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一樣的時代,一個具有顛覆性的時期,我是這個時代中的一員。與時代的主流總是相悖而馳。主流的種種觀念與我認為的觀念總有一些差距,好像我不屬于這個時代的人,好像我與這個時代天然就具有代溝。逆行中的前行,不問對錯,只愿向往遠方的黎明。
今天是周五的,校園安靜祥和,在周五,學(xué)院的課程安排的就不多,外加馬上就是周末,學(xué)校早已成為可以細聽風(fēng)聲,可以靜觀樹陰的寂靜之地。下午6:10左右去吃飯,忽然發(fā)現(xiàn)好不適應(yīng)這安靜的校園,雖然往常也不是特別的喧囂,但也沒有像今個這么的沉寂。陽光穿透寧靜的空氣,依然在西邊的天空中照耀出柔和的光線,我從宿舍樓門口,走向食堂雖然宿舍到食堂的距離不遠,大約走上幾十步就可到食堂。但是,這段路上,沒有人影,只要我自己,周五的校園好像之為一人開設(shè),一路上,聽見自己的喘息,溫潤的空氣進入鼻腔,呼入胸膛,一呼一吸將所有的聲音融入這自然的校園中。
走進食堂,迎面走出兩位同學(xué),對于他們的出現(xiàn)好像忽然覺得不那自然,仿佛最自然的只有安靜的環(huán)境。闖過食堂的大廳,所有的桌椅的整齊的擺列的在大廳,窗外射進一束束陽光,如紗布般將靠近窗戶的桌椅籠罩在一片光與影的空間之中。在走到打飯的窗口之前,仔細的打量著在食堂吃飯的同學(xué)。在靠近打飯窗口的第二排座位上,有兩個同學(xué)在那里邊吃邊聊,整個食堂就是他們的專享飯廳,在他們的另一邊,隔著有四五排的桌椅,也有一個男生獨自在那里吃飯。
我來到窗口的前邊,居然連以往主動熱情的打飯阿姨都不見了蹤影,好像這里已經(jīng)下班,者留下七八個飯菜靜靜的等候人們的享用。我在窗口遲疑了片刻,向四周張望了一下,確定這里真的沒有什么給我打飯的人員。我想他們肯定在等待休息間中等待有誰會打破這無人來到的時光。我喊了一聲,打飯的阿姨瞬間不知道從哪里,冒了出來,臉上依舊笑容燦爛的看著我,問我需要打什么飯菜。
在吃過晚飯后,望著空空蕩蕩的大食堂,和我一起吃飯的只有剛才在在那還在吃飯的男孩。獨自用餐的感覺,是如此的輕松,不用說什么話,不用有什么顧忌,但在周五下午的六點半左右的用餐時間吃飯,這又是一個如此之大食堂,在這里吃飯,心中還是不免有些隱約的寂寥。這是孤獨的身影嗎,還是心中的不適。我不太清楚到底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反而有些不自然,過后想想其實大可不必,現(xiàn)在的時間不也就是自己所掌控的嗎,那不自然來自于哪里呢。是環(huán)境的空曠,還是內(nèi)心的空虛,這是要自我反問的問題。
想起和幾個老朋友,走在鼓樓西大街,也是一個周五的下午,哥幾個在一家韓國的燒烤店里享用什么韓式料理。吃著聊著,這真的不孤單嗎,因為有人陪你,有大家在一起交流,周圍的吵雜,也掩蓋了寧靜中的形單影只。但是我們之間交流的東西都是無足輕重的話題,現(xiàn)在想想具體所說的東西早已經(jīng)忘記。但大伙相聚的氣氛是熱鬧的。這熱鬧能延續(xù)多久,能證明我們每一個個體不是孤單的,能表現(xiàn)我們是合群的人,哦,或許是的,或許在更深一層的意識中我們依然是孤獨著,就好像處于鬧市中,我們的內(nèi)心卻沒有融入其中,我的意識游走在另一個世界,我們不清楚這內(nèi)外兩個世界,究竟那個更加的真是,那個更加的虛無。
又想起和導(dǎo)師與穎,在文工團吃飯。因為談完事情,到了飯點,我們?nèi)肆粝鲁燥垼麄兡且灿腥膫€作陪一起吃的,大家未在一起吃飯應(yīng)該好不熱鬧,但是我確覺得,應(yīng)酬就像能量的磁鐵,將身上不多的精力全都吸取,在陌生而又偽真實的情境下,還依然需要笑臉相迎,這比孤寂的環(huán)境還要讓人覺得冷清。
周圍的環(huán)境隨心性的轉(zhuǎn)變而變化,心性的改變化轉(zhuǎn)周圍環(huán)境的嘈雜或僻靜,重要的不是環(huán)境,而是我們的心境。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