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由來
可話:誕生于2019年,是一個小眾但又不想小眾;像社交又不是社交的蠻良心的那啥(怕關小黑屋,用『那啥』代替)。準確的說,這是一個表達的『那啥』。頁面是一個只能DIY的日記本,是一個你必須說話才能玩的『那啥』。玩法也很簡單,就是當你發布動態后,系統自動匹配。只有此刻在說同樣的話的人,才能相遇。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找不到你。
小銀子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善于社交的人,每次都需要做好心理建設,偽裝出另一面才能自然的進行表達,這樣挺有效的,但,也挺累的……愿,能以內容為向導,遇見更多懂自己的人(同志相吸、同質相吸)。有些話,只適合,也只想講給懂的人聽。在那里,當你說一句話,就可能遇見此時此刻世界上另一個和你有同樣想法,可以感受到彼此的人。可以單純的就事論事,也可以『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好好地說說話……找回表達欲,感受表達的快樂,而不是僅僅為了生存,不得不表達。遇到真正相互理解的人。
所以,當看到『追風趕月莫停留,平蕪盡處是春山』這句話時,那種感覺,emmm,怎么說呢?高山流水遇知音吧。我特地查了查,看看此句是不是我理解的字面的那個意思。
所以,當看到此句注解為:『一路追風趕月,不要停下腳步,因為長滿草木的平原盡頭,矗立著一座座的春山。 在這里“春山”指的是目標,“追風趕月”指的是拼搏的過程。』我想著,就是它了!
內心獨白
迷茫的普通人,獨自尋光,獨自問心。負面情緒不能消退,那就轉移。達成本心,結果已矣。關乎他人,我……無暇顧及,亦,無能顧及……有點《被討厭的勇氣》里面的思路了,真是頂好的一本書啊……
不能用力過猛,不能人云亦云,得找到方向,得提升能力,得有自己的判斷,思考,觀點。持續學習的能力不能丟,得想辦法找回來……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誰不想輕松一點呢?我是一個小村子長大的普通的孩子,長輩告訴過我,做人不能游手好閑。然,惰性天生……后來,逐漸明白,沒有人是天生的勤快,只是想讓身邊的人不用那么辛苦,也是自己的路得自己走,任何人也代替不了……
沒有期待,便不會有失望,不曾擁有,便不懼失去。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想辦法破局,打通思維。看起來最簡單的事,往往最不簡單。有點辯證唯物論的味兒了,挺好……
『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里面的學問,的確挺深……
『本是空無物,何處惹塵埃』
『山不來見我,我自去尋山』
『沒有春天,那便尋找春天』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事非干己休多管,話不投機莫強言』
『不知什么是快樂,那就去找尋快樂』
『活的很難看,那就把圖片找好看一點』
『萬物均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人的悲歡并不相通,世間本就不存在所謂的感同身受』
『不要為逝去的光陰懊惱,不要拿明天的努力騙人騙己』
『不期待生活會在原地踏步中變好,不相信躺著就會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
收集了好久的每日一句,沒忍住,還是擺出來了……沒事,那就繼續收集罷。
我的故事還欠缺經歷,所以行走在路上
即便最終活不成想要的模樣,努力上進的你,便是對生活最好的交代……
明天見……
念安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