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一個來自農(nóng)村的家政育兒嫂寫了一篇叫做《我是范雨素》的文章,火爆朋友圈,她也成了那年媒體追捧的又一個“勵志人物”。所謂羅馬并非一日建成,范雨素從小就愛讀書,她買書都是推著小車,到舊市場去按斤買??吹揭粋€記者問她,為什么那么愛讀書,她回答得很干脆“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富足,活得不卑不亢”。
毛姆也曾經(jīng)寫過一本書,叫做“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2018年6月開始讀書,至今10個月。10月的時候,寫過一個總結(jié),推薦了幾本自己喜歡的書,反響不錯。書,的確不在多,而在于精讀。從一本書里面,每個人都可以讀出自己不一樣的感受,甚至同一個人,在不同的狀態(tài)都可以讀出不一樣的東西。對我而言,讀書和做公司一樣,也有一個生命周期。第一階段,創(chuàng)業(yè)期。很累,需要大量的原始積累。這個時期就需要讀大量的書,不同類型的書,找到自己喜歡的類型和作家風格。第二階斷,成長期。讀書習慣養(yǎng)成,閱讀能力開始提高,同時對書籍的鑒賞能力也有所增強,找適合自己口味的書讀。第三階段,成熟期。開始精讀和復讀,找出自己喜歡的書反復讀,收獲更大。 當然了,創(chuàng)業(yè)可能經(jīng)歷的衰退期,讀書應該不會遇到。習慣一旦養(yǎng)成,很難讓人放棄。
過去的四個月,我陸續(xù)讀了《 長安十二辰》,《強勢》,《發(fā)現(xiàn)心流:日常生活中的最優(yōu)體驗》,《冬牧場》,《幸福假面》,《我決定活得有趣》,《半小時漫畫中國史123》,《哲學的慰藉》,《邊城》,《旅行的藝術》,《米格爾街》,《哥倫比亞的倒影》,《云雀叫了一整天》,《像阿德勒一樣思考和生活》,《深度思考:不斷逼近問題的本質(zhì)》等。很雜,文學類,歷史類,小說類,哲學類,有可能同時在讀。
這次我決定按照作家推薦。
一 阿蘭.德波頓:
? 英國作家。1969年出生于瑞士蘇黎世,畢業(yè)于英國劍橋大學。作品特色是喜歡將古典的哲學問題和現(xiàn)實問題相聯(lián)系,我們此刻面對的一切問題和煩惱,其實并不孤獨,我們的先人,甚至是一些哲學家和我們一樣苦惱和痛苦過。
推薦他的兩本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旅行的藝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評分: 8.8
? 《旅行的藝術》是阿蘭.德波頓的一個比較重要的作品。這本書里面,他描述了旅行的一些深層意義,旅行和人生幸福體驗的一種密切聯(lián)系。
我個人也一直特別喜歡旅行,但其實很少真正思考為什么我們會喜歡旅行。在阿蘭.德波頓看來,旅行是門藝術,在旅行的過程中,可以有閑暇的時間讓我們思考,在像火車這種流動景觀的刺激下,我們原本停頓的內(nèi)心求索可以不斷深進。同時旅行的房間也為我們擺脫了思維的定勢。所以我們不快樂的源泉也許在于我們習慣了用單一視角去看待世界。
? 讀了這本書,讓我們理解其實生活本身就是一門藝術。我也終于理解為什么史鐵生可以用美妙的文字寫出“我與地壇”,讀余秀華的“無端歡喜”可以讓人心情愉悅。藝術都是想通的,福樓拜的文章,梵高的畫,羅斯金的素描都是在教我們?nèi)绾稳バ蕾p美,如何用專注力去發(fā)現(xiàn)美。
“賦予日常事物以新意,激發(fā)一種超自然的感覺,通過喚醒人們的意識,使它從慣性的冷漠中解放出來??纯囱矍暗氖澜缡嵌嗝纯蓯酆推婷?。大自然能夠激發(fā)和鼓勵人類找到自己內(nèi)在的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哲學的慰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評分: 8.7
針對六個不同的人生問題──不受歡迎、缺錢、遭遇挫折、被認為有缺陷、心碎、困頓──德波頓分別向蘇格拉底、伊比鳩魯、塞內(nèi)卡、蒙田、叔本華、尼采這六位哲學家取經(jīng),希望這些哲學家的個人體驗與思想學說能夠在我們飽受痛苦時,舒緩我們的癥狀,甚至根治我們的問題。
? 讀完這本書,讓人豁達。我們總以為這六大問題是造成我們不幸福的原因和困擾,但這些哲學家認為仇恨、妒忌、貪婪、權欲等情感都是生命的必要條件……是貫穿于整個人生的經(jīng)營中的基本要素。正面的事物可能是負面事物培植成功的結(jié)果。
安慰劑暫時有用,但長時間來看也許需要我們付出更大的代價。允許痛苦并存,從叔本華和尼采身上,真正體會到了更高級維度的思考。
如果尼采在世,估計他會極力推行安樂死。他認為臨時有效的治療、麻醉、鎮(zhèn)靜、所謂的安慰劑,被無知地當作治療本身。人們忽視這樣的事實……這些臨時的緩解劑常常要病人付出更加全面深刻惡化的代價。
“使我們感覺好些的不一定對我們好。使我們感到痛的不一定對我們不好?!?/p>
“把痛苦的狀態(tài)籠統(tǒng)看作應該予以消滅的對立物,是極端愚蠢的,總的說來后果是災難性的……幾乎與想要消滅壞天氣一樣愚蠢?!?/p>
二 木心
? ? ? ? 木心,中國當代的作家,畫家,在臺灣和紐約華人圈被視為深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英和傳奇人物。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嘉興。1982年定居紐約。2011年12月21日3時逝世于故鄉(xiāng)烏鎮(zhèn),享年84歲。
推薦他的兩本書。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哥倫比亞的倒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評分: 9
? 初讀木心先生,我感嘆沒有早一點讀到他的文字。記得汪涵也曾提到對他影響最大的一位作家就是木心先生,他買了他的全套作品回家研讀。木心的作品屬于意識流,完全是作者個人思緒的流淌。但語言優(yōu)美和精煉。多一個字顯得多余,少一個字則不足。文字的美感讓人覺得內(nèi)心舒暢和愉悅。在這本書里,我個人最喜歡《同車人的啜泣》和《上海賦》。他將人性中的那種悲歡離合,敏感情緒的人性描述的極其精準,上海弄堂的那種小資生活,上海人的那種諂媚,愛面子,對吃的講究描述得入木三分??赐?,你會感到意猶未盡,讓人仿若回到那個華燈初上的夜上海。
“生命是什么呢,生命是時時刻刻不知如何是好”
“常以為人是一個容器,盛著快樂,盛著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導管,快樂流過,悲哀流過,導管只是導管。各種快樂悲哀流過流過,一直到死,導管才空了。瘋子,就是導管的淤塞和破裂?!?/p>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云雀叫了一整天》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評分: 8.5
“有些書,讀完后,你就覺得自己像文盲” 這是木心說的??赐赀@本書,我覺得他說的是正確的。里面包含了那首聞名遐邇的《從前慢》。
木心先生的詩,用最少的文字,直指人心。透過文字,看到一個極其浪漫和溫柔的木心,絲毫沒有矯揉造作的情懷,也沒有無病呻吟的哀傷。有時候,一句話就成為了一首詩?!拔沂且粋€在黑暗中大學紛飛的人啊”,醉人。
“歷史是一條它自己會走的路”
“一夜透雨 寒意沁胸 我秋天了”
“在桃園三結(jié)義”中你演什么角色 我演桃花”
三 維迪亞達·蘇萊普拉薩德·奈保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米格爾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評分: 8.7
奈保爾,英國印度裔作家。1955年定居英國,并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曾獲得布克獎、毛姆獎、諾貝爾文學獎等多個獎項。
奈保爾自身的生活傳記堪稱一本小說。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百度搜索。至今只讀過他的一本書,特別喜歡,就此推薦。
“一花一世界”?!睹赘駹柦帧穼⑹邆€社會底層的人物形象,透過一個孩子的視角,用極具畫面感的文字描述出來,讓人捧腹大笑中充滿悲涼感。例如“ 米格爾街的狗長得越來越像他們的主人了”。。。
書中每一個人物都來自于市井小人物,對待貧窮,每一個對待的態(tài)度和形式各異,看似無聊的調(diào)侃和奚落,都為后面的落寞和悲慘結(jié)局形成對比。每一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離開,又返回。來來往往中,人人都在大時代下同樣悲慘而快樂的活著。
日記本
相關推薦
21天讀書筆記養(yǎng)成計劃:期待與愛讀書的你一起!
閱讀 10208
方法|如何快速高效的寫好一篇讀書筆記?
閱讀 5019
基金定投(第一課)
閱讀 14
治療沒時間讀書的6個方法 | 我是如何擠時間讀書的?
閱讀 3793
復盤||18天18本書,3萬多字的書評,我實現(xiàn)第一次閱讀變現(xiàn):關于閱讀變現(xiàn),我收獲了這4點
閱讀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