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的授課是超乎我的想象!
提議家庭早教的初衷就是覺得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第一點知識別的老師可以教會,但知識之外的感受體驗、關系體驗、挫折體驗(父母的關注度不在自己身上、父母對別的小孩的親撫行為,被同伴各種碰撞搶拿等)、以及無言語行為的攝取(每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的不同,眼神、音色、音調等,都會被小朋友們關注到)。
除此之外第二點家長的學習我覺得是最有收獲的,父母是沒有任何技能證書就上崗了,而家庭早教、喂食環節,會讓我們看到彼此的不同之處,彼此的優勢之處,就可以悄悄的學習啦,這樣1+1就媛媛大于2了。
最后是孩子們的一些“特點”的調整。對于一張白紙般的孩子,沒有對錯之分,但是我們可以教以正確的或者更適合社會的行為習慣。比如湯圓的【去麥穗家各種翻找吃的,拿來直接吃。這里昨晚和爸爸反思,首先是我自己沒有覺得是不應該的,反而有一點湯圓不怕生,在哪都像自己家的感覺。是爸爸說這個行為是不好的行為,如果在別人家亂翻、或者沒有詢問主人就吃人家的東西,這都是不好的習慣】這一點我很認可,我也覺得是我首先沒有分自己家和別人家, 在湯圓翻找來吃的, 也沒有詢問直接打開給湯圓或者拿開。
兩位老師要幫助我和湯圓把這個不好的習慣調整,首先亂翻的行為,其次是吃東西前要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