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對于一個人、一件事應(yīng)該持有怎樣的態(tài)度,有時是我們自己無法控制的,理智告訴你的,一瞬間可能被感性推翻。于是,我們總是處于不斷的思索與思考之中:我們應(yīng)該怎樣?應(yīng)該怎樣,說起來,更難操控,因為凡事不以你的意志為轉(zhuǎn)移。因此,人要想輕松應(yīng)對生活、人際,當應(yīng)做一個“傻大姐”,傻中有傻的智慧。
2、書上說,幸福是靈魂的一種香味,所以人人對幸福都有祈求和期盼。但香味是不會持久的,所以幸福會散去,任何人都不可能求得一種永恒。因此,要想在今生今世追求到極致的幸福,無異于空想。明智之舉當是追求一種滿足感。滿足是一種平和不奢求時的欣慰感,因為不求,所以易得。滿足之于人才有長久的快樂。
3、世間所有的道理都對,但要因人而異,看是否對你適用。一個人的成長是由外界和內(nèi)在構(gòu)成的。你要自己主動尋找成長,意思就是你要主動學(xué)習(xí),主動與人溝通,主動學(xué)習(xí)別人身上的長處。但你也要順其自然,指的是你內(nèi)在的情緒,情志,心態(tài)和價值觀要平和自然,不強求、不妄求。與其說是修煉,不如說是修心。
4、佛家說,人之所以會感到痛苦,是因為他執(zhí)著于錯誤的事情。其實,人生哪有特別痛快的事情,活著就得折騰,折騰就難免苦痛。沒有折騰,人生就容易平庸;沒有折騰,愛情就沒有刻骨銘心;沒有折騰,夢想就難以成真。折騰,是活著的精氣神,是生活的真諦,是不斷追尋自我的過程。能折騰,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5、愛情是人在感情上的渴求,是人可以活下去的力量;知識是人在理智上的需要,是人可以更好生活的可能;對人類的同情,是人可以活下去的價值。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目的,只要有目的,就可以讓生活有方向可行,無論這目的最終能否到達。因此,人要懂得生活,享受生活本身,包括一切苦與樂,幸與不幸。
6、年前時大多不懂愛,以為愛是相依,是陪伴,長大后,才逐漸明白,愛一個人,即使沒有陪伴,也可以常守在心底。----一句話哲思。
7、日子如流水,沖刷掉的都是泥漿,留來來的才是珍珠。
8、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你是你自己的,誰也沒有干涉的權(quán)利。好心辦壞事,更讓人不可接受。
9、快樂的要義,是心中常守一個人而不忘記;生活的要義,是承受并接受生活帶給你的喜怒哀樂。無論前路多么渺茫,都要懷抱希望,以快樂的心態(tài)面對所有。無論生活給予你的是否是心中所愿,都要以平淡的心態(tài)面對現(xiàn)實,把激情深埋在心底,以恒久的信念追求夢想,快樂和生活的意義才能持久。唯有堅守、堅持!
10、電影中說,“戀愛就像得了一場感冒”,比喻雖然不怎么優(yōu)雅,但卻真切。當丘比特愛神射中一個人的時候,甜蜜和傷心便一同到來了。愛之體驗讓人心動,一旦傷害發(fā)生,心也會真的發(fā)痛,猶如淋了一場大雨,感冒隨之而來。雖然遭受了小折磨,但“感冒”能讓人明白許多道理,“康復(fù)”的人更加懂得了珍惜感情!
文|清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