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好回憶,停留在豬肉三塊五一斤的年代。
我雖參加工作四年多了,但之前多是在工地上,屬于工資基本不用一族。住的房子是項目部租賃的,吃的是大鍋飯,管夠管飽,而且對于我來說伙食的質量也很不錯,用的洗衣粉洗發水之類的有三月一次的勞保,電話費報銷……加上我的消費欲望很低,物質上的要求也低,因此除了買件衣服買買書籍之外,和市場的接觸很少。
但自從離開工地,來到城市上班以來,我發現生活,還是很艱難的。——尤其在你為柴米油鹽操心之后。之前別人所謂的“花錢如流水”之類,多是聽說或者想象,現在于自身,有了深刻的體會。
這一切都源自我們的物價太高了。不想不知道,一想嚇一跳,即便是我這種低碳生活的人群,每天的花銷開支也很大。尤其在吃喝方面。用的東西雖然也不便宜,但除了避孕套之外,每天平均消費還是很低的,一管牙膏可以用好多天,一袋幾塊錢的洗衣粉能用幾個星期。
但在吃喝上,就不同了。一瓶礦泉水要一塊多,喝不慣而追求口味的,一瓶飲料要三四塊。這還不算好的。你每天要吃的青菜,水果,肉類,哪一件不都很貴?所以即便是月收入好幾千的工作者,也要為每天早餐是不是多加一個雞蛋猶豫一下。
偶爾逛菜市場,忽然發現,豬肉漲到十六塊錢一斤了!天啊,十六塊錢!一斤!如前文所述,我之前生活在“不食人間煙火”的環境中,所食的煙火都不用我操心,所以對蔬菜肉類的價格沒有多少的了解,我對這個完全沒有概念,它們是一下子漲上去的么?還是一點一點的?
我記得一點都不錯,大概在十年前,那時的豬肉還是三塊五一斤,羊肉是六塊錢一斤。我父親就是搞屠宰生意的,冬天,他騎著車子,載上一只羊,走街串巷的叫賣。我在冬天的暖暖的被窩里,聽著父親在村前的公路上叫賣羊肉的聲音。那時,天剛蒙蒙亮。那時,羊肉六塊錢一斤,豬肉三塊五一斤。
我現在城市上班,也很感受到了花錢的容易和掙錢的不易。如果有誰對我說,“我們的生活水平在與時俱進,在提高。”我一定會覺得他很扯淡。十年前我的一家是這樣的忙碌,沒有多少積蓄,十年后我的一家比之前還要忙碌一些,但還是沒有多少積蓄,所吃所用的東西,和十年前相比,幾乎一樣。但現在的一萬元積蓄能和十年前相比嗎?
有人做過一個民間的計算,說把十萬元存進銀行,一年相當于損失了5900元,我不知道這樣的計算是否確切,但我可以肯定的是,于生活來講,人民幣在貶值。
我的美好回憶,停留在豬肉三塊五一斤的年代。