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經常為孩子的情緒而煩惱?為他莫名的壞情緒、壞脾氣而不知所措?是否也在多次懲罰他之后沒有任何改善而痛苦?
對于父母來說,不管孩子幾歲都會遇到處理孩子情緒的問題。但很多時候,對于孩子的壞情緒,真的到了欲哭無淚不知所措的地步。甚至可以說:“不知道它因為什么而發生?也不知道怎么才能消除?更不知道要怎么修補因為憤怒造成的和孩子之間的矛盾。《積極的情緒,自信的孩子》為你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建議,值得所有和孩子情緒處于不良、焦慮狀態的父母讀一讀。
《積極的情緒,自信的孩子》是美國肯尼斯.巴里西博士的作品,他是一位在兒童和家庭方面有超過30年工作經驗的專家,同樣在本書中,針對孩子情緒的引導和改善作者用了大量的事例來進行說明。本書共有兩個部分,分別是培養情緒健康的孩子和解決家庭生活中的常見問題。雖然只有兩部分,但是里面卻分析了孩子各種情緒的產生及修復的要點。對于我個人來說,可能對于第二部分的內容更加有興趣、也更加有收獲。
第二部分是解決家庭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分別從立規矩、家庭作業、和孩子聊天、孩子亂發脾氣等各方面提供了解決建議。這些內容都是日常和孩子在溝通交流中存在問題最多的部分,可能也是所有父母最頭疼的一些事情,所幸作者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議,值得父母們進行總結并在未來的生活再次嘗試。
在和孩子的溝通中,我經常也會遇到“他不愿意和我聊聊、情緒忽然暴跳如雷,把日常中的贏看的很重要以及長時間看電視”等等情況,最讓我心煩的可能就是孩子的暴跳如雷和情緒崩潰。最初,對于他的各種脾氣和耍賴,我采取的方式也是不妥協、態度強硬,實在是雙方都“僵持不下”的情況,那我會要求雙方都向前走一步進行和解,但是大多數時候這種方式并沒有很好的效果。因為孩子依舊會覺得很不公平、很傷心,有時候他還會說“大人欺負小孩”。有時候實在不行,自己氣到無計可施時,就會采用打的方式解決,但是結果可想而知。打完了,孩子繼續委屈,我也會為自己的沖動行為感到后悔。作者給了幾點應對孩子亂發脾氣和情緒崩潰的預案。
1、每天留點時間盡情玩耍、分享樂趣;
2、每天留出時間修復憤怒和批評帶來的傷害;
3、可預見性;
4、讓孩子積極參與解決問題;
5、別對孩子要求過高;
6、獎勵好行為;
7、從小小的改變開始;
8、冷靜的跟他們交談,并要求他們說話時保持冷靜;
9、警告他們,給他們時間;
10、建立規則、設定后果。
在這十項預案中,在日常的生活中,對于忙碌的父母來說,更容易做到的可能就是留出時間和孩子分享樂趣、和孩子聊天修復帶給他的傷害了。這不僅是了解孩子的好機會,也是傾聽孩子心聲幫他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兒子在學前班開始學拼讀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練習拼讀時,因為連續拼讀錯誤被爸爸批評,但是自己特別不服氣還強詞奪理頂嘴。老公一氣之下打了他一下,兒子的情緒馬上大爆發了!一邊大聲嘶喊:“我討厭拼讀,我討厭上學,我討厭被欺負,我討厭你們......”,一邊被氣的在客廳轉來轉去。
見他反應如此之大,我和老公都驚呆了!
本來是想不管采用說教還是揍得方式,必須要好好“教育”一番,但是現在覺得可能做父母的有一些問題。老公安慰了兒子,把他帶到沙發旁邊坐下,說:“我知道你不想讀拼讀,這是個很枯燥的事情,爸爸小時候和你一樣也超級不喜歡”。
兒子一聽,平靜了一些,安慰之后心情平復了,順利的讀完了拼讀。
晚上睡覺前,我和兒子躺在床上的時候,說了晚上發脾氣的事情。以同理心的方式,告訴他媽媽非常理解他學拼讀的困難,媽媽以前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并如何處理。他也承認錯誤,說自己晚上不該大發脾氣。然后我問他所被欺負的事情,才知道最近一段時間在學校老是被一個大一點的孩子欺負,每天都要找他玩然后打架,但是他又打不過人家,心里特別委屈。
如果說沒有晚上孩子的脾氣大爆發、沒有留時間和孩子交談,真的不知道他在學校遇到了這種事情。
可能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但是日常留足時間和孩子聊天交談實在是太重要了,因為也只有在這個時候你才能更多的知道他在學校的真實情況,他心里的真實情緒,也只有在清楚這些之后,我們才能更好的應對,幫他解決問題。
而對于生活中的“輸”與“贏”,我也是切身感受到了。孩子到了6歲的年齡,輸和贏對他們來說真的至關重要。正如作者所說:“他不是想贏,而是需要贏,無論通過何種方式獲取勝利,都會讓他覺得驕傲;而輸,則會讓他們感到失敗和恥辱。”
這個年紀的孩子,控制沮喪和失望的情緒較為困難。每次和他玩拼圖,只要是他比我完成的早,他就特別開心,有時還會停下來等等我;但只要我完成的時間比他早,他都會生氣,覺得我似乎是耍賴才贏了。如果贏他超過兩次,那他一定會氣急敗壞,然后扔了拼圖馬上走開。
想想真的無計可施,也是真的不知道到底讓他贏還是輸好?他已經開始懂事,我不能次次都裝作輸來讓他贏,這樣對他真的沒有什么好處,但是只要我贏,他就生氣,每次想起這些事都頭痛不已。同樣,對于輸贏的問題作者也給了很好的建議。
1、和孩子一起玩時,我們隊他們的每次努力和進步給予鼓勵和贊賞,這是最重要的。
2、可以在他輸的時候,讓他發一點小脾氣,而不是大脾氣,通過發小脾氣,讓他逐漸學會控制自己對挫折和失望情緒的表達。
3、父母要帶著熱情經常陪孩子玩,并且還應該適時地允許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玩,因為這樣可以在孩子勝利時分享他的喜悅,在失敗時在他身邊安慰,輸贏也就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孩子的童年時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需求越來越多,而且情緒也越來越多樣化。在一件事中,孩子們渴望得到贊賞和認可,而父母們往往更多的看到的是他淘氣、易怒、沖動、固執等等缺點。我們不僅要鼓勵孩子自我表達,也要教會他們學會自我控制,這些對于父母來說都是需要解決的難題,也是需要自我提升的地方。
父母,是孩子成長中最親密的人,作為孩子情感支持的源泉,持續的參與孩子的生活是父母應該盡的義務。持續關注孩子的情緒健康,幫助他們解決各種情緒問題,不僅孩子的身心能更愉快的成長,對于父母來說也是愛的最好表達。
也許你自己小時候也因為情緒問題和父母有過一段不開心,也許因為情緒問題自己有過一段不想回憶的往事,所以在對于自己孩子的教育上,想做的更好。那么就看看這本書吧!對于孩子在健康情緒養成以及家庭問題解決上都提出了簡單易行的建議,希望能為所有因為孩子情緒而煩惱的父母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