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夏說】世間有一些美,遠觀近看可也,不可褻玩;動眼動心可也,切莫動口!
譬如,這株這株毛茛科花朵,又稱老虎腳跡、五虎草,近期正盛開于新疆草原上和水邊草地,漸入盛花期。
遠看金燦燦一片,甚是美麗;近看,晨起花開如小黃傘,午后收攏似小郁金,婷婷纖細,隨風而動,弱柳扶風,頓生憐愛。
老夏溫馨提醒:此花可看不可玩,尤其謹防孩子!全株有毒,主要含烏頭堿、飛燕草堿和原白頭翁素(高溫后轉化為白頭翁素,無毒),均為毒性較強大成分。若論毒性大小,五虎草花為最,莖葉次之,曾有案例,四枚小花取幼兒性命,須格外留心!
另,毛茛科植物我國有42屬,約720種,都主要生長在北半球亞洲的溫帶和寒溫帶,新疆與伊犁屬類較多。毛茛科全科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主要毒性成分多為上述三類,常見如烏頭、毛茛、打碗花、鐵線蓮、升麻、天葵等,口接觸和一切內服藥用,最好遵從醫囑!
毛茛科植物多半都有鮮艷奪目的花朵,很多自古是觀賞類作物,如牡丹、芍藥、飛燕草、耬斗菜等。
自然萬物,常有相生相克之理,祖國醫學不孤立論成分,常分辯證,講生克。毛茛科的諸多毒性,恰恰成就它獨特的藥性。
據統計,毛茛科植物作為中國傳統中藥材資源,約有30屬220種植物入藥,常見而著名的,例如黃連、附子、芍藥、升麻、川木通等。
毛茛科植物中含有的原白頭翁素,被傳統中醫習用于外敷,通過刺激皮膚起泡,刺穿放出黃水積液,來治療很多頑固性疾病,醫案記錄甚多。
如,記錄治療去黃疸,用鮮毛茛(圖片五虎草)搗爛團成丸如黃豆大,縛臂上,夜即起泡,用針刺破放出黃水,黃疸自愈。
又如,治療膝關節腫痛、類風濕關節炎、關節積液等,以新鮮(干品無效)毛茛(五虎草)搗爛,外敷于膝眼穴,會迅速有燒灼感并、發癢,起水皰,挑破后流出黃水,癥狀得解。
同鮮品外敷之法,又用于惡瘡癰腫、疼痛未潰,均有良好療效;又被外敷施用于慢性肝炎、慢性腎炎,甚至惡性腫瘤、癌癥等,亦有陸續被驗證。
藥中附子,更是稱奇,毒性與藥性均為烈者!生而致死,死而復生,自古坊間醫間,傳說與實證都不少,生與死都似乎在一只附子。老夏由衷感嘆,這就是自然界的偉大與神奇!
順帶說一聲,老夏所知,毛茛科植物的天然多樣化生物活性與毒性,也是未來農作物病害防治值得研究利用的一個重要課題!
國際上諸多生物農藥,已經和正在從毛茛科(全世界該科植物共60屬,約2200種)等植物中獲得靈感,由植物天然產物中尋求替代化學合成農藥的突破。
今天,我們看到的是一朵美麗迷人的小黃花,也許會成為人類救死扶傷、蔭蔽后裔的偉大事業!
老夏以為:大自然藏有當下一切人類問題的答案!只是看你懂或者不懂,愛或者不愛!
——新疆·老夏手工社 ? 2017.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