從你最愛的開始吃還是從你最不愛的開始,把最愛的留下來,慢慢吃?我曾經是把最愛的留下來,留到最后,有計劃的,一點一點的吃,每天一丟丟,簡直是一種享受。可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開始從最喜歡的開始,肆無忌憚的滿足自己,慢慢地,我就沒有什么愛吃的東西了。
有人說,從最喜歡的開始吃還是把最喜歡的留到最后,代表了兩種性格。這樣推測,我的性格直接翻了個180度,也是蠻能造疼的。
如果把兩種經歷的愉悅程度打分的話,先吃并沒有后吃的愉悅程度高。后吃,有守護的過程,有美好的期待;先吃,除卻享樂和滿足欲外,還有點兒破壞的愉悅在里面,就是把泡泡戳破的愉悅,以及泡泡破滅后的失落。你喜歡吃這個東西是吧,那就給你死命吃一直吃到你不喜歡為止。
有人說過,我是一個不太擅長維護關系的人;這話講的沒錯兒,家里這條狗是我抱回來的,但它跟我走的不近,s先生在家,它絕對不跟著我的腳跑來跑去,它能smell到我的detachment;內心深處來講,關系對我來說是負擔,經營和維護一段關系要耗費掉很多能量,關系太深,會有危機感,無法承受歡樂的宴會散場后巨大的失落感,那么,干脆就不要有聚會吧。就像蛇會蛻皮一樣,無意識之中,我也進化出來一種,把關系慢慢淡掉甚至搞事情拗斷的能力。
十多年前,w小姐苦惱的端著臉,說,阿麥,我好像除了會讀書,沒有任何技能,好失敗!w小姐讀過很多書,也有過驚天動地的故事,迄今,她還是覺得自己好失敗。我曾經以為自己很會讀書,前天在車上,想到自己都要換駕照了,卻連一天車都沒開過,啞然失笑,我那是會讀書啊,只是會考試而已,讀過那么多書,到現在還記得住的還能應用的有多少?
靜坐思己過,死不悔改。
任性并不是什么好事兒,至少對我來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