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1得到直播-劉潤直播:在未來,如何順趨勢而行?你必須了解的5大商業趨勢

20181011得到直播-劉潤直播:在未來,如何順趨勢而行?你必須了解的5大商業趨勢

2018-10-11劉潤《在未來,如何順趨勢而行?》
鏈接:https://pan.baidu.com/s/1fGbW-OK9zGesVgup8RNsLA 提取碼:3o54

直播講什么?

你必須了解的5大商業趨勢:
1)流量洗牌:
過去的流量在線下,現在的流量在線上。
如何做到找到客戶,精準獲取流量?

2)技術突襲:
人工智能、區塊鏈、基因編輯……
如何在技術發展中判斷下一個的風口?

3)人口巨變:
未來15年,中國的人口結構會發生劇變
它會對你所在的行業造成多大的影響?

4)新零售:
新零售就是更高效率的零售,
你還能從哪些環節突破效率約束?

5)新制造:
馬云提出了“新制造”,
這對制造業的顛覆還是鞏固?

主持人:大家好,歡迎來到得到直播間,今天的這場直播是《5分鐘商學院》的畢業典禮。我是《5分鐘商學院》的主編,今天非常榮幸我們請到了中國最貴的商業顧問劉潤老師,他是前微軟戰略合作總監,也是海爾、百度等大型企業的戰略顧問,他還是暢銷書作家。

不久前,他的《新零售》剛一上市,就在中新書店躍升到銷量第二,第一是誰呢?是赫拉利的那本《今日簡史》。直播很精彩,請你聽到最后。

現在也歡迎你點擊屏幕右上角把這場直播分享給你的朋友,讓他們也有機會拿到我手里的這本書,也讓你身邊一直想讀商學院,但沒有機會讀商學院的朋友,來聽聽我們這場商學院的畢業典禮。

剛才介紹了這些非常有身份、有光環的劉潤老師的抬頭,但這其實都不是他最介意的,他最介意的是得到的身份,他是第一個把商科知識搬到得到的老師。2016年9月《5分鐘商學院》上面,兩年以后的現在,兩季商學院結束,我們世界上最大的商學院就錯落成。這兩門課相當于兩門沉甸甸的壓艙石,把得到的商學院課碼齊了放在這兒。

第二,他是非常注重課程的老師,現在市面上所有的付費課程課表都是模仿我們的《5分鐘商學院》。

第三個第一,就是劉潤老師是第一個在得到做直播的老師,自劉潤老師以后,直播也成為了我們得到的固定欄目。

為什么劉潤老師更注重他在得到的這三個第一的抬頭呢?是因為劉潤老師說我們這里有28萬用戶,而且相信以后這個數字還會更多,這個全世界最大的商學院一定會成為世界上更大的商學院。

好,今天的這場畢業直播因為非常重要,所以和劉潤老師也是反復地打磨,反復地討論我們講什么。今天你將會聽到什么呢?今天劉潤老師會從五個商業趨勢來幫你重新理解你這兩年所學到的兩季600多節課程。分別是:流量洗牌、技術突襲、人口劇變、新零售和新制造。

如果你是老用戶,不妨趁此復習一下,如果你是新用戶,這場直播你就更加不得不聽了,因為你今天聽完他的這五條線索,提綱挈領再去寫這600多節課一定是事半功倍。

如果今天參加直播的人數足夠多,羅胖老師也會來和大家見面,直播馬上開始,我希望你把這場精彩的直播分享出去。好,有請劉潤老師!

劉潤:每天5分鐘,解決一個商業問題,歡迎收聽劉潤《5分鐘商學院》直播版。

首先我很道歉,我今天戴著圍巾來做這場直播,并不是為了配后面的顏色,而是最近有一點點感冒。我最近做了一件事,不知道你們國慶假期是怎么過的,你們去度假了嗎?還是在城市的周邊玩了玩,還是在上海、北京在城市里面?

我在這個國慶假期去了一個比較特殊的地方,我去爬了一座山,這座山是在青海省崗什卡的雪山,5000米,這是我人生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登山。

我今天特別想與大家分享這個雪山的一點點經歷,也是跟商業,跟我們學習的內容特別有關系。

很多人覺得爬行有什么了不起的?你高一點,我也高一點,你走得快一點,我也走得快一點。但是那座雪山非常不容易,我們帶了很多的裝備,因為要在真的雪地里爬行,所以我們帶了一種裝備叫冰爪,就是綁在鞋上的鐵爪,讓你抓住很厚的冰。

我們還帶了一個東西叫安全帶,綁在身上,為了防止你下墜到冰洞里去。還有一個裝備叫手杖,手杖的目的是什么呢?不是你去走上海的佘山、北京的香山,用手杖撐下來。不是,它可以降低人身體25%的消耗,都是通過手杖完成的。我們還帶了專業的登山背包,因為你真正的負重不是在肩上,而是在腰上。還帶了很多很多的裝備。

所以我深刻地感受到工具的重要性,深刻感受到技術裝備的重要性,你的體能再強,如果沒有這些裝備,你幾乎不可能登上5000米的雪山,在雪山上有高原反應等等東西。所以你如果僅僅憑自己的毅力,僅僅憑我身體好,我的毅力強,你要想登山那種雪山,幾乎是沒有可能性的。

所以如何能真正借助工具和裝備,才能實現一些真正了不起的夢想?在你們家的小區溜彎不需要裝備,但是如果爬一個5000米的雪山,你就需要一個真正高效的裝備。

回想這兩年多的時間,確實不容易,我們為大家交付了600多件商業的兵器,我希望這600多件商業兵器能夠成為大家去登你們心中的那座山的幫助你們實現夢想的工具。

所以今天我想花時間談一談,把這600多件工具幫助大家做梳理,因為實在太多了,今天沒有辦法一條一條講,但是我想用五條線索。我跟產品經理、跟主編商量的時候,我在想我們用五條對未來趨勢判斷的線索重新歸納一下我們到底講了什么,如何在未來的商業世界里獲得更大成功的可能性,去借助我們學習的內容。

所以今天要講的是五個趨勢,什么叫趨勢?趨勢是正在發生的未來,如果是很久遠的未來,可能對我們今天的商業沒有特別大的幫助,沒有特別大的影響。我們談正在發生的未來。

為什么要談這件事情呢?是因為只有那些正在發生的改變,才會帶來商業世界的結構性的變化,這個結構性的變化是給了一些還沒有處于優勢地位的,比如說你,比如說你身邊的某一個人,比如說你的公司,才會給我們這樣的公司帶來一個機會,否則永遠是大者恒大,強者恒強。只有趨勢發生變化時,我們才有翻身的機會,才有彎道超車的機會。

所以,到底什么叫趨勢會給我們帶來翻身的機會呢?就是那些結構性的變化,過去大家用這個工具,今天大家用那個了,過去成功的人沒有意識到,你意識到了,于是你就有機會迅速獲得優先的位置,等他發生變化的時候,你已經占據很好的位置了。

但是趨勢這個概念,我特別慎重來談,是因為我在前年的時候寫過一本書,到目前為止還比較勤奮,一共寫了十本書,都挺暢銷。我的目標之一是希望有一天能夠著作等身。

我寫了一本《趨勢紅利》的書,很多人說你今天再來講講趨勢,很多人希望你再講趨勢的時候說昨天講的我聽過了,今天再講一個,怎么跟昨天一樣?如果每天都變,那就不是趨勢了,而是沖動。

所以我今天大概分享五個東西,從第一點開始,我們稱之為流量如水。為什么要談這一點?什么叫流量如水?我先作一個簡單的解釋,這個概念可以串起我們在《5分鐘商學院》里面很多的知識點和概念。

什么叫流量如水?我們說今天的商業世界基本只有兩種生意,我特別希望我們的《5分鐘商學院》的同學或者得到更多的同學能夠意識到,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生意。一種生意叫做產品生意,一種生意叫做流量生意。一種人拿著產品尋找用戶,叫產品生意,還有一種是拿著用戶尋找產品的,這種叫做流量生意。

比如說你今天在某一個商業區里面租一個門面開服裝店,把服裝店的店鋪租給的人,我們稱之為商業地產,商業地產是做什么生意?他做的是流量生意,他其實是把某一個旺鋪,某一個人聚集比較大的地方的小地段租給你,我們稱之為把流量賣給你,這叫流量生意。

所以今天為什么很多人談零售、新零售,互聯網,電商各種各樣的概念,本質趨勢就是不斷發生變化,這個改變就是流量正在被重構,而且還在被重構,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所以,我特別希望大家能夠意識到在未來兩三年,三五年之內依然會高度變化的趨勢,就是流量依然如水一樣正在被重構。

既然是畢業典禮,在今天的時候我也稍微談一點點自己。我自己剛才總結了一下我自己的商業生涯,我經歷過幾次比較重要的流量如水一樣的紅利的改變。

第一次改變是在2006年的時候,也許有的同學知道,那時候我還在微軟工作,我是1999—2013年一直在微軟工作,我離開時的最后一個職位是戰略總監。

其實我從2013年開始就一直在網上寫文章,2013年我意識到有些人開始在互聯網上通過博客,今天聽起來非常古老的東西,實際上在2013年非常新的一個東西,我寫博客寫了三年的時間。

我寫了一篇文章是一個出租車司機一個月能賺8000塊錢,他是如何做生意的,這個文章被很多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拼命報道,中央電視臺沖到我家里采訪,說到底這個人是真的還是假的,我當時拒絕了采訪,因為它跟我主要的工作沒有關系,但是給我帶來了巨大的認知。

多年之后很多人提到說你就是劉潤,你就是當年那個出租車司機,我不是出租車司機,我是寫那篇文章的人,這篇文章給我帶來了巨大的認知和流量。

之后做很多事情,就變得非常便捷。所以在早期互聯網流量發生巨大變化的時候,如果你能抓住它,當然抓住時間也很漫長,花了三年的時間,因為機緣巧合就獲得了紅利。

所以這個時候,用戶去哪里,你就應該去哪里。

第二次享受紅利應該是在2013年,2013年5月我正式從微軟離職,做自己的管理咨詢公司,主要是幫助大型企業理解移動互聯網給這個時代帶來的變化,也是幫助在座的各位理解商業世界變化一樣。

但是在做《5分鐘商學院》之前,我主要是幫助一些比較大型的企業,比如說恒基這樣的地產公司等等。在2013年我持續在微博里,那時候大家已經不怎么用博客了。

我在微博上寫了一系列我對于互聯網轉型、對商業變化、對這個時代理解的文章。到2013年12月份的時候,我記得特別清楚,我有一篇文章被一個很著名的企業家看到,流量在那個地方被重新聚集了。

在過去只有發表在報紙電視上才能被看到的東西,在微博上被一個很著名的企業家看到了,那個企業家就把這篇文章分享給他的集團,集團戰略部有一天在微博上給我留言說我們集團看了你的文章之后,覺得深受啟發,

我們特別想邀請你到我們公司來跟我們聊一聊,你看是不是可以,如果可以的話,請你盡快聯系我。署名是海爾公司的集團戰略部,我當時覺得是騙子,但是我還是跟他聯系了。

聯系之后,果然是海爾集團的占部,于是我飛到海爾,從2013年開始就作為海爾的集團戰略顧問。然后就開始慢慢做了中遠、百度等很多公司的集團戰略顧問,我的戰略顧問的生涯也是從流量的紅利開始的。

第三次流量紅利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就是今年,我是一個70后,我生于1970之后的年份,具體哪一年就不透露了。70后跟現在90后打交道角有一個非常大的障礙,因為90后不看微信不看微博,看抖音。

所以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又重新抓住這一撥的流量紅利,記住,用戶在哪,我們就應該去哪。這是一個巨大的趨勢,抓住這個趨勢。

我雖然長得很不像抖音上的網紅,但是還是堅持發了一點點抖音的內容,現在已經有69萬多的粉絲。我希望通過自己一點點的事例告訴大家,在今天這個變革的時代,用戶正在重新匯集,如水一樣在你的頭頂上,在這個互聯網的世界里在到處重新匯集。

還有一些新的流量的聚集方式,比如說僅僅成立了三年,你可以想象嗎?有一家公司叫做拼多多。今天在消費升級的時候,很多人說拼多多是消費降級。我真的到拼多多上去買了東西,我買了一雙球鞋,多少錢呢?可能你不相信,18塊4毛,寄到我手上,還是包郵。

后來我還不甘心,我又去買了一個藍牙耳機,你知道藍牙耳機賣多少錢嗎?3塊5毛錢人民幣,而且還包郵,我就不能想象是怎么做的。但是它的條件是什么?

一定要拼團,一定要兩個人,我又不好意思把這個藍牙耳機的鏈接發到朋友圈,我還特地注冊了另外一個拼多多賬戶,我跟我自己拼了團。如果我說我要倆,他肯定不賣我,因為他需要的是流量。

后來兩個耳機我都收到了,一個白的,一個黑的,各一個,本來介紹里面寫這個耳機是不能打電話的,只能聽音樂,后來發現騙人,不但可以聽音樂,還可以打電話,它的目的就是不想你買這么便宜,因為它就可以這么便宜。

我特別希望每一位《5分鐘商學院》的學員能夠重新理解我們在《5分鐘商學院》里面講的基礎篇和實戰篇的很多知識,但是我希望你用一條主線串起這些知識。這條主線就是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商業模式,一個是做產品,一個是做流量。

一個商業模式是把產品賣給用戶,一個商業模式是把用戶賣回去給產品,你到底是做什么的?如果你是做把用戶賣給產品的,你要知道用戶正在被重新洗牌,被重新分配,我們要重新理解用戶在哪里,我們就要去哪里。

這是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第一條主線。

第二條主線,我想分享的也是一個重要的趨勢,我們稱之為技術如山,技術如刀正在割掉我們曾經很多冗余的商業嘗試。

我想用五個字母幫助你做一個小結,一切商業的進步只有一個方向,我們經常講這句話,如果你聽《5分鐘商學院》,你會經常聽到我講這句話,叫做一切商業只有一個方向,就是效率,奔向更高效率的方向,商業只會往更高效的方向去走。

什么意思呢?科技是提高效率的幾乎是不二的法門,今天我們講講科技會給商業帶來的重大變化,就是我們所說的,正在發生的未來,也是一個趨勢。

用五個字母來總結,ABCDE。第一個字母,A,什么是A?A就是AI,或者人工智能。當然很多人不稱之為人工智能,把它稱之為機器智能。

當今天人工智能已經下贏中國或者韓國的圍棋高手的時候,人工智能已經可以給餐廳打電話預定座位的時候,當人工智能可以識別人臉做很多事情的時候,我們相信未來工作的效率會大大提升。只有取代了人,商業的效率才會提高。

AI這個東西我就不用花太多的時間來講了,我希望大家已經明白AI對我們產生的改變和影響是什么。

第二個B,就是區塊鏈。區塊鏈我在得到直播間里面專門做過一次直播,花了將近兩個小時來講區塊鏈到底是什么。

但是關于區塊鏈這個大的趨勢,我特別想說,當然也有很多的群和論壇邀請我去作區塊鏈的演講,我基本上都拒絕了。為什么?

是因為我們認為區塊鏈這個大趨勢是對人類發生重大改變的東西,但是今天很多做區塊鏈的創業項目,其實離區塊鏈已經很遠了,離集資融資走得更近。

真正的區塊鏈,我們認為它其實是一項能夠改變人類的技術,但是遠沒有今天很多人想象的那么強大。區塊鏈可能更多是一個可信任的第三方去人類化的技術的賬簿,區塊鏈能夠做的是產生信任的主體,希望你在未來一段時間認真關注區塊鏈。

C是什么呢?就是云,我在2013年正式離開微軟的時候,微軟的股價當時是30的美元,很多同學可能都知道,我是1999年12月20號那天加入微軟的,我加入那天微軟股價多少錢呢?

119.125美元,什么概念?那一天創造了史上市值最高的公司。因為微軟是發期權的,有一天微軟股價大于這個差價的時候,如果真的漲到200美元,我能賺一大筆錢。

可是自從我加入微軟那一天開始,微軟股價再也沒回去過,第二年的3月份跌到80多美元,6月份跌到60多美元,我一直心懷愧疚。后來2006年6月份開始拆股,一直到我離開微軟,微軟的股價一直在30美元左右徘徊。

但是今天你們看微軟,很多人覺得微軟好像已經落后于這個時代了,微軟的股價多少錢呢?大概是100多美元,當然這兩天美國股市有一個重大的波動,但是它最高已經超過了100美元,靠什么?

靠的就是云計算。我們相信在未來大量的計算不是在你的辦公室里發生的,大量的計算不是在你的機房里面發生的,不是在電信運營商里面發生的,而是在一個統一的云計算里面發生的。所以這個東西對未來是一個巨大的改變。

第四個東西,D,data,大數據。我家里有一輛車停在車位上幾乎不開,我即使是在上海也特別喜歡用打車軟件,因為你還可以操作手機,提高工作效率。我那輛幾乎從來不開的車,你知道嗎?

我一年要交好幾千塊錢的保費,大概五千人民幣的保費給保險公司,你覺得合理嗎?我覺得不合理,我覺得我放在那的車如果一天不開,我一塊錢的保費都不應該交,我只應該交停車費。只有把車開出去才應該交保險費,我就是這么認為的。

但是為什么我要交那么多保費?是因為別人不知道,我們認為未來的保險費應該怎么交?什么人應該交保險費交得多?

就是那種開車開得多的人應該交得多,未來的保費應該用公里數來交,我們相信未來的保險費是這么交的。可是今天為什么不可以?因為沒有數據,但是一旦掌握數據之后,這件事就可行了。

今天很多大型的車企在車子預裝的時候,裝了一個小的盒子,我們稱之為OBD,這個設備裝進去之后它會監測你的行車數據,比如說你踩剎車的時候有沒有踩油門,踩了你肯定是在漂移。

你對數據一旦掌握了之后,就知道哪些人是菜鳥,哪些人是高手。如果按公里交保費的話,打左轉向燈往右轉就應該多交保費。

有一天我買的那輛車的車企給我打電話說你過去找哪家公司買保險?我說某某,比如說我買的車是大眾的,他說你找我們大眾買保險吧,過去你是五千,以后你找我買,兩千塊。

我當然愿意了,為什么是兩千呢?因為你開車少,你行車習慣好。我把這個好消息告訴我的好朋友,我說趕快,上海大眾搞活動了,一輛車的保險費交兩千塊了,我朋友特別高興,于是他也去找上海大眾,上海大眾接到電話說,你要在我這兒買保險也可以,多少錢呢?

兩千塊不行,你要買一萬二,我的朋友特別惱火,為什么我買一萬二?因為你的行車習慣不好,你經常漂移。我朋友說我不買不行嗎?他去找他之前買的保險公司,結果那家保險公司發現好多人都跑到上海大眾、奔馳、寶馬去了,而留下的客戶出險率越來越高,最后沒辦法,只好開始提高保費,從五千提高到六千,六千提高到八千,最后好的客戶都會流走,因為車企掌握了數據。

這件事情我們相信未來大型的保險公司都是車企開的,而不再是第三方保險公司開的,這就是數據的威力。

第五個,E,就是能源。今天的新能源車,不管你是關心賈躍亭的FF,還是特斯拉,新能源車將會越來越流行。甚至我們看漢能等等機構開始做新能源墻,新能源也會對未來的商業世界產生一個改變。

我們今天講了流量如水,正在你的頭頂被重新分配,如果你是產品,你要跟新的流量方合作,跟微信合作、跟抖音合作,跟羅輯思維合作。如果你是流量,你要找到最大的流量來源,用戶在哪里,你就應該去哪里。

第二部分,我們講了ABCDE五個概念,我們先到這邊,接著理解未來的三個趨勢。謝謝大家!

主持人:你現在看到的是劉潤《5分鐘商學院》的結業直播,剛才劉潤老師講了今天五大趨勢主題的前兩個,新進到直播間的用戶聽到的這場直播將講五大趨勢,分別是流量洗牌、技術突襲、人口劇變、新零售、新制造。

聽老師這么一講,你們腦子里是不是把流量和技術相關的內容都聯系起來了呢?關于流量你是不是想起來我們講過的用戶、渠道、需求等相關模塊呢?其實你會發現我們《5分鐘商學院》第二季實戰篇課程體系非常完備,這四個模塊相信大家都已經爛熟于心了。

其實你會發現整個商業的基本邏輯都是這樣的,你的用戶到底是誰,怎么通過產品滿足用戶,產品生產出來了,怎么去賺錢,你賺到了錢怎么分,怎么建設你的團隊。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商業問題,其實你生活在這個商業世界,都不可避免的要思考這些問題。

舉個例子,這些大大小小的問題在第二季的單元模塊里都能被解決。比如說在打磨產品模塊里,劉潤老師會教你如何找到用戶的真正需求,如何設計構思產品的形態,如何落地生產進行迭代,以至于怎么維護運營,怎么去定價,怎么去構建你的會員體系,劉潤老師恨不得湊在你的耳邊告訴你一步一步該怎么往下走,你真是想失敗都難。你遇到的所有商業難題在這個里面都能找到答案。

我為什么這么敢肯定的說呢?我要向大家爆一個小料,為什么劉潤老師的課程體系這么完備,這么面面俱到,還能這么詳盡,細節還做得這么好?我作為主編收到了劉潤老師給我發來的課報,我一看是一個3兆大的Excel表格,

我為什么這么敢肯定的說呢?我要向大家爆一個小料,為什么劉潤老師的課程體系這么完備,這么面面俱到,還能這么詳盡,細節還做得這么好?我作為主編收到了劉潤老師給我發來的課報,我一看是一個3兆大的Excel表格,

我說這里面是不是有圖片,沒有,這里面有好多小表格,都是劉潤老師為第二季所收集到的三千多個問題,這些問題從線上到線下,從線下私董會的問詢,身邊高管民企管理層以及員工,不同身份人的問詢,

以及線上他在各個社交平臺、各個媒體網絡收集到的人們關注度最高、最棘手的商業難題,他都收集整理到了這個表格里,以及他有大量的備注和資料。所以這個沒有圖片的表格居然有3兆之大,而且他反反復復來來回回迭代了21版。

我知道他在其中一定付出了很多的心血,所以第二季實戰篇就是從怎么解決你遇到的真實商業問題出發,你遇到的沒遇到的商業問題,都能在這里找到答案。

有些人說我又不做產品,我不需要賣什么東西,為什么學你的商業課呢?你這么想就錯了,我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劉潤老師經常會說這么一句話,未來世界會分兩種人,一種是對懂商業套路,有完整的商業兵器庫。

另一種人就是不懂,就是誤打誤撞,也許輸贏,可能是憑運氣。在未來肯定是有兵器庫、有套路的人,對沒有兵器庫沒有套路的人進行降維打擊。

舉一個我身邊的例子,因為我是今年剛畢業,但是我在得到已經工作一年了,我在前幾個月校招季的時候,聽到我的師弟師妹們在群里討論今年的互聯網名企這么難進。

他們問消費場景是什么,用戶邏輯是什么,支付手段是什么,我們根本不懂,學校里沒有教過這些。

學校里確實不會講這些,但是工作需要你知道這些,所以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我并不是說你學了《5分鐘商學院》就能進名企,或者是說《5分鐘商學院》僅僅讓你通過面試就怎能動性。

而是說在商業社會,你如果不懂基本的商業知識,你真的就落后于人了。我把我《5分鐘商學院》的課表發到群里,師弟師妹們一看,這不就是我們應該看的嗎,這不就是筆試面試的題了嗎?如果在未來你沒有掌握這些知識,你就會被追著打。

好,剛才我看到留言區有很多人都在說《5分鐘商學院》確實是應該早早學習,而且確實它是一門非常經典的商業課。

好,剛才我看到留言區有很多人都在說《5分鐘商學院》確實是應該早早學習,而且確實它是一門非常經典的商業課。

對,我也這么覺得,像這樣經典的商業課你早知道一天,早受益一點,我希望你不要后悔說我當時怎么沒有早早學?

我相信一句話,遲早要干的事,聰明人早干不晚干。如果你現在想提前成為那個聰明人,點擊屏幕右下角劉潤老師的頭像加入我們的《5分鐘商學院》第二季。

我看到很多同學在問《5分鐘商學院》有沒有第三季,劉潤老師以后還會不會繼續講課呢?劉潤老師一直沒有給大家明確的答復,他想保持一個神秘感。這個謎底就請我們得到團隊的二叔來為大家揭曉,請二叔帶來這個好消息。

二叔:大家好,我們知道明天是《5分鐘商學院》第二季的結業之日,可能很多人會傷感。但是我今天要給大家帶來一個好消息,雖然前兩季結束了,但是,潤總的線下大課卻還是剛剛開始。潤總決定在11月18日上海要舉辦兩季的線下畢業大課,所以這是我們今天的一個非常好的消息。

線下大課,我總結起來,核心有三個關鍵詞。第一個關鍵詞叫稀缺性,凡是關注過潤總線下大課的話都知道,我們潤總每一堂課其實都是在三城市同時開放,比如說北、上、深三個城市,每一堂課都在三個城市分別上。

但是這次的線下畢業大課并不是三城同時,只有一場,11月18號只在上海開放。所以,充滿了稀缺性,不像以前北京的朋友、深圳的朋友可以在當地上,本次畢業大課只有一場。

第二個關鍵詞,就是完備性,潤總這次11月18號的畢業大課,他自己總結將會給大家推出一個叫做商業認知之樹。把這600多個內容變成這棵的樹的樹葉、花朵和果實,完整地呈現給你,是一個完備性。

舉一個形象的例子,你過去學了每一個600個細節,但是在畢業大課上,潤總將帶領所有同學站在上帝視角來審視這棵商業認知大樹,它是一個完整的完備的認知的商業地圖。

第三個特點,就是首發。如果曾經買過潤總線下大課的同學一定知道,在今年潤總一共十幾場線下大課當中,其實每一場大課,我們到最后臨近開課前十天半個月,我們都是在排號狀態。

我們的座位有限,一般來說提前半個月、一個月就已經售謦了,很多同學買不到票,到我們這里掛上號,說一旦有退票第一個給到我。如果有人退票夠多,到你的號就可以接上。

今天為了向所有的《5分鐘商學院》給一個福利的話,今天看直播的同學,你會第一個來搶到11月18號線下畢業大課的名額。

這個名額如果你是兩個人,如果你能湊到兩個同學一起去的話,我們還有兩人的折扣價,這也是我們得到做線下大課特別典型的一個訴求,不是說兩人便宜為了多賣,就是希望能夠兩個人一起去學習,這樣的話還能相互交流。

所以說這就是我今天跟大家說的好消息,雖然潤總線上的《5分鐘商學院》大課結束了,但是線下的畢業大課剛剛開始。

11月18號,上海,僅此一場,潤總會把商業認知之樹完備地交付給大家。大家可以點擊右下角抓緊鎖定席位。好了,我把好消息就通報到這兒,下面繼續有請潤總。

劉潤:下面我接著與大家分享今天說的五個趨勢的后面三個。剛才我講到一個詞,這個詞我特別喜歡,上帝視角和操盤手視角。

什么概念呢?很多人是創業者,創業者擁有一種視角叫操盤手視角,我看待世界的時候,從我的立場、角度和我正在做的事出發,我看到底還能做點什么。這叫操盤手視角,有一個非常大的好處,就是他能夠腳踏實地,我們說叫接地氣。

但是操盤手有一個特別大的問題,他看不到全局,當他看不到全局時他就很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但這個世界上還有一些人我們稱之為上帝視角,他俯視整個商業世界,知道這個地方堵車,我們不要去了,那個地方倒了一棵樹,當他用上帝視角看這個商業世界,知道哪里好走,哪里不好走。但是上帝經常不參與。

兩季《5分鐘商學院》第一季叫基礎篇,第二季叫實戰篇,基礎篇我特別希望大家培養一種上帝視角,站在旁觀者俯視的角度,看明白所有事的基礎規律。

第二季叫實戰篇,就是操盤手視角,我不管那么多,我這一步怎么走出去,這叫操盤手視角。我特別喜歡學過兩季《5分鐘商學院》的學員,變成一個有上帝視角的操盤手,這是我希望《5分鐘商學院》學員最終修煉出來的境界。

理解了這個概念之后,下面我們接著講后面三個比較大的趨勢。第一個趨勢聽上去有點扎心,剛才我們叫流量如水,技術如刀,下面這個叫做人口如山。

我已經講了很多次,但怎么強調都不為過,在未來可預見的時間,中國甚至全世界的人口結構都進發生改變。

如果讀過第一季為《5分鐘商學院》的同學還記得,我們在2016年的10月份就講過一節課,叫做人口撫養比,中國的人口撫養比正在從9比5變成5比9,中國人口正在從9億人養活5億人,變成5億人養9億人。

這是個數字,意味著什么?我們不再多花時間解釋這個概念了,你可以去《5分鐘商學院》2016年基礎篇聽這堂課,認認真真理解人口結構的變化。

我特別希望你培養一種上帝視角,就在前段時間南京大學一個專家發表過這么一個言論,他說未來要交生育基金,就是你在40歲之前如果沒養孩子,你先交一筆錢給國家,等你生了錢把孩子退給你。

如果你到60歲還沒生,國家再把錢退給你。這個只是提案,但是一樣在互聯網上被罵死了,說單身還有錯嗎?說今天的專家怎么成了這個樣子?

各位,如果你真的有上帝視角,希望你理性,生育基金有沒有道理?從商業的角度來說,生育基金幾乎是必然會實施的,只不過未來它會換一個名字,不是說單身就要交錢。

反過來說是不是你會高興一點,你生兩個我多給你一點錢,你高不高興。但是你要明白,這個本質是一模一樣的,是一個差異化的對待,因為人口真的變得越來越少。

比如說如果有很多同學去日本的話,你會發現日本開出租車的人都是老頭老太太,我去看到老太太下出租車幫我拎行李我都不好意思。

到超市里面去,賣東西的服務員也都是老頭老太太,這意味著未來在中國,你的孩子、你自己要明白一個道理,未來越來越多本來是年輕人在干的事情,最終都由老年人來干,這就是趨勢。

舉個例子,為了今天的直播,我特地從上海飛到北京,來到羅輯思維的辦公室。我注意到飛機上的空姐都是年輕漂亮的女孩子,但是你要明白,再往后的5年、10年、20年,在中國未來空姐總體年齡會越來越大。

我們去美國的時候,你發現在美國,那都不叫空姐,都是空嫂,再大一點空奶、空爺,為什么?因為年輕人怎么可以去做空姐、空少呢?因為年輕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年輕人應該去研究AI、研究人工智能,應該做商業。

當然他們還可以做空姐,后來航空公司的成本急劇上升,他們不招年輕人的,只招老年人。所以未來你如果打算讓你的孩子讀空姐這個專業的話,今天我建議你要必須慎重考慮,因為未來這個專業可能招的人越來越少,或者招之后,找到工作的難度也會越來越大。意味著本來由年輕人干的行業,會由老年人來干。

包括收銀員、呼叫中心、售貨員,包括出租車司機,滴滴專車,包括快遞員,所有行業都會由老年人承擔。未來老年人退休的年齡也會因此不斷地推后。

所以當你有一個上帝視角來看待中國人口結構變化的時候,你再來看未來的商業世界,你甚至對于未來孩子的培養都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看法。

我會建議你在未來應該讓孩子學習一些有創造力的東西,這才不會被科技所取代,而科技真正取代的是重復工作,我們會讓孩子學編程。我特別建議每一個孩子,不管喜歡文還是理,我特別建議你應該學編程,因為未來就像未來多一門語言。

第三個重大趨勢的變化,就是人口如山,人口結構正在發生巨大的改變。當5億人養9億人的時候,你想每一個人創造的社會價值必須要翻倍,怎么才能翻倍?你必須極大的利用科技才能你的商業效率。

所有靠人力成本支撐的商業,都必須要算一筆賬,我建議如果你是創始人,如果你是財務人員,我建議你把公司的財務報表拿出來,中間所有跟人力相關的成本拿出來,

直接乘以3,什么叫人力成本?工資、獎金、社會保險、旅游的福利乘以3,放回財務報表,你還賺不賺錢?如果不賺錢,這件事情必然會發生一個巨大的改變。

這是我們說的第三點,可能有點扎心,但是你一定要充分認識到,我們今天可能遇到經濟的寒冬,股市也在暴跌。

但是你要明白,我們的孩子可能挑戰更大,我們必須要為他們做好充分的準備,我們必須要研究商業效率,要研究方法論,研究技術,研究工具,研究邏輯。

第四點,還有兩個重大的趨勢,如果理解了前面這三個東西之后,后面兩個趨勢就比較理解了,我們把它一起講,我們稱之為新零售和新制造。

還記得我說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商業模式嗎,一種是拿著產品找用戶,一種是拿著用戶找產品。

如果你理解了這兩個的邏輯的話,你就明白為什么互聯網實在,馬云、雷軍等等,剛才拿的這本書《新零售》,就是講零售的邏輯實什么。

為什么馬云、雷軍2015年大量談新零售這個概念,2016年新零售已經變成中國很廣泛的概念了。

就在前段時間馬云說新零售快過去了,我們談新制造了,其實這兩個邏輯是相輔相成的,所謂拿著用戶找產品的人是干零售的,而拿著產品找用戶的人就是做制造的。

不管你是干零售的還是干制造的,一個叫創造價值,一個叫價值,在這個大邏輯上我想分享幾個觀點。

第一個觀點,零售的效率正在變得越來越高。你們以前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話,如果你學過《5分鐘商學院》,這句話一定要貫穿整個《5分鐘商學院》學習的始終,這句話就是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什么東西叫做一分價錢一分貨,我特別希望你能記住這句話。

什么意思?很多人不太理解商業的真正基本邏輯的時候,他會說什么東西?你把東西做得便宜就是不好,你永遠不要期待用便宜的價格買到好東西,這世界上永遠是一分價錢一分貨。我想再次重復,這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分價錢一分貨。

一個月前,互聯網上好像是湖南衛視有一段視頻傳得很火,說一個包,這個包的基本成本是多少呢?你們知不知道一個賣兩千塊錢的包,它的制造成本是多少錢?大概是100塊錢人民幣。

也就是說你去買一個兩千塊錢的包,也就100塊錢人民幣的成本,中間差價是1900,100塊錢是制造,1900是零售。中國為什么出現新零售,零售過去占商品的成本太高,我們把這個叫做定倍率,化妝品的定倍率是20倍。

一瓶1塊5的礦泉水,水的成本大概一分錢左右,也就意味著過去商品的價格有兩部分,一部分是創造價值,也就是制造的價格,一部分是傳遞價值,就是零售的價值。創造價值和零售價值的占比是非常懸殊的,也是過去在零售的價值占得實在太高。

但是你們并沒有看到做零售的人因此成為全國首富,為什么?因為零售的效率太低,所謂新零售就是要成為傳遞價值的效率。

我們看到某品牌在過去幾乎每個商場都有這個品牌的女鞋的柜臺,幾乎每一個女孩子都有它的鞋子,那個鞋子非常好,可能是中國名氣最大的女鞋之一了。

但是過去兩年,它大量從中國的商場撤柜,有人說是它的設計跟不上今天的時代了,不是這樣的,而是通過商場賣鞋的效率已經很低了。為什么?因為商場賣鞋的定倍率大概是十倍,而網上大概只有三倍。

為什么小米這些年獲得這么大的發展?用雷軍的原話是他要做感動人心的價格厚道的產品,本質的意思就是我要降低定倍率。

過去所謂的定倍率,如果是十倍,就意味著十分價錢是一分貨,可是今天如果我們能做到提高效率,讓一分貨賣到三分價錢,我還能比你賺錢,這就叫做新零售。

真正的新零售讓我們覺得非常感動人心的是同樣的商品比你賣得便宜還比你好,結果還比你賺錢,你說你有沒有脾氣?所以這叫做新零售。

新零售不是犧牲利潤,新零售是做得比你好,賣得比你還便宜,結果比你還賺錢,這一切的邏輯就是因為提高了價值。關于新零售效率的真正的做法,我們在《5分鐘商學院》第二季里面講了整整13課的內容,來講了新零售的變化和邏輯。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你們知不知道一個著名的公司叫耐克,耐克過去在全球范圍內有3萬家左右的專賣店。但是耐克就在2016年10月份的時候宣布說我們將把3萬家砍到40家,只需要他們幫助我們在商場開店就好了,我們未來通過網上賣鞋子,線下提供體驗啊。

所以用一句話來總結,新零售正在通過提高效率的方式來提高傳遞價值環節的效率。

另外一個叫新制造,核心是什么?就是產品的品質要越來越好,比如說一些金融產品,類似于余額寶這樣的貨幣基金產品,再比如說一瓶礦泉水,因為這樣的產品是標準化產品,所以對效率和規模化要求越來越高。

這是拜誰所賜呢?拜拼多多所賜,拜京東、阿里所賜。因為賣得越來越大,效率提高之后,價格將越來越便宜。賣標準化的商品將會變成少數巨頭的生意。

第二叫體驗,體驗指什么?我就是要做出與眾不同的東西。舉個例子,我們很多人其實并不真的理解什么叫體驗化的商品。

比如說我們家的電飯煲,假如我今天晚上6點到家,我希望吃上熱氣騰騰的飯,我們可能會用定時的功能。我要定6點半吃飯,煮50分鐘,什么時候煮好,減去50分鐘,就是從5點40開始煮。

但是你想過沒有,定在什么時候開始煮飯這件事多傻?為什么?你干嗎讓我算,煮50分鐘電飯煲你自己不知道嗎,你非要我幫你算一遍,你自己不會算嗎?我就應該定什么時間呢?我定幾點開始吃,而不是幾點開始煮。這是唯一正確的做法。

但是各位同學想過沒有,有幾家的電飯煲是幾點開始吃的,幾乎都是幾點開始煮的,因為大家并不真的理解什么叫用戶體驗,因為過去賺錢真的是太容易了。

但是我充滿信心的是我看到一些90后小朋友,今天做的那些新的產品又好又關心用戶體驗,顏值又高。我看到那群90后創業者,我對中國未來的制造充滿了期待。

但未必是過去傳統制造商會走出來,但是是我們這群創業者,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一個巨大的機會。

所以,第三個在新制造里面我們稱之為個性,每個人都應該擁有完全為他定制的產品。你的西裝、你的襯衣等等都應該是為這個人定制的,所以叫功能品、體驗品。

用一句話來總結這個時代一個巨大的趨勢,我希望用這個趨勢能夠把《5分鐘商學院》的很多課程串在一起。就是通過不斷提高傳遞價值,也就是零售環節的效率手段,來倒逼創造價值,也就是制造環節的品質的提升。

這個時代要求我們干什么?要求我們通過不斷提高傳遞價值環節效率的方式,來倒逼創造價值環節的品質提升。好,我總結一下今天講的五個東西,希望你記住。

第一,叫做流量如水。第二,技術如刀。第三,人口如山。第四,我們講了新零售。第五,我們講了新制造。希望你能夠明白這五個趨勢,它不是我昨天講完之后明天又講著別的趨勢了,它會不斷地重復,希望你成為擁有上帝視角的操盤手。好,這部分就分享到這里。

羅振宇:我一直在聽劉潤老師的這場直播,因為我也是他的學生,非常感慨兩季的劉潤《5分鐘商學院》現在馬上就要完結結課。當然它作為一個完整的產品,實際上這個產品到今天為止才算是正式正確完畢,整個菜端上桌。

我最感慨的就是他結尾講的話,上帝視角,他不是全能視角,而是回到事情的本來面目。

我就說今天這一天我感受到的兩件事,第一件事是今天股市狂跌,而且跌得沒底,昨天夜里是美國股市狂跌,今天A股、港股,全世界從歐洲到日韓,所有股市都狂跌。

現在美國股市還沒開市,但是我看從大盤期貨和盤前來看又是一次狂跌。幾乎全世界的人都不知道怎么了,這兩天我朋友圈里充滿了極度灰暗的氣氛。

所有人都在講一個詞叫崩潰,而且沒有人知道這個崩潰的深度。

這個時候就需要上帝視角了,也許我們會面對一次空前的大股災,但上帝視角不這么看問題。

你如果把20世紀人類的整體GDP拉一條曲線來看,別說什么經濟危機,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沒有讓這個曲線往下栽,它還是一直往上走的。

所以我就很奇怪,我身邊那么多感覺到悲觀絕望,天都要塌下來的人,他是怎么想的。我自己一直是中國的死多頭,公開私下都是這么講的,道理非常簡單,人類還沒有任何一個文明出現過這么大的一個共同體,

別是什么漢朝,古羅馬,那個時候人口不叫共同體,我們是一個被現代技術凝結出來的一個協作共同體。而且從上到下,每個人都想更進一步,要么是更發財,要么自己生活境遇更好,要么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幸福。

這樣的共同體你說他要崩潰了,你從上帝視角來看,你不覺得很可笑嗎?可能挫折損失當時都要承擔,但是這樣共同體你說要崩潰了,我就不知道這個判斷是怎么做出來的。這是我今天的第一個感受。

第二個小感受是,我今天的60秒我講了那段話,但是聽了劉潤老師的直播之后,我覺得那段話我不應該在今天60秒講,應該獻給劉潤的《5分鐘商學院》。

這段話是德國大文豪歌德說的,他說思考比了解更有意思,但是都比不上觀察。你看他就把人和世界,更具體準確地講是有知識的人和世界的關系分成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叫了解,我比如說你學習《5分鐘商學院》,你只是了解,不好意思,既沒有用,也沒有意思。那比了解更有意思的是什么呢?是思考,就是你學了劉潤老師的內容,然后你思考,也留言,這更有意思。

你發現歌德用的這個詞本身就很有意思,他只是說這會更有意思。對,思考是你個人的事,甚至它只是智力活動的一部分,甚至這里面帶有大量的偏見,大量的自以為是,大量的孤獨思考之后,然后刻意和他人不一樣帶來的那個自我愉悅。在勝利反應上無非是多分泌了一些多巴胺,其實并沒有什么用。

所以歌德最那句話我覺得落在了叫這都比不上觀察。什么叫觀察?你看觀察這個詞既包含了解,也包含思考,你沒有思考框架,你是沒法觀察一個事的。

但是它還包含兩個更加珍貴的東西,第一,就是你可以根據了解的新情況不斷調整自己的思考框架。所有的觀察者都是這樣。

我對自己的要求就是,是對這個時代、對這個社會的一個觀察者,我沒有定見,我瞬間產生的所有想法都是根據我最先了解到的事實,然后得出來的不那樣確切的結論。

這是一個觀察者的視角,就是他有能力根據新了解到的事實然后重新思考的能力,而不是固守在自己已經有的那個思考結果上。

第二,就是觀察它其實暗含了一種立場,我是置身事外的,我是冷靜的,我盡可能脫離我當事人的身份,然后去介入一個事物。

對,我覺得學了兩年的劉潤《5分鐘商學院》,給我最大的啟發就是這個,如果你很勤奮,把劉潤老師講的每一個字都會背,對不起,這是了解。如果你說我能舉一反三,能說出更好的東西,對不起,這只是更有意思的思考。

但是我想劉潤老師做的這件事情,他自己是帶著上帝之眼來做的,也就是他希望回到這件事情的本來面目,他希望每一個人通過這兩年兩季大課這扇門,能夠穿越到自己的商業世界,可以構建自己的協作系統,可以打通自己的財富和內心成長之路。

我覺得這才是劉潤老師希望的東西,這也正是我們剛才講的觀察,既要置身事外,也要投身其中,既要對敏銳的知識保持敏感,又要能夠跟隨這些東西隨時調整自己的思考。

劉潤《5分鐘商學院》那么多內容,應該是數百萬字,加上用戶留言,其中很有價值的我們梳理出來應該有幾千萬字。每個人看到的都一樣,但是,通過這扇門,走進去之后,走出來的道路每個人都不一樣。

主持人:感謝羅老師的深情表白,直播還沒有結束,劉潤老師還要上來講什么呢?他還要講他未來的規劃以及他未來要帶給大家的驚喜,所以不要走開。

當然了,還有就是我手里的這30本書我還沒有告訴大家怎么送。簡單告訴大家《5分鐘商學院》第二季的產品特色,它為什么叫實戰篇?是因為它直接面向問題,解決問題。

實操丨私董會第2期:后來的競爭者模仿我們,怎么辦?
實操丨私董會第35期:如何充分理解用戶需求再來做產品?
實操丨私董會第38期: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產品的營銷方式?
實操丨私董會第42期:找合作伙伴,你得先考慮對方利益
實操丨私董會第43期:當我們說一個行業“水太深”時,我們在說什么?

很多用戶肯定都知道,我們第二季有一個特色,周末私董會,就是一個用戶拿著真實商業問題來提問,還帶著懸賞。

劉潤老師作為中國最貴的商業顧問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同時還邀請我們十多萬學員一起幫助解決這個問題,如果誰回答得好,就會拿走這個懸賞。

而且通過實操的環節,每個同學都學會了面對問題、分析、解決問題套路和打法。而且潤總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他會把他的思維方式、思考框架都教給你,也就是說你漸漸的就會和他想的一樣了。

他作為最貴的商業顧問,你就慢慢向他靠攏了,所以有很多學霸同學以至于轉型自己開私人董事會了,效果還特別好。所以,這個專欄的性價比真是太高了。

還有一些用戶,就像我們之前做的運營,我要用我的業績為《5分鐘商學院》代言,有很多的用戶,比如說我們的一個老學員是兩季用戶,他通過這個解決了自己的商業難題。

還有我們的老學員在四川地級市經營一個會所,他學到了我們《5分鐘商學院》第一季PDCA模型,通過這個模型每天盤點自己的流水,尋找自己的問題,不斷地改進,流水就不斷地提高,長了三倍。他現在又學我們的第二季內容,學到了如何復制一家成功的店,他現在已經準備開第三家店了。

我真的為他們感到高興,因為他們從《5分鐘商學院》實戰篇學大了能讓他們收獲真金白銀真切收益的新知。

還有一些用戶可能你平時看不到他們,他們也不太愛發聲,但是,他們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他們也向潤總發來了喜報,這些用戶都有誰呢?

比如說刀塔傳奇的創始人也是我們的老常客,潤總經常請他為我們私董會的提問解決一些相關的問題,他也會提出他的見解,所以我們這個專欄確實性價比很高,有很多這樣的客座教授。潤總不僅自己給你解決問題,還會邀請圈子里的朋友幫你解決問題。

還有太太樂雞精的創始人,還有名創優品的創始人等等,都給我和潤總發來了感謝。不僅是這些創業者,或者是實業家他們在聽,有可能你們公司的老板也在聽,你們公司的高層管理層也在聽,只不過你可能沒有意識到而已。

還有一種用戶,他是我們的特別典型的學霸用戶,他的學習特別有方法,不僅從專欄里面汲取營養,他自己還輸出,輸出的方法還特別有營養。比如你一會兒可以在主講區看到同學,是用視覺筆記和思維導圖方法,經常分享給我們《5分鐘商學院》的其他學員,很多學員學完潤總的課再學他們的筆記,學兩遍,而且還及時復習,起到了非常好的鞏固和吸收的效果。

好,如果你現在還沒有加入《5分鐘商學院》,我現在誠懇地邀請你可以點擊屏幕右下角。遲早要知道的知識,早知道比晚知道要受益,遲早要學到的課程,早買比晚買要受益。

接下來最后一個環節就是我要請出劉潤老師來講講他接下來的安排,看看有沒有超出你的預料,會不會給你帶來什么驚喜。有請劉潤老師!

劉潤:我記得是在2016年4月份,有一次我跟羅老師在聊另外一件事的時候,我說我們來談一個合作吧,我在做戰略咨詢,他在做羅輯思維。他說別做小事了,咱們做大事吧。我就飛到北京跟他見面,他說我們來干一件事,你能不能每天死磕五分鐘,做一個東西叫《5分鐘商學院》。

到現在整整兩年半過去了,這兩年半沒有停過,為了每一個《5分鐘商學院》的內容,我自己和我的團隊,我算我團隊的時間,我自己每一個《5分鐘商學院》的文章,

每天都要更新,所以每天我都要花至少5—7個小時的時間來更新,所以它本來就是一個全職的活,但是我還有大量的線下工作,還包括我一年大概有80天左右的線下課程,受很多企業的邀請,去幫助他們去理解這個變革的時代,商業的基本邏輯,理解變化和不變。我還是很多企業的戰略顧問。

所以在過去兩三年中間,確實是非常非常緊張。但是,在兩季的《5分鐘商學院》結束的時候,我特別高興,我有一個作品,這個作品就叫《5分鐘商學院》基礎和實戰篇,

我希望能讀到我作品的人變成一個擁有上帝視角的操盤手,因為每個人都是自己的CEO,不管你打工,你與老板和同事之間本質上也是商業的關系,你作為CEO與外部環境的交互關系本質上都是商業邏輯。

你可以擁有上帝視角成為操盤手的時候,希望能在你自己的CEO上做得非常成功,希望我的作品能夠幫助你實現目標。

我在想我們要不要做第三、第四、第五季,甚至有人說接著做,一直做到80歲,做到每天五分鐘,解決生活不能自理的問題。我再想,我們要把完整的商業框架交付給大家,所以也許我們會用更高級的形式與大家討論合作。

因為商業的世界從來不會結束,商業世界沒有第一季,沒有第二季,沒有今年,沒有明年,它是一個永續的狀態,我們能不能幫助學員在永續的商業世界里保持成功。所以,我們不會大家說再見,我們會不斷與大家一起共同成長。

所以未來我們會做這么幾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我們有一個非常大的期待,在每一年的可能是某個節日做一件大事,打算從2019年開始我們找一個節日與大家發布我們在這一年里所有最新的最有效的商業模式的研究,

我們把它做成最精華的報告給大家,我們稱之為商業報告。我會用我的研究團隊來認認真真做一份商業報告,然后奉獻給所有的《5分鐘商學院》,讓大家不但是在基礎的知識,我們在上帝視角之上能看到風起云涌的變化,每一年,我們要打算發愿做好多年,來為大家提供這個商業世界變化的報告。

所以是什么時候呢?我還不敢夸下海口,但是我們已經決定要做這件事情,我希望這個報告能給大家特別大的幫助,能夠看到真正優秀的聰明的人是怎么在商業世界里用他們獨特的玩法,這也是我們擅長的事情,這也是我們愿意為大家付出的事情。

第二件事情,就是我們也打算在《5分鐘商學院》的基礎篇和實戰篇的基礎之上,繼續開發一些選修課。

這些選修課我們打算研究那些真正值得你學習的公司,那些標桿型的公司,那些在今天這個時代,因為它的打法、因為它的管理、因為它的戰略、因為它踏準了時代的節拍,

所以我們打算每年解剖幾家真正值得剖析的公司,以商業邏輯之刀拆開一家家公司,讓你看明白這家公司成功的路徑以及失敗的道路是什么。這是在明年我們打算用一個小課程的方式做一個選修課提供給大家。

另外,我們在今年做了很多的線下大課,今年每個季度都有線下大課,在三個城市一共12天,加上畢業大課是13天。

剛才二叔真的一點都沒有夸張,我們每一次線下大課快要結束的半個月到一個月的時候,一票難求,都有幾十個人在群里說大家賣給我吧。

我們希望保證每個學員的體驗,但是我們也希望明年的時候能繼續讓更多的學員有線下大課的體驗,所以我們會在基礎篇和實戰篇基礎之上,會持續為大家提供線下大課。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繼續帶領大家游學。明年1月份我會帶領一個企業家和《5分鐘商學院》學員團去參訪美國的CES,也就是消費品電子展,然后會帶領大家去硅谷參訪最著名的企業,

去聽凱文凱利和吳軍老師的演講,我們還會帶大家去西雅圖,去看亞馬遜和微軟,這是我過去四年中第七次帶領大家全球游學,我希望能把它繼續辦下去。

這次美國的參訪之旅,我們剛剛公布這個消息,我們只招24人同行,但是三小時之內已經遠遠超了24人,我們依然拿出5個名額給《5分鐘商學院》的學員。

明年美國之外我們還會有其他的地方,帶領大家建立一個全球的視野,建立一個上帝視角,建立一個操盤手的感覺。

明年我還會不斷有商業的觀點發表在公號里面,你可以在我的公號里面看到我的一些文章,我希望用我持續更新的文章能夠讓大家知道我們商業世界的變化都是通過《5分鐘商學院》的學習邏輯可以解釋的。

我們看到一些新的商業變化的時候,我們會給《5分鐘商學院》的學員加餐,我們會不斷地給學員在第一第二季里面有加餐內容,比如說標志性事件,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典禮等等,加餐內容會在第一第二季的正課里提供給大家。

我還會到羅輯思維來做直播,當有一些新東西的出現,比如說像區塊鏈的出現,新零售的出現,我們會一個專題一個專題給大家做直播。我們希望《5分鐘商學院》只會開始,從來永遠都不會結束。我們希望《5分鐘商學院》可以幫助大家變成一個擁有上帝視角的操盤手。

剛才我在羅輯思維新的辦公室看到一本書,這本書的書名挺有意思,叫做《送給今天和未來的有錢人》。

但是我想說,有錢從來都是一個結果,它從來都不是一個目標,有錢是你實現了為用戶創造價值之后自然而然發生的結果,我們真正追求的是為用戶創造價值,去兌現他能享受到的價值之后,你自然能兌現你享受到的價值。

所以,我希望把《5分鐘商學院》送給所有那些今天和未來為用戶創造價值的那些商業人士。商業的道路從來不會結束,每一個人都是自己的CEO。謝謝大家!

我是曾希,公眾號@ 曾希這一天,希望能夠和你一起主動學習,強勢成長。

Thanks Following

image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