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最近更新的一期的《親愛的客棧》看的我思緒萬千,即使重溫花少時的溫馨也沒有把我從思維的漩渦中拉出?
我一直在思考當客棧廚房漏雨時,闞清子迅速的拎起拖布就去收拾的時候,李菲兒說的那句話:“這種事情你不應該去做,應該男生干的就應該男生做”。
她用自己的親身的經歷告誡闞清子,在情侶之間,你不要什么事情都自己做,有些事情應該他做就讓他做,你只需要對他好一點。
這種話我曾經在職場中聽到過,領導分配給我工作職責之外的工作,身邊同事說了這一句話送給我。
從我懂事開始,我從來都沒有聽過我爸媽之間說過這樣的話,他們之間從沒有說過,“這件事情應該你來做”,反而是看見燈泡壞了主動自己修好,看見油瓶倒了主動扶的。
我之所以疑惑的是,無論是情侶還是老夫老妻,大家的相處模式都是“明確分工”? 還是誰會誰來、誰強誰來?還是其他的法則?
前段時間,衛生間的推拉門壞了,當天晚上我們簡單的把門按上,就這樣湊合半個月。
上周門徹底的壞掉了,其中一個室友拿出螺絲刀跟板凳(身高有限),自己鼓搗了會,門就修好了。
上個月洗衣機的進水管進水時,總是會噴出水,洗一桶衣服會噴半桶水。兩個理工科的姑娘研究一會一致認為是水管的噴頭螺絲脫扣了。買了新的水管換上就可以了。
水管買回來誰按?最后還是修門的室友,自己拿個扳手就給水管換好了。
對!她是單身,如果她有男朋友她還會自己修嗎?如果男朋友正好不在,她是修還是先湊合等男朋友修?
其實按水管我也會,我自己曾經捅過下水道,換過蓮蓬頭,修過馬桶。
換水管、修門我都會做,為什么我沒有動手呢?是因為有人主動承擔,她愿意做,而我只需要幫忙打下手就好了。
無論是愛情還是婚姻,還不就是一句我愿意。
我愿意給你做飯、我愿意給你收拾屋子、我愿意看見地面臟了,主動收拾。
這不是責任,沒有人規定男士就一定是在外掙錢養家、女士負責收拾家務,這里沒有韓國那么多的條條框框以及面無表情的婆婆。
說到嗯哼、霍思燕,大家都知道。杜江可能了解比較少。
杜江是嗯哼的爸、霍思燕的老公,在《爸爸去哪兒》播放前可能要這樣的介紹杜江。播出后,他是杜江,一個寵妻狂魔。
《爸爸去哪兒》有一期孩子媽媽被節目組請來,媽媽要孩子做任務,爸爸可以暫時休息。
杜江知道霍思燕是連夜從新疆飛到拍攝現場,基本是一天沒有睡覺。自己沒有進入度假模式,而是默默的霍思燕做任務。
中午霍思燕抱著嗯哼在午睡,而杜江呢?在門口默默的擦霍思燕和嗯哼鞋上的土。
小仙女們尋找的不就是這樣的男朋友嗎?懂擔當、會分擔、還會照顧人。
(這樣的畫面讓我想起小時候,媽媽會一邊罵我邊幫我刷沾滿泥土的鞋。)
刷鞋這樣的日常,沒有說這固定就是誰的責任,也不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更不是家務活都是女性要負責的。所有的事情無外乎一句,我愿意。
《爸爸去哪兒》火了五年,讓更多的人知道并慢慢接受了,孩子爸爸也可以在家帶孩子做家庭主夫。
出現了放棄空少光鮮亮麗的工作,安心照顧孩子的奶爸,離開商場談判桌上,已經習慣穿梭于菜市場攤位的奶爸。
其實每一個人都是潛力股,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天生會、天生不會的,其實擅長也不過是重復處理某一類別的事情而已,那就更沒有誰應該做,誰不應該做的的事情。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被固有的思想所困。
從古至今,女性在家庭中地位比較低,男性則是一家之主。但那是我們祖輩生活的年代,我們生活在新世紀,以前的一些生活習慣、風俗已經不適合新的時代發展,而應該選擇性的摒棄。
人類的進步不就是順應時代的變化嗎?
婚禮上,那一句“我愿意”是如此的神圣,我愿意為你洗手做羹湯挽袖剪花枝,我也愿意為你修馬桶通下水道。
兩個人因為我愛你走到一起變成戀人,戀人因為我愿意走進婚姻的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